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这是香港《摄影杂志》VIEW POINT栏目中的一篇评论文章,这篇文章是根据旅美摄影师沈玮自述“以西方的美学角度为基础所建立的个人风格”而展开批评的。)
艺术摄影与别不同之处在于相片的处理手法以及背后所带出的讯息,但观众却未必受落。根据沈玮《中国情节》这个名称,让我第一联想的会是现在中国人民生活当中的各样点滴,或者是能够代表现今中国实况的画面。而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则是一些裸体人像,以及大量富有怀旧色彩的相片,而普罗大众或者至少我对现代中国的印象或非如此。
相片内容非现实
首先那些静物图片可能未能很好表现中国的实况,就如作品「新疆梨」,包装盒被刻意安放在床上,是否代表现代中国的送礼习惯与「床」相关连?以沈玮自己的解释,似乎又不是这样,他应该是因为觉得这个画面富有中国的色彩,所以拍下这个影像。他的相片中光线、色彩、人物,以至暧昧的感觉,都像是予我有70至 80年代的感觉,确是带有浓厚的怀旧感觉,那是否能够表达现在中国的事物?也许是沈玮离开中国时间久了,对于中国的认知有所差别。
Xinjiang Pears, Shanghai, 2010
很多人看到这辑相片,可能希望看到中国的情况,但当他们看到相片的裸体,可能觉得很奇怪,因为大众对中国的现况可能源于媒体报道的城管与小贩之间的衝突、地方土豪劣绅的权势、各项科研技术的进步等,而不一定是裸体,这与观众的体会有很大差别,可能让人怀疑裸体是否能够反映中国的情况。
虽然在《中国情节》的摄影介绍中,形容裸体给人自由自在联想,但是即使不裸体,我们也可以感到自由自在,就如在桑拿按摩中心休息,穿着即弃内裤,也能有那种放鬆的感觉,是否需要裸体呢?这种裸体的景象,应该只是一种刻意堆砌,而这一种推砌,充满满足西方观众的口味的元素,打比喻说,如果拍摄西方观众口味的香港,是否也要找些在湾仔穿上窄身旗袍的「苏丝黄」或身穿朴素花布衣:手提骆驼牌饭壶的工厂女工才是「香港情节」呢?
中国艺术开放
我怀疑这种风格的相片能否被中国观众认同。中国艺术创作人在80年代末已经开始盛行裸体艺术,裸体绘画、裸体拍摄等纷纷出现,尺度或比《中国情节》更宽阔,现在中国的艺术、暧昧、隐喻,以至活生生近乎色情的影像在中国比比皆是,对于中国的艺术创作人来说,《中国情节》的作品感觉是两头不到岸,欠缺强烈的衝击力。
例如2002年由日本回到中国的女艺术家Emi的裸露自拍,以「自娱」的相片在平遥国际摄影展开观众一个玩笑,可谓非常大胆。另外,南方的区志航在不同景点进行裸体俯卧撑的相片,甚至在2010年夺得第53届荷赛奖,光着屁股撑起全中国,都证明中国艺术界一直都对裸体艺术持开放态度,甚至日本情色摄影大师米塬康正曾在受访时说过中国其实并不如外表含蓄,认为中国喜欢色情的人很多。故未必如《中国情节》的介绍文章所说般「触碰到中国作为一个保守国家的禁忌」,所以我亦觉得沈玮这些裸体人像相片对中国艺术的冲击能力未必如想象般有力。
西方美学未必适合中国
以沈玮在美国生活多年,以西方的艺术观点与美学角度,这辑相片的确能够吸引西方人的注意,外国人未必清楚了解中国的现况,可能透过相片真的以为现代中国的景况确实如此。就如在外国的一些中菜餐厅,提供的菜色都是咕噜肉、生炒骨、炒杂碎等较为切合西方人口味的餸菜,却甚少最地道的中式菜餚,于是有些西方人就误以为这就是正宗中菜。外国人可能会对这些「中菜」赞不绝口,但是在中国人社会,却未必会有相同的反应。沈玮的相片以西方美学角度拍摄,在美国可能非常受欢迎,但我认为这在中国却是没戏。
都是「主题」的错配
其实,从相片的构图、光线运用、气氛营造,以至与被摄者的沟通交流,我都认为沈玮做得非常出色,沈玮在这辑《中国情节》中加入了大量自己所喜爱的风格,而这些西方美学的元素加在充满中国气息的主题中,作为表达个人感受,无可厚非,然而如果要用这些作品来展示中国的现况,或者未必适合。
也许艺术家的观点角度的确与我不尽相同,但是以最直观的方法去解释这辑相片,其实我认为,大家以英文名称去理解会更好。中文名称「情节」一词较易令人联想至纪实方面,相反,英文名称叫做《Chinese Sentiment》,当中「Sentiment」一字包含了感情,情绪的意思,内容就自然是拍摄者的一些感情,感觉之类的东西,这样相片的内容就会更易明白,观众不会以自己对于中国的现况和相片的内容作对比,减少误会或者混淆。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