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书屋 电影 > 正文

浅析《盗梦空间》Inception幕后制作

0 2010-09-15 08:39:00   蜂鸟网   作者: 华媒网 [转载]

  对于Inception的各类解读文章已有不少,不吝啬地说,ethermetic恶魔君的多维概念解读可谓此类文章中的翘楚。我也有对这部片评论一番的强烈渴望,不过顶着巨大鸭梨,且恰巧是个伪技术迷,我就只好说说较少被提及的制作层面了(当然,magasa翻译的ACM文章是不可多得的技术文章参考,大家可以去这里看)。这部饱受热议的电影确实给人带来了各种层面的讨论空间,从电影制作角度看也绝不例外。记得特效评论大拿Mike Seymour在VFX Show节目中盛赞Inception是一次电影制作的全面胜利,我这个无名小辈对此举双手双脚赞同。这种胜利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了该片视觉效果构成中practical和digital成分的微妙关系:一方面,几乎绝迹的传统电影技艺异军突起,在该片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另一方面,还没有完全获得认同的数字特效又在影片的制作流程中获得了极其罕见的重要地位。对于视听冲击接受过剩如同吃肥肉吃到腻一样的我们来说,Inception没有成为一部CG Porn,反而让人更多地联想到《2001:太空漫游》和《银翼杀手》这类作品,真是谢天谢地!此次我就来尝试着从Practical和Digital两方面入手,浅析Inception的制作。整个过程也是对读者你的一次inception,我同样将其分为四个层次。

浅析《盗梦空间》Inception幕后制作

  Level 1: Photochemical Dreams

  在列举Inception的practical effects之前,我必须先提及该片制作流程上的重要的特点:不用数字中间片做配光。这比片中的任传统特效都要让数字技术控震惊,因为它是在向新世纪的行业标准进行明目张胆的挑战,只能以“彪悍”二字形容。

  所谓配光,用通俗的说法来说就是调色。电影之所以要做配光,主要出于两个理由:其一,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源条件下拍摄的镜头之间难免存在差异, 如果不加处理直接冲印,镜头剪辑在一起就会显得不和谐;其二,创作者也会出于自己的艺术追求,使影片画面呈现某种特定的风格。配光一词的英文原文是Color Timing, 从英文的字面意义理解,你可能会纳闷这个工序和“时间”有什么关系。这还得追溯至黑白电影的时代,由于那时还没有颜色的介入,配光仅仅涉及画面的明暗控制。因此配光师所要做的就是调试和记录不同镜头所需的曝光时间,Timing一词由此而来。在彩色技术出现后,Timing的说法依然被保留,甚至到了如今的数字时代还在被沿用。

  如今的配光工作,是在将胶片处理成数字中间片后,完全在数字环境下进行的,配光师能获得的效率和自由度都极高。早些年的电子配光技术相对麻烦,但通过电子配光机的电子回路显像,配光师依然可以直接预览配光结果,从而快速地工作。最传统的配光,则完全使用光化学的方式来调整胶片里三原色的曝光量,要观察调整后的结果就必须冲印出实体中间片。因此配光师往往要调试多次:做一次调配,等待冲印,观察结果,然后继续修改,如此反复。配光师所做的校正被记录为一套数据,将每个镜头赋予三个数值,分别对应三原色。这套数值被传到冲印人员手中,确保最终的正片按照配光要求冲印。这套数值记录标准今天还被保留在许多鼎鼎大名的数字调色软件中。

  Nolan的御用摄影师Wally Pfister和其搭档David Orr在Technicolor的实验室里用传统光化学工艺为整部电影完成了配光。别看传统配光复杂缓慢,《盗梦空间》所有镜头的配光据说只花了一般数字中间片流程所需时间的一半!Pfister声称这多亏在拍摄期间他本人严格地控制了色彩平衡和曝光条件,导致后期所需的处理工作得到极大的减少。诺兰是一个在拍片时极度追求效率的导演,不过即使如此,在每一场戏开拍前,他也愿意让Pfister花上几十分钟来调整灯光,做他想做的准备工作。正所谓是磨刀不误那个砍柴工呐!

