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专题 > 正文

人人都是路人甲——跟随街拍大师的镜头

0 2011-07-28 13:56:08   蜂鸟网   作者:徐彩虹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街道,岂非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地方,这里行色匆匆的各色人等如浮萍聚散:卑微的小人物们挣扎着讨生活;追名逐利者停不下匆忙的脚步;鲜衣怒马的少年飘来荡去;隐居的贤者悠然地呷着茶……古今中外的街道演绎着各式的浮世绘画面。如此有趣的地方,自然会被镜头后面的那些脑袋惦记着。就让我们跟随六位街拍大师的镜头,看看那些大同小异的街道,看看那些熟悉或陌生的路人甲。

一: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

   
一个“在美国的外国人”改变了美国摄影,不,改变了世界摄影的方向。此人名叫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一本书改变了现代摄影表现的潮流。这本书叫《美国人》,它被称为现代摄影的“圣经”。

人人都是路人甲——跟随街拍大师的镜头
Robert Frank

    地区:瑞士美国加拿大

    扫街风格:开放失衡的构图,暧昧、多义的意味指向

    扫街利器: 徕卡相机

    人物简介:1924年出生于瑞士苏黎士,1947年来到美国纽约。他先从事时装摄影,后因厌恶时装界的虚浮而转向报道摄影。未几,以一部《美国人》一鸣惊人,奠定在摄影史上的坚固地位。1994年10月,华盛顿国立美术馆举办了名为“出动”的大规模回顾展,为弗兰克这位现代摄影的“教父”作一次全景式的扫描,以肯定他对世界摄影史的巨大贡献。

人人都是路人甲——跟随街拍大师的镜头
Robert Frank的《美国人》

    Robert Frank这个名字经常和一本书的名字联系在一起:The Americans。中文通译是《美国人》。这本书可能是美国摄影史上甚至世界摄影史上最重要的一本影集。可以说,这本影集是和《民主在美国》一样,对美国社会最精彩的一个观察。

    Robert Frank 1924 年出生在瑞士的苏黎世的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里。所以应该说他还是很幸运的。如果他不是在瑞士,有非常大的可能在集中营里被杀了。但当时即使是在瑞士,犹太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这段经历对他的人生观也有很大影响。在瑞士的时候,他开始接触了摄影。1946年,他手工做了自己的第一本影集。47年他移民来到了美国。他随后在纽约的时尚杂志Harper's Bazaar找到了一份摄影师工作。但不久之后他就离开了纽约,去南美和欧洲游历。他在50年回到美国。这一年他遇到了Edward Steichen,并且他的作品被Edward Steichen选入了MOMA的一个影展:51 American Phtographers。这一年他还结婚了。妻子也是一位艺术家。之后他继续旅行。53年的时候他回到了纽约,开始为 McCall's, Vogue和Fortune做自由摄影师。

    1955年,他在Walker Evans的帮助下,得到了一个基金会的资助,去遍历全美拍摄美国的方方面面。他去过的地方包括:底特律,Savannah,迈阿密,St. Petersburg,新奥尔良,休士顿,洛杉矶,内华达,盐湖城,蒙大拿,怀俄明,内布拉斯加,爱奥瓦到芝加哥。还有许多小地方。总共走了超过1万英里。他总共拍的28000多张照片里,只有83张被选入了最后的影集。他花了2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拍摄项目。其中有部分时间他还带上了自己的家人。在这个旅行里,他当然也碰上了些麻烦。在阿肯色州路过的时候,他被警察拦下,莫名其妙关进了监狱三天。据说理由是:因为他穿得很破,还是犹太人,身上有信件的发信人名字像俄国人,孩子名字也像外国人,身上还带了外国的威士忌,于是被当成了苏联间谍。

    在1957年回到纽约之后,他遇到了“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家Jack Jerouac。Jack 在看了Robert的照片之后,同意给这些照片写点文字。Jack Jerouac的名声给之后出版的美国版The Americans的推广帮助不小。 Robert同“垮掉的一代”这个文学和艺术思潮的关系还不至于此。他拍摄了许多关于这个亚文化的照片,是它主要的视觉记录者。应该说,在思想上,Robert是比较接近“垮掉的一代”的,虽然原因不同。

