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博览 > 正文

华人普利策获奖者眼中的中国

0 2009-10-29 06:57:00   蜂鸟网   作者: [合作]

    刘香成,著名美籍华人记者,全球华人唯一普利策奖得者。《中国:1976—1983》系刘香成的成名作摄影集China After Mao的首部中文版作品,本书自1983年出版以来,再版4次,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很多人通过刘香成的作品认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

华人普利策获奖者眼中的中国
《中国 1976-1983》封面

    众多著名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及著名新闻人、汉学家共同推荐。著名画家黄永玉为本书题字;著名艺术家陈丹青、英国艺术评论家凯等各家媒体北京分社社长称誉刘香成的摄影“捕捉住了这个原汁原味、没有矫饰、真实可信、复杂而独特的国家”。

华人普利策获奖者眼中的中国
刘香成作品

    作为1976年至1983年间外国媒体唯一一位在北京的新闻摄影师,刘香成为当时的中国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剪影。不同于普通外国记者,刘香成早年在中国大陆度过童年的特殊个人经历,使他得以从独特的角度拍摄那个年代,既不同于国人对周遭环境因熟悉产生的漠视,亦不同于外国人缺乏文化认同感造成的忽略。

华人普利策获奖者眼中的中国
刘香成作品

    刘香成将镜头对准普通中国人,照片忠实记录了当时人们的日常世界,定格于一个个普通人的神情和体态,这是改革开放初期一个处处洋溢着青春和活力的中国,和一群充满了希望的中国人,这些丰富的细节让我们处处体味到摄影师想要表达的“中国情感”。

华人普利策获奖者眼中的中国
刘香成作品

    刘香成的照片被评论界与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作品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将艺术情怀与历史紧密结合。这些于改革开放初期拍摄的纪实摄影作品也曾对许多中国摄影师产生过很大的触动,使他们意识到如何细心发掘自己的生活,如何从细节着手反映身处的社会历史现实,如何坚持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与思考。

华人普利策获奖者眼中的中国
刘香成作品

    本次中文版摄影集在原有两百余张照片的基础上,经刘香成本人亲自精挑细选,添加了若干幅首度发表的全新图片;以展示改革开放之初国人所受外来影响和呈现出的精神面貌为呈现方式;并配以大量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在图片之外,为读者提供另类解读中国的思考角度。图片质量精良,版式设计时尚大方,印制质量卓越,装帧精美,为读者完美呈现更积极、更具视觉冲击力的阅读享受。

图说:

    1981年,北京,天安门广场华灯下学习的中国青年。学生在考试中交白卷并且自称反智运动英雄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高考于1977年恢复。

    微弱的灯光,宽敞的广场,认真的读书人,凉快的夏夜,近处的自行车和远处的人民大会堂。透过图片仿佛能想象出摄影师当时头脑中的思想和情绪,他在感叹什么,又在思考什么呢?刘香成的每一副摄影作品总是能有这么匠心独具的视角,单纯的图片背后总是潜藏着深厚的历史回眸和古远的文化沉淀。满载着历史和文化的照片展示的是摄影家浓浓的爱国情怀,因为在历史的端口,他看到的是希望和朝气。

华人普利策获奖者眼中的中国

    在序言中,作者这样说道,“1976年到1983年是少见的充满闲散的浪漫年代,社会缓慢地抛弃它的过去,并思考着随改革政策的深入而带来的新事物”。很难确知作者的这份感触是源自于因为工作关系而获得的所感和所想,还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作者历史性的回顾带来的由衷感慨。不过,在他的书1983年首版的时候,一篇有着强烈的时代印记名为《实事求是》的序言中,作者就对这个古老文化传统的民族充满了自信和自豪。难怪陈丹青先生询问当我们是否能够接受一位西方摄影家眼中的中国时,会这样评价这位杰出的摄影师,“来自西方摄影背后的历史,还有,我们在中国亲历的历史。眼下这份影像报告,请注意,包括刘香成的自述,已然透露这答案中的历史,以及,历史中的答案”。

    刘香成独特的人生经历,决定了他对于中国的西方叙述的独特价值。作为一名成长于国外,深受西方教育影响的摄影师,刘香成能够以局外人,以及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这个民族,而在中国的童年记忆又赋予刘香成难以割舍的故土情怀。相较任何的一个外来的西方摄影师,中国对于他而言,或许多了一份情愫和期望。所以,每一次快门的按下都是摄影家情感的表露。

