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墓穴居民探访者 秦伟:寻回遗失的同情心

0 2012-04-12 05:46:00   蜂鸟网   作者:王江 [原创]

   多久没有看过“传统的”纪实摄影了?某一天我突然这样反问自己。记得上一次大规模观看纪实摄影还是2010年在西安举行的名为《见证——中国纪实摄影20人》的展览上。而即使在当时,“传统方式”的纪实摄影也已经是日渐稀有了。

【人物评论】秦伟:寻回遗失的同情心

暴风雨前的El Jay.

    点击观看更多秦伟作品:生活与死亡相守 马尼拉墓穴居民生活实录

  细究其原因,这里所谓的“传统”已经是被今天的摄影师、评论家反复的解构质疑了无数遍。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国大陆的摄影文化生态从闭塞到开放,简直是跳跃式的演进过程。二三十年前以侯登科、于德水、胡武功等人为代表的纪实摄影还几乎可以作为当时“摄影艺术”的唯一样本,被多少摄影师奉为圭臬。这一样本的线索来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以雅各布-里斯(Jacob Riis)、刘易斯-海因(Lewis Hine)以及多萝西娅-兰格(Dorothea Lange)为代表的摄影师,他们以镜头深入边缘社会,用影像的力量真实的改变着社会中的种种不公。从他们的行为不难看出,支持他们的原动力是“同情”。著名哲学家叔本华对于人类的“同情”是如此解释的:“同情实质上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将他人与自己视为一体。同情的道德起源来自于看透他人和自我间的无差异性。”正是以这种被叔本华所认为的“非常稀有”的道德品质为支撑,那些纪实摄影师们成就了摄影史上无数的以摄影改变社会的经典案例,伴随这些案例所产生的传世佳作也一直被人们所传颂着。

【人物评论】秦伟:寻回遗失的同情心

罗杰与他的小女儿

  距离刘易斯-海因深入童工群体拍摄,时间已经飞快的过去了将近百年。摄影文化在对自我结构的关照与反思中已经产生了难以预计的嬗变。“新客观主义”、“无表情美学”、“私摄影”等等不同类型的摄影思潮不断涌现,从内容到形式都展现了艺术家对于传统强大的颠覆力量。在所谓“新纪实摄影”中,“同情”不再是摄影家创作的唯一动力,伸向外部世界的目光也逐渐回转指向了摄影师本人的内心世界。

    镜头与底片所能摄取的现实元素,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映射摄影师个人的潜意识或者情绪。于是乎,照片里的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一汪水,但是被涂抹上浓重的个人色彩——或是焦虑、或是忧郁抑或是困惑。摄影师已经不再扭捏于自我的位置,而是以百倍的音量对世界宣布:我的照片就是那唯一不可替代的我。于是,在对照片的品读中,我们看懂了造像者,但是看清世界却变得越来越难了。

【人物评论】秦伟:寻回遗失的同情心

Reden在攀树

  这时,“同情”开始变得濒临灭绝。

  直到2010年8月的某一天,当我第一次看到香港摄影师秦伟的纪实摄影作品时再一次感受到“同情”的强大力量。

  摄影师秦伟出生于香港,早年毕业于法国Mulhouse艺术学院,曾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国国家高级艺术家文委。回到香港以后他曾经在《明报》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摄影记者。直至今日,只要有机会秦伟就背起相机踯躅于东南亚的不同地区。男权主义下的伊斯兰妇女、因过度开发导致生态失衡的咸海地区、恒河沿岸的流离人生,这些边缘人群的生活故事,通过秦伟温情而不加夸大的叙事方式向我们娓娓道来。

【人物评论】秦伟:寻回遗失的同情心

  Marilou 今年四十四岁,她在马尼拉北坟场居住四年。她叔叔(丈夫的弟弟)今天病了,惟有躺下休息.(地上躺着的是她的丈夫,他盖着脸是因为生病不能见光,很多人误会那是尸体。编者注)

  我个人非常欣赏秦伟的一组作品是拍摄于马尼拉的一群生活在公墓里的人。由于菲律宾政府不完善的土地政策导致了大量的农民没有土地。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很多人只能选择生活在墓地中,这样一个无奈的生活选择在马尼拉周边很多墓地真实地上演着。因为“比较安静”很多人甚至不愿意离开那个地方,有些孩子出生在那里,墓地生活的记忆与他们的成长如影随形。这样一个缺少基本生活保障的环境,也不是可以一直安心的住下去,比如十一月一日当地亡灵节之时逝者亲属前来来扫墓,这些墓地居民们就要举家搬迁出来,为墓地真正的主人让路。