  没有数字中间片,同时还意味着整部电影的剪辑工作也要按照“老套”的方式来进行。剪辑师虽然可以利用Avid非线性编辑系统对telecine(由胶片传成的录像/数字格式)进行剪辑,但最终还是需要有人坐在老式的Steenbeck胶片剪辑台前,以剪辑师的工作成果(代表各个镜头的“时间码”的组合)为依据将整套原始负片匹配剪辑一遍。据说这一整套流程让该片的营销部门伤透脑筋,由于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数字格式的成品镜头,导致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拿不到任何素材来制作预告片。

  看到Nolan对胶片的如此执着,我们不难想象他会尽可能地用in-camera的方式捕捉特效。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下一层看看影片中的practical effects。

  Level 2: Practical Dreams

  整部《盗梦空间》里出现的第一个震撼性镜头,要数DiCaprio饰演的 Dom Cobb被推入浴缸从而引发的第一次梦境穿越。Cobb在上一层世界对水的感受被传递到下层的梦境里,产生了超现实的效果:整个日本宫殿被滔滔大水淹没。这极具感官冲击的一幕实际上真实地发生在华纳制片厂的摄影棚内。特效组搭建了庞大的宫殿内部的场景,并把共计5000加仑的水储存在精心布置于场景各窗口处的26个水箱内。这些水箱在机关驱动下按顺序被依次打开,“水漫金山”的景象便产生了。

  Cobb向建筑系学生Ariadne讲解梦境世界的几场戏充满了视觉奇观,光是巴黎街景坍塌的一幕就令人眼花缭乱。观众通常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段戏中的爆炸场面都是CG实现的,可实际上大部分的爆破都是真实的效果(当然经过了一些后期处理)。由于在巴黎街头实地拍摄,爆破组不可能制造《敢死队》那样火力十足的爆炸,反而要面临各种限制:按剧本需要,这场发生在潜意识中的爆炸不能产生任何真实的烟雾和火光;且“有关单位”还要求爆破的声音必须低于104分贝。特效组为此准备了大批轻量的仿真道具,从假水果到橡胶玻璃,再用气压炮和高压氮气把它们发射出去。由于爆炸物的飞行轨迹经过严谨的计算,演员身处爆炸中也丝毫没有任何安全威胁。

  受到上层梦境的干扰,第二层梦境中几次出现重力改变的现象,事实上拍摄时它们都是由真实的物理法则产生的。我们之所以能看到人物在酒店走廊中飞檐走壁,是因为整个走廊的布景被搭建在一个可旋转的巨形“万象环”装置上。整个走廊开始旋转倾斜时,演员们只用顺其自然地调整平衡,而固定的摄像机则让这一切看起来就像是重力的受力方向在变化。为了保证演员在旋转布景中的安全,许多道具包括墙壁都是用柔软的材料制作的。这一拍摄技巧正是Nolan受《2001:太空漫游》的启发想出来的,Inception的旋转走廊布景毫无疑问是在向影史上最伟大的特效布景致敬。

片中许多出现在梦中的道具,都是真实搭建的,下面来试举几例。

  道具一: “彭罗斯阶梯”

  任何对错觉略有研究的人都应该知道“彭罗斯阶梯”(Penrose Stairs)这个著名的透视悖论。作为一个假想的无限循环阶梯,它在只能在二维上成立,一旦拿到三维空间里检验就成了一个自相矛盾的结构体。特效组参考错觉大师艾舍尔(M.C.Escher)描绘的彭罗斯阶梯,在拍摄景地(前EA伦敦总部的大厅)里真实地搭建了一个从特定角度看如同无限循环升降的封闭楼梯。当然,从其它任何一个角度看,这个布景就会瞬间穿帮,因为它根本不是封闭的。利用这一点,剧中人物Arthur得以形象地向Ariadne以及观众解释梦中的迷宫现象。

  道具二:记忆电梯

  Cobb在自己的梦里制造了一个能通往十三层楼的电梯(想必各位都知道这个隐喻)来储存自己的记忆。这个记忆的电梯在现实中是一个个独立的布景,它们都是真实的道具。比如顶层沙滩上的那个电梯,就是在沙滩上挖出一个大坑然后搭建的。