    英国艺术评论家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这样评价刘香成和他的作品:“刘通过镜头把标准的‘西方的思索’带到了中国,却又不失中国气息,还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关心政治,这样的纪实摄影在当时的中国可谓独一无二。”

图说:

    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开始于农村,开始于一帮急切想要获得生活资料,改变命运的农民。

    中国的农村似乎总是蕴含着中国改革的活力种子,当年的革命也是通过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继而走向城市,渐获成功的。看起来,这似乎是历史的偶然,但也并不尽然。中国的农村占着传统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和人口,但是他们却往往总是处于制度运行的边缘。而中国的改革也似乎很难从上至下一一贯彻,于是改革和革命动力就从农民群体中自发产生了。农民们能够自发产生改革的动力,但中国朴实的农民也是能最快适应改革的群体,每一次变化无论成败,他们或喜或悲,总是默默不语。这样的群体,难道不值得整个民族为之骄傲,为之歌颂码?

华人普利策获奖者眼中的中国

    刘香成这幅照片展现的正是在一个古旧制度没落的尾声,农民们生产劳动的活力场景。地上到处堆放的大白菜,空中飞舞的大白菜,大卡车上承载的大白菜,还有喜悦的农民和一望无垠的土地给人的不是制度没落的凄凉,反而是一派生机勃勃的生命意象,不知道作者当时心里想的是什么,这又是否有“过度阐释”之嫌。但是普通农民在新旧制度交替之际,确实就是这样的一种情景。他们没有无休止地布尔乔亚式的抱怨,更没有任何贵族式的伤感,有的不过是最简单的朴实和乐观。
当费孝通先生把自己的祖国称为 “乡土中国”的时候,他是把最炽烈的情感倾注给了这片曾经养育过他的土地。而刘香成的作品多种多样,反映的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那里有工人,有农民,也有演员和学者。但是,童年成长于中国,受教于西方的刘香成从来没有忘记有着浓郁的乡土情怀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总能发现在照片背后的某些“土气”,这是在西方的摄影视角下必然会呈现的某种特点。但这就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特色——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努力让自己融入这个新鲜的世界,但在另一方面又并不放弃自身独有的道德和情感。

    或许正是有了这份独有的体验,刘香成才能在众多丰富的细节上让我们处处体味到摄影师想要表达的浓郁的“中国情感”。

图说:

可口可乐已然成了西方文化的符号了,同时也是文化融合的成功典范。

    中国人每每喝着有点“中药味”味道的可口可乐,在没有习惯之前,总是有点纳闷,这也能成世界名牌?或许还会想,中国人比这更好喝的饮料多了去了,可是反过来又想,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比这更好喝的饮料却也没有走出世界呢?这或许是中国人心理的疑问。这幅照片或许是这种疑问和心理的最好诠释,又或许刘香成也想表达某种潜藏的声音——中国只要大胆地走出去,用开放的心态接受世界,就能在未来走的更好更远,至少不会逊色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华人普利策获奖者眼中的中国

    其实可口可乐的中国行可谓一波三折,早在解放前,中国人就已经可以喝到味道“古怪”的饮料了,但是期间中断了数十年,在1979年之后,可口可乐又重新进入了中国。而现在,可口可乐成为了中国的“开放标签”。而普通老百姓们对可口可乐的那股“中药味”的疑问据说也有了解答,原来可口可乐的饮料中,有中国的桂油,那股中药味就是桂油的味道,也就是说即使在可口可乐退出了中国市场之前,可口可乐公司也想方设法从中国进口获得桂油。

    历史总是这样让人回味无穷,有太多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了。当现在的中国人重新回想起那段焦虑的年代,再次想起那些彷徨的往事,总免不了几分唏嘘感慨——原来历史不过是这样。1976年-1983年正是那段带着疑虑上路的年代,对于未来,当时的中国人其实并没有把握,只知道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的生活了,需要改变——这是中国人普遍的心态。刘香成的照片反映的或许就是这样的心态,只是在照片的背后带着某种美好的期待和祝福。

    明镜杂志北京分社社长帝奇亚诺·坦尚尼(Tiziano Terzani)这样评价刘香成的摄影:“对刘来说,中国不只是一个值得发现的真相,更是一种尚待阐明的爱。”

华人普利策获奖者眼中的中国
《中国 1976-1983》

华人普利策获奖者眼中的中国
《中国 1976-1983》

作 者:(美) 刘香成
书 号:978-7-5062-7816-4/Z·274
开 本:889 × 1194毫米  1/16
印 张:14   插页2
字 数:60千
版 次:2010年3月第1版
印 次:2010年3月第1印刷
定 价:198.00元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