【人物评论】秦伟:寻回遗失的同情心

活泼天真的Ginlyn与Sharlyn

  如果没有摄影,我们很难凭借想象去构建这样一出“荒诞剧”的所有细节,而秦伟则不仅通过自己的拍摄让这样的现实揭露于天下,更是用实际行动去帮助这些边缘人群——他在香港组织起一批医生志愿者,不定期前往当地无偿为这些墓地居民提供社区医疗健康保障。这样的努力已经超过了摄影师的工作范畴,而秦伟对于摄影与公益的认识有着自己的见解。在一次采访中他曾经说到:最担心的是纪实摄影开始矫揉造作,逐渐变成一小撮精英的游戏。在他看来如果纪实摄影脱离了传播以及对现实的关注将变得非常危险。他更愿意通过自己的照片替那些边缘人群诉说一点生活的尊严。也正是带着这样的初衷,秦伟才能如此深入那些贫苦的人群而被他们所接受。虽然语言沟通经常有障碍,但是那些人还是能够了解秦伟的善良用心,甚至有时把他看做改变生活的希望。

【人物评论】秦伟:寻回遗失的同情心

  在生活中的某一角落---也许是很平静很简单, 摄影机的快门却令人感到是十分的沉重

  秦伟的摄影更像一种修行,这种深入边地的方式注定要默默忍受各种的痛苦与不便。秦伟告诉我,有次他晚上独自一个人在越南湄公河齐胸深的河水中拍摄时,一个声音在他内心反复出现:我为什么要在这里?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还有一次他在柬埔寨的垃圾场拍摄时那种刺鼻的臭气让他呕吐了二十多分钟……即使在这样严酷的拍摄环境下,秦伟仍然能够保持冷静的观察与思索。平和,是秦伟影像风格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因为他给自己拍摄赤贫地区订立了两个原则性:一,不应存有任何猎奇的心态看待受访者; 二,不要以夸张别人的痛苦作为图片卖点。这样的自律在今天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其可贵。

【人物评论】秦伟:寻回遗失的同情心

  黄昏的时侯,是墓园内最热闹的时刻.孩子们都回家了.

 

【人物评论】秦伟:寻回遗失的同情心

  Maria 向我细述她的故事.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是秦伟最爱的一本书,书中所描写的由于殖民主义对古老文明的侵入而引发的社会悲剧和文明的衰落,给秦伟思索世界的方式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想这大概也成为他的一个心结。通过不断地行走东南亚,秦伟在见证着《百年孤独》在21世纪的现实版本,解开这一心结的方式秦伟选择了摄影和实际的伸出援手,而这背后的动力仍然来自“同情”。这样一种在当代艺术大潮中日渐稀缺的精神品质通过秦伟的作品仍然让我们看到它的可贵。在对摄影的认识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新的方向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彻底摒弃,秦伟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醒着我们——形式只是艺术的外衣,而感情才是其中最恒定的核心。

【人物评论】秦伟:寻回遗失的同情心
香港摄影师秦伟

  关于秦伟:

  秦伟生于香港,现职独立自由摄影师及纪录片制作人。

  早年毕业于法国Mulhouse艺术学院,获法国文化部颁发法国国家高级艺术家文委。曾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后转职新闻摄影记者。先后在香港电影双周、香港经济日报、香港明报以高级摄影记者及首席摄影记者之职从事媒体工作达十六年之久,期间曾多次参与不同的重大事件采访,包括香港97回归、台湾蓝绿之争、亚洲金融风暴、南亚大海啸、SARS、世贸会议、四川大地震……多次获颁不同的新闻摄影奖项及人权新闻奖。

  秦伟的摄影大方向是以人道主义眼光看待我们这个变动的世界,探索存在的意义。自2000年开始,活动范围以亚洲不同地区为主,他的镜头关注着不同文化及经济背景下的地区性贫穷问题、战争的受害者和全球气候变化引致的生存问题。秦伟的作品以传统片幅6*6黑白为基调,风格善于描述气氛,构图工整含蓄,内容沉稳。

  秦伟个人主页:www.chunwaiphoto.com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