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影展 活动 > 正文

破解大理国际影会十大“悬疑”

0 2011-09-23 16:32:54   蜂鸟网   作者:大理国际影会 [转载]

    大理国际影会即将拉开帷幕,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250多个国内外影展、6000多幅作品、几十个主题活动将在国庆前后和人们见面。9月25日,大理国际影会的十大“悬疑”将如何解开,引人注目,令人期待。

第一,百年前的滇越铁路玻璃底片将如何展示?

    今年大理国际影会上将展出当年滇越铁路工程师亚历山大•玛尚拍摄的20幅滇越铁路玻璃底片,这是百年玻璃底片首次与公众见面。

    亚历山大•玛尚是滇越铁路工程师,曾拍摄了不少蒙自地区和滇越铁路的照片。这些照片用的全部是玻璃底片,即以玻璃板为基底,涂上卤化银,经拍摄曝光,光线照射到的卤化银会变成黑色的银,经显影、定影等暗房操作后,影像就留在玻璃板上,明暗呈现相反,所以也称“玻璃负片”。由于保存不易,许多玻璃底片在动荡中遗失、损坏,我们今天看见的百年照片,大多是从老照片翻拍而来的,如今能一睹这些奇迹般保留下来的百年“原生态”玻璃底片,极为难得,极为不易。一位老资格摄影家曾先睹为快,他戴上白手套仅摸了个边,就不敢再动,连声说:“宝贝啊,不能乱动!”

    既要保护,又要展示,这些珍贵的玻璃底片将以何种方式与我们见面,值得期待。

第二,世界摄影大师的原作和我们见到的“翻作”到底有什么不同?

    无论是看门道还是看热闹,大家对几位世界级摄影大师的作品都不陌生。如《胜利日之吻》、《失业者》和《达利与骷髅》等等。但通过媒体的层层“过滤”和种种“个性解读”,几经“转手”,我们已很难一窥这些大师原作的风貌。即便跑到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也不过能见到一两个大师的原作。但只要走进今年的大理国际影会,就不难和一大批大师“面对面”,如心理学家菲利普•哈尔斯曼、人像大师奥古斯特•桑德、集印象主义和写实主义于一身的爱德华•斯泰肯、黑白风光大师亚当斯、“街拍”大师阿尔弗雷德等等。这些大师原汁原味的原作到底和我们习见的作品有何不同?也将在大理国际影会上揭晓。

第三,“全焦点”摄影如何卷土重来?

    在早期摄影家中,亨利•鲁滨逊是从画家转行而来的“画意摄影”大师。1858年,他用5张底片组合完成了艺术照片《弥留》。换句话说,这幅照片有5个焦点,以多焦点或“全焦点”形成了强烈的绘画感的故事感,以窗前半卧的弥留少女和窗外充满欢乐和春意的世界对比,感人至深。如今,“全焦点”摄影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身居法国的摄影师杨斌以不同的焦点拍下环境和人物,再用电脑精心进行“无缝拼接”,经过层层渲染,合成环境肖像,同样获得了酷似绘画的效果,别有一种艺术力量。事隔150年,几代摄影师用胶片机和数码机拍摄制作的“全焦点”作品在大理国际影会上如何同台亮相,也让我们期待。

第四,全景摄影能不能“一发而不可收拾”?

    全景摄影又叫宽幅摄影,由于它的“超常幅面”,极富视觉震撼力。昂贵的胶片全景摄影让人可望不可即,但数码技术的创新却把全景摄影一下子推到大众面前,如今只要买个几百元的卡片机,就可以入门“全景”了。

    尽管全景摄影被称为一个“漂亮得让人窒息”的摄影术,但似乎还没有在中国摄影艺术界登堂入室,这和搞全景摄影的多半是商业技术人员有关。但全景摄影的视觉震撼力已不容置疑,这一届大理国际影会特邀请“全景摄影展”参展,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全景摄影作品精彩亮相,会不会为“全景摄影”登上艺术殿堂开辟道路,也值得我们期待。

    全景摄影师李景超放话说,他正极力“忽悠”传统摄影者“尝试全景”,从简单的接片开始,使用标准镜头三四拼、五六拼“数码大画幅”,进而数十拼、上百拼,过过“超大画幅”瘾——一旦你尝试,一定一发不可收拾!

    李景超的愿景能不能实现,同样值得期待。

第五,两岸三地摄影家“四人人体联展”如何玩“红外”?

    这一届大理国际影会邀请中国台湾的林添福和卢伟、中国香港的刘展耘与中国内地的谢墨举行“四人人体联展”,这四位常在一起创作,“联展”是一个“结合在一起”的“共同的作品。”

    四位摄影师各有特点:卢伟追求形式完美,刘展耘新锐前卫新潮,谢墨古典细腻而温婉,林添福则强调人与景的融合。最为不同的是,林添福的人体摄影使用了红外线摄影技术,拍出的景色和人体都和我们习见的大不一样。据“先睹”林添福作品的影会工作人员说,在电脑上“读”他的红外摄影作品,甚至能看到人体的肌理和经络!