    1958年The Americans的法国版本在巴黎出版了。59年美国版本出版。最初的时候,这本书得到的基本都是负面的批评。原因大概是它脱离了之前所有既有的摄影理论和美学的条条框框。但这本书给了许多新一代的美国摄影家相当大的影响和启发。因此当这些摄影家逐渐走上艺术舞台,这本书的价值也慢慢被人们所了解。

    在The Americans出版之后,Robert Frank的兴趣开始转向了电影制作。他在1959年拍摄了一部名叫Pull My Daisy的电影,被很多人看做是“垮掉的一代” 和即兴电影的名作之一。虽然它并不是真的即兴创作。1972年,Robert Frank拍摄了一部公认为他最好的电影:Cocksucker Blues。这部片子是一部纪录片,记录了滚石乐队在72年的全美巡回演唱会的过程。在这部纪录片里,Robert真实的记录了滚石乐队在美国的不太为人知的生活:吸食毒品,group sex(中文会被过滤),以及更重要的,乐队在路上生活的孤独和苦闷。滚石乐队的主唱 Mick Jagger对Robert说:“Robert,这部电影太棒了。不过如果它在美国上映,那么我们就再也不能踏上这个国家的土地了。”之后滚石起诉了Robert,让这部电影最后没有在美国上映。不过滚石的一张专辑的封面还是用了Robert的照片。

    Robert Frank在 70年代之后回到了摄影,但并没有再次做出什么让人瞩目的创作。1971年,他搬家到了加拿大的一个小镇。1974年,他的女儿在一次飞机失事里去世。 1994年,他的儿子也因病去世。他之后一直没有完全摆脱孩子先于他去世的打击。他在之后仍然拍摄和导演了一些短片,包括一些MV。包括关于他作品的一些回顾影展他也都有参与。他现在已经85岁了,生活在加拿大。

    Robert Frank刚来到美国时,就像那时所有从欧洲来到美国的人一样,认为美国是个充满机会、自由、繁荣、迅速变化的新大陆。但他不久之后就发现,美国在繁荣强大的表象之下,其实是一个孤独和荒凉的社会。他眼中的美国,不是那个极其富裕、自由,而且充满了作为自由世界的领导者和二战胜利者骄傲的美国,而是一个因为资本主义被异化,并且充满了种族和阶级冲突,被笼罩在冷战阴影之下的美国。他的看法和“垮掉的一代”不谋而合:“美国其实是一个迷茫的国度。没有历史,没有现在,没有未来。”而Robert Frank的照片,也鲜明的反映了这个看法。

    Robert Frank拍摄的美国,是关于美国人的美国。他拍摄了各种各样的美国人,但这些人都有个共同点:他们都没有笑容。对没有人的照片也是如此:没有东西是显得自信满满的。他拍摄的照片经常的元素是:星条旗,种族矛盾,贫富差异,物质财富和精神贫困,和年轻人的迷茫。因此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他把Walker Evans在大萧条时期记录的美国精神在50年代美国最繁荣的时候再现了。Robert Frank的照片,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美国摄影未来50年的发展:他的照片里既有那种高度即兴化的抓拍,还有那种后来成为流行的广角、近距、歪的水平线、粗的颗粒和高对比;同时还有那种更冷静的、更稳定的、更客观和不流露出拍摄者主观看法、使用中长焦镜头的照片。

    也许有人会把他和森山大道或Garry Winogrand比较。从这种比较里,我看到最大的区别是:Robert Frank的拍摄更加平静,更少个人判断和看法。而森山大道或Garry Winogrand的照片则充满了个人气息。所以虽然 Robert Frank的形式上和Walker Evans有所不同,但其实气质是一脉相承的。

    Robert Frank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希望当人们看到我的照片的时候,他们感到了一种就像想要第二次读一句诗时的感觉。”拿中国的古诗来说,就是不像唐宋时期的文采华丽,而更接近先秦的直白到近乎俗鄙,但却有一种大雅不修的感觉。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