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影史 > 正文

微妙距离

0 2010-12-09 10:46:47   蜂鸟网   作者:小屋 [原创]

微妙距离

文/戴清

    夏天的时候,在微博上,看见一位认识许多年的摄影师说,现在自己拍照基本只用标头,然后发现眼睛会单纯许多、画面会干净许多。再然后从夏天到秋天我出了几次远门,试着就带一支最简单的镜头:50mm。

    照相水准没见得好多少。妙的是这个镜头让人与人的距离通常有趣而微妙。互相感知却不能侵入太多。所谓不远不近若离若即。这个距离让人戒备而不对抗;从容却有谨慎;自然却又自律;微笑却不夸张。这个小巧轻便的镜头,是多么适合那些跟羞涩和隐忍相关的感受。这是别的镜头体验不到的吧。

    后来在跟闻丹青老师谈起这个有关距离的话题时,他讲了一个有趣的学术意义的例子,给这个距离的想法一些新的启发。但是闻老师最有意义的话不是任何具体的画面或者哪支镜头,而是:好照片“看不出”使什么镜头。

微妙距离

卢恒摄影作品

    看过很多器材史话类的文章,谭欣的这篇《经典标头》让我对器材文本的阅读有了如同视网膜飞翔一般的体验。真的,他几乎像一个乐评者或者影评者一样写下这些文字:“……在全开光圈时,利用很浅的景深能够强调照片的细节。可以将朦胧的影像轮廓溶于近乎于抽象的形态和色彩美学之中”。而有关这些50mm的种种传奇,在这篇有趣的文章中都可以得到十分过瘾的解读。
我从此相信好器材跟好照片一样不仅是美的、而且跟霍格沃兹一样神奇,50mm尤其是。

    说起照片,我收藏过前同事卢恒的一张50mm头拍的黑白照片(希望他日后发达了可以升值)。一直都很喜欢这个年轻摄影师的作品。关于为什么选择标头,他的回答让我们记者很失落:怎么会是因为没钱买别的镜头?我信。就是因为没钱,和没选择。不仅我,很多人,当初都是“被选择”标头的。比如陈仲元老师,我特别喜欢陈老师说的“被喜欢”这个概念。他还纠正了我们有关这个专题的最初在标题上的失误之处。这个不迷恋标头的“摄影爱好者”出门带的是胶片和120相机的80mm镜头。每一幅作品看着都跟风吹草动一样真实。

    在单反没有像今天这么普及,镜头没有像今天这么容易得到的那些年代,很多人就只有一支50mm标头,而这支最接近人类视觉体验的镜头,是否让人们对画面的选择更单纯,对摄影的认知更接近本质?各有说法不作定论。但,标头带来的那个微妙的距离是在那里的。七步之内、魏晋之遥,足够写一首诗了。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