    果真如此?影会开幕之时,即可见分晓。                 

第六,1200米碳钢展架搭起的“摄影街”会有多壮观?

    这一届大理国际影会使用的第一批碳钢展架已运至大理,合计20余吨,将布置在大理古城复兴路上。长达1200米的展架可展出3000余幅摄影作品,形成一条靓丽的影像风景线。届时,我们可以在“摄影一条街”上欣赏到美国、德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大师的作品,还可以欣赏2011首届“磅礴乌蒙.秘境昭通”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和“妙曼普洱.养生天堂”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等,这又是一台视觉的“长街宴”。世界名家摄影作品林立,四海影人游客人头攒动,二者如此亲密的接触,那将是怎样一种情景,也让人充满了期待。

第七,“24小时大理影像”会展现一个什么样的大理?

    在这次大理国际影会期间,《秘境PHOTO》联手法国24h.com网站推出“24h大理”拍摄活动。双方力邀24位著名摄影师24小时不间断拍摄大理,并由法国24h.com实时展播。这是继“24h”在巴黎、河内、北京、纽约落脚之后,首次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登陆。

    不同文化背景的摄影师眼中的大理有什么不同?法国24h.com网站编辑取片会有些什么独特之处?这又是一个“期待点”。

第八,大亨王石的“极限摄影”表达了什么“极限”?

    在第三届大理国际影会上,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将带来他们眼中最动人的风景,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大亨就是王石。据说王石的“高度”了不得,把天下大山都爬了个遍,后来要改航海,玩“纬度”了。

    此次亮相大理国际影会的有王石与人联手推出的《极限摄影》,意在展示“近年来在极限状态下创作的精彩作品”,这些图片“内涵丰富,气势磅礴,囊括了自然奇观、人文风情等多重内容”。

    王石多次深有感触地说,直面困难才会更坦然,登山本身就是一次直面死亡的过程,下山后在平时生活当中会更珍惜生命。或许,看过他的《极限摄影》,我们都会托其攀登之福而更加珍惜生命,这又是一个期待。

第九,将在大理国际影会首发的《秘境PHOTO》到底什么样?

    在这一届大理国际影会上,《秘境PHOTO》将创刊并首发。《秘境PHOTO》自称是一个不落幕的大理国际影会精华展。它的定位是立足云南和全国,面向西南,走向世界,宗旨是深耕本土文化,坚守民族风格,打开全球视野,穷尽纯粹、经典和新锐的影像方式,向世界宣传和展示中国、云南的民族文化,为云南和中国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媒体、与世界对话的新平台。《秘境PHOTO》正式出版前,以样书的形式征求意见时,就得到了各方广泛的好评。

    据了解,《秘境PHOTO》已经在深圳印毕,正准备空运到云南,并在大理国际影会开幕式上首发。这份纯粹、经典而新锐的《秘境PHOTO》究竟什么样,到时就可揭晓了。

第十,摄影画廊的加入会不会刮起一阵摄影作品收藏风?

    今年,北京泰吉轩等摄影画廊将携一大批收藏品参加大理国际影会,并将通过影会发现一批有潜力的摄影家,收藏他们的作品。

    据业内人士说,继古董、珠宝、邮品、绘画之后,摄影作品正迅速成为新的收藏热门。坊间的传说是,一个新锐摄影师喜出望外地以千元人民币出让了自己的一幅作品,没想到几天后就被收藏者以千元美金再次出让。在本届大理国际影会上,会不会再次出现类似的摄影“财富传奇”,刮起一阵摄影作品收藏风,造就几个“百万富翁”,同样十分引人注目。

最后,《大理宣言》会不会是一个“兴”与“亡”的宣言?

    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大理新媒体高峰论坛将国际化,变身为中国大理国际新媒体高峰论坛。大理国际影会将联手国内外从事视觉多媒体报道的最优秀的机构、媒体、院校和艺术家,集中展播相关作品。国外部分预计有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卫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WPP(荷赛流媒体评委团代表)、美国迈阿密先驱报等重要媒体参加,国内外新媒体代表还将以“新媒体往何处去”为主题进行研讨,并发表《大理宣言》。

    本届大理国际影会的新媒体总策展人、英国学者大卫•克拉克此前一再放话,摄影在未来可能不再是主流的传播媒介,但它可以成为艺术品或者更多。这次大理国际影会就是要宣传“新媒体在上涨,旧媒体在下降”这个事实,宣传新的将不断取代旧的!

    《大理宣言》中会不会出现大卫的声音?这也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及广大媒体受众十分关心的问题。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