  道具三:潜意识火车

  最夸张的道具,恐怕还要数出现在第一层梦境里的火车。通常来说,一个头脑正常的导演要把火车放到城市街道上,都会选择使用数字特效,而诺兰的火车确是实实在在的道具!这个大家伙内部由卡车和数节拖车驱动,外部套上玻璃纤维制的火车外壳以假乱真。最后再用电脑将汽车轮胎替换成火车车轮,一切都无懈可击。

  最后,不用我多说,相信很多人现在都知道了那个雪中的碉堡完全是个缩微场景模型,不过恐怕没几个在看片的时候能想到这点吧。

  说到这儿,场上的局面似乎有点一边倒了。两层下来,我们说了传统光化学配光,又列举了许多老派特效镜头,恐怕不少读者已经被植入了 “此片就是传统特效占主导”的概念。不过在下一层分析中,我会开始动摇你的这个念头,让我们继续往下走。

  Level 3: Digital Dreams

  很多人对Nolan的印象都是此君乃十足的胶片狂且对数字技术较为抵触,从一定角度讲这是正确的,不过我们并没有看到事实的全部。实际上,数字特效在Inception的制作中受到了相当高的重视。

  别看现在的blockbuster动不动就n百个数字特效镜头,数字特效组的地位其实是相当尴尬的:一方面他们是fx-driven(特效主导)影片的重要功臣,另一方面还没有完全适应digital filmmaking的好莱坞却并没有给他们应有的重视。这点从vfx人员总是在片尾名单极其末尾的位置出现(仅仅高于music credit,悲哀~)就不难看出。稍微熟悉制作的朋友应该知道,大部分摄制组在拍摄的时候很少考虑到原始镜头如何与视觉特效和谐共处,只是一股脑把他们拍完的东西扔给数字特效部门,这也是为什么数字特效经常被人称为“后期处理”。当然,情况正在一点点地改观,而Inception就是数字特效师的曙光——他们终于不再只是搞“后期处理”的了,在Inception里他们成功地渗透到电影从前期到后期的整个流程中。

  Inception的视觉特效总监Paul Franklin从剧本阶段就已经参与进来,光是这一点就是业界罕见的事情。在整部电影的拍摄期间,他都是由Nolan、Pfister等人组成的核心创作团队的一员,飞往每一个拍摄地,参与取景,参与剧本和拍摄的讨论,且拥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来收集特效参考。他和他在Double Negative公司的团队通过之前在TDK里的特效制作,充分赢得了Nolan的信任。此次Inception的600多个视觉特效镜头,全部是由 Double Negative一家公司完成的。

  Previz(可视化预览,类似动态故事版)这一近几年才出现的工序,在 Inception里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导演Nolan直接拿着Franklin做的Previz在现场指导演员的表演!在巴黎街景卷曲的一幕中,整场戏里的奇景都需要在后期添加,因此Dicaprio和Ellen Page只是对着正常的街道表演,如何让他们的表情、目光、动作等和还没有做好的特效镜头合拍成了一大难题。结果就是Nolan百分之百地依赖 Previz,他在现场拿着一台笔记本脑,一边播放Franklin的previz画面,一边告诉演员们现在虚拟场景里发生了什么事,以及他们该有如何的反应等等。

  卷曲的巴黎是整部电影的标志性画面之一,这是一个百分百的数字特效。Double Negative的员工们在巴黎拍摄了一个T大小的照片素材,从建筑物的外不结构到内部的房间,精确到每一个细节。这些高精度照片最终作为“烘焙贴图”被贴到三维模型上,目的就是让整个虚拟场景变的真实可信。不过光有真实的贴图是远远不够的,整个场景需要考虑诸多元素的变化,包括光源(整个场景发生白天,而天光的模拟是非常困难的)、阴影的投射、透视等,还要考虑如何隐藏建筑物之间的穿透这类穿帮。虽然我们最终在电影里看到的城市卷曲被切成了数个镜头(貌似是四个) ,原始的特效镜头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镜头。特效师们大可借助镜头的切换来作弊,但是他们却迎难而上地交出了一份超越预期的漂亮答卷。如果你去看影片的 Imax版本,会更加佩服这个场景的真实感:没有重样的街区,小到街灯、窗帘这样的细节,甚至是建筑物内的室内结构。

