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杂谈 > 正文

中国人是否该臭捧荷赛

0 2010-01-11 11:50:53   蜂鸟网   作者:贾德义 [转载]

    “荷赛”——一个在中国摄影界如雷贯耳的名字,一个大小摄影师都趋之若鹜的比赛,一个被中国人误读为得奖即有“国际水准”的符号。“荷赛”和中国的前世今生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为何如此热捧“荷赛”?请看下文分析。

    “荷赛”这个西方新闻摄影世界的产儿,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中国人就已涉猎了它。1958年4月,来自西欧国家荷兰的“第三届国际新闻摄影展览”的摄影比赛消息,让身在“大跃进”中的中国摄影人确实高兴了一阵子。经中国摄影学会选送的来自“红色中国”摄影家的55张新闻摄影作品,竟入选45张。入选率高达81。8%。这么高的入选率,在国际新闻摄影展中是十分罕见的。当时中国摄影学会的总结报告认为:如果有些摄影工作者还存在小看自己,妄自菲薄或厚外薄中思想的话,现在应该是彻底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时候了。

中国人是否该臭捧荷赛

    图为1958年第8期《大众摄影》第10页,登载“一个新纪录”一文,报道中国摄影家参加“第三届荷兰国际新闻摄影展览”实况及入选人名单及作品。

    如今这个“荷兰国际新闻摄影展览”即“荷赛”,它在中国新闻摄影人心目中的地位,早已今非昔比了。它牵动着众多中国新闻摄影人不倦地追求,它的评委一举一动,几乎要成了现今中国新闻摄影走向的指南。不是吗?请看2009年8月4日,第62期的“中国摄影报”头版,“展览:料足味正 风光无限”一文中,竟说出:“从1988年扬邵明以《退下来的邓小平》首次叩开大门,到1996年李楠的《聊城少儿杂技学校》荣获艺术类单幅金奖,到今年中国摄影师七剑闹荷赛,中国摄影师的上佳表现令世界刮目相看。”

    一个西方世界的“新闻摄影比赛”,在当今中国新闻摄影中有如此高的地位,实在是让人看不明白。还有那个客串到荷赛中获奖的李洁军摄影作品《复制战争》,它绝不是荷赛评委的走眼和失误。而是他们要使这个血统不正的“活儿”获奖,来推动“荷赛”的品牌文化在中国进一步的盛行。

    总之“荷赛”就是一场“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而已,中国摄影人不必那么较真。犯不着跟着“荷赛”去前仆后继,在“荷赛”中获奖也不要那么地趾高气扬。因为现在它的分量和做法,已不再是引领国际新闻摄影的潮头。我们更不要以“荷赛”为南本,现在就过早的去进行什么新闻摄影的“变革和转型”。

    “荷赛”中确实有很多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更有不少让人看了匪夷所思的内容,让人着实摸不准“荷赛”到底按照什么准绳来评选作品。事实上我们无法理解部分作品并不是因为认识水平有问题,而是这个比赛确实有点变了味。或者说,“荷赛”这个东西,在世界范围内从来就没像在中国这么被重视。想发表高见,请下方留言评论。

    本文作者为贾德义,原文请点击这里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