  另一个全CG场景就是Limbo中的建筑群。要让观众相信Cobb和Mal花了整整50年来建造Limbo的城市,就意味着影片需要巨大的三维建筑数量,而特效师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来完成50年的工作。同时,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也提高了建模工作的复杂度。为了进一步放大自己对建筑学的痴迷,Nolan特别要求Limbo城市必须体现不同时间跨度的现代建筑美学,从包豪斯式建筑,到摩天大楼,再到后现代风格。虽然我本人觉得Limbo里的建筑物是最具数字感的(不客气的说就是假),自己也没有足够的知识来分辨不同建筑风格,但还是不得不佩服整个Limbo域传递出的那种浩大的规模感,这还得感谢那些了不起的数字特效师们。

  经过我简单的描述后,你现在知道数字特效在Inception中的重要性了,那么结论是什么呢?究竟是practical占上风还是digital胜出?我不得不把各位再往下带一层去寻找答案。

  Level 4: Hybrid Dreams

  我在第二层提到了反常重力的产生,不过仅仅有重力变向还不够过瘾,因为诺兰还玩出了“零重力”这一招。Inception里的“零重力”场面,对我来说,是提到这部电影后头脑里冒出的第一个画面,难怪Cinefex会用它来做最近一期的封面。前面说过,重力变化是靠旋转的布景产生的,那么完全的失重是怎么来的?Practical派的观众会猜测:剧组搭了一个高速旋转离心系统,让演员在真实的失重状态下表演。Digital派则会说:别做梦了,这无非就是把演员挂在绿屏前拍摄,再和背景合成在一起轻轻松松搞定的事儿而已。

  事实是这组特效是依靠practical和digital的完美配合实现的——这是高超的practical想象力加上勤恳的digital作业诞生出的完美结晶。

  首先,整个无重力场景是在真实的布景里完成的,演员们被悬挂在布景中制造失重的效果。不过这种悬挂不是仅仅挂几条威亚这么简单。按照幕后人员的描述,拍摄现场的威亚多到如同森林一般。我们之所以在电影里看不到这些悬挂装置,是因为数字特效师们把它们统统抹掉了。仅仅这样解释,你可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不过精彩的地方现在才要出现。

  Nolan很清楚,按照常规方式拍摄,对于数字特效来说是巨大的灾难,因为那意味着海量的威亚去除工作。因此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拍摄方法:把原本水平的布景建成垂直的,同时将摄像机垂直朝上拍摄!也就是说,走廊两侧的墙壁在真正意义上变成了天花板和地板,而拍摄场景的垂直关系变成了纵深关系(反之亦然,拍摄场景里的纵深面实际上是物理上的垂直面)。这样一来,垂直(真实物理关系上)吊下的威亚,按照拍摄场景的空间关系看,就成了从走廊的两侧延伸进来,而非从天花板上吊下来。这就大大增加了用演员来遮挡悬挂装置的机会,做威亚去除的特效师们为此可以松一大口气。

  这么看来,practical技巧给digital特效帮了大忙,不过digital也没少给practical帮忙。对一些演员来说,尤其是正面面对镜头的人(意味着拍摄时他是面朝下方)——比如渡边谦和Cillian Murphy,长时间的悬挂是他们吃不消的。这时只能使用替身演员,但别忘了他们要在镜头前露出正脸,真是矛盾!如此一来,面部替换就少不了了,这当然只能由电脑特技来完成咯:数字特效师把演员的脸扫描下来,做成数字模型,再贴到替身演员的身上,蒙混过关。

  你看,这样一个特殊的拍摄手法,需要practical和digital技巧一环扣一环,结合得天衣无缝。在我看来,这正是特效制作的升华!传统特效和数字特效不用非得你死我活,它们可以平分秋色,更可以相辅相成。而这也正是我要给各位读者植入的观念。Inception的制作,并非传统和数字之间的博弈,而是整个电影工艺的胜利!

  现在,你可以转动陀螺了。

现实比虚构更精彩——班夫山地纪实电影将巡展中国
电影推荐《终极面试》(血聘)
阿瑞娜·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现在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