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2012年4月22日下午15:30,在北京751惠普材艺工房,台湾著名摄影家阮义忠先生现身得色影汇第四期活动。面对慕名而来的大批粉丝,阮义忠用温情又不失幽默的方式与大家现场分享了自己30年影像道路中的种种精彩片段。
作为得色影汇开办以来首位登场的重量级嘉宾,阮义忠先生携夫人袁瑶瑶女士低调现身活动现场,这也是阮义忠夫妇此次北京之行的首场讲座。在正式开始之前,惠普材艺工房的空间就已经被大批阮义忠的粉丝挤到爆满,由此可见阮义忠在大陆的拥趸数量之众。作为2012第四届三影堂摄影奖的特约评委,阮义忠先生此次北京之行的行程已经被安排得满满的,就在得色影汇活动的当天上午,阮义忠在由草场地摄影季组织的专家见面会中耐心的为每一位报名者指点作品,只经过了很短暂的休息,他又激情饱满的为参加得色影汇活动的来宾进行演讲,阮义忠先生充沛的精力和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作为一名杰出的摄影家,阮义忠最早被大陆摄影圈所了解还是因为他所出版的两本著作《20位人性见证者——当代摄影大师》和《当代摄影新锐——17位影像新生代》,在上世纪80-90年代,信息闭塞的大陆摄影圈因为这两本书的到来,可以说是开启了展望世界的窗口。同时期由阮义忠在台湾所创办的《摄影家》杂志虽然只办了短短的62期,但是品质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影像类杂志的水准。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通过这本杂志,大陆摄影师吕楠、刘铮、荣荣等一批优秀摄影师第一次有机会被推荐向全世界,这也成为了他们今日成就的重要起点。这也难怪在2009年广东美术馆阮义忠的大型展览上,摄影家吕楠心甘情愿的做起了义工,可见他对阮义忠的感激之情多年难忘。
在出版人的身份之外,阮义忠更是一名优秀的摄影家,自幼热爱美术酷爱阅读的他对影像有一种超乎常人的灵性。早年他刚开始担任台湾第一本以照片为插图的杂志——《汉声》杂志的编辑时还不会使用相机,当时的杂志主编黄永松对他一句简单的指点:多走、多看、多拍,成为阮义忠一生的拍摄信念。虽然今日阮义忠、袁瑶瑶夫妇已经开始转向为台湾的佛教慈济基金会做志愿工作,但是从阮义忠的作品系列如《北埔》、《八尺门》、《人与土地》、《台北谣言》、《四季》、《手的秘密》、《有名人物无名氏》、《正方形的乡愁》、《失落的优雅》和《希望工程》来看就可以知道他在摄影上的成就之丰硕。
本期得色影汇活动的话题主要是围绕由“铁葫芦图书”所出版的阮义忠最新著作《人与土地》展开。2011年年初,阮义忠在《南方都市报》副刊部开设摄影专栏,首次执笔用文字讲述作品《人与土地》拍摄背后的故事。而这本同名著作就是所有专栏故事的集结成册。出生在台湾宜兰县乡下的阮义忠对于土地有着难解的情缘,虽然他的摄影作品《人与土地》已被大家所熟知,但是这背后的故事却首次通过阮义忠的文字让大家逐渐了解。
阮义忠的夫人袁瑶瑶女士多年来就这样在一旁默默地支持着自己的先生
虽然阮义忠的文字功底一点不输他的照片,但是能有机会在现场听他的亲口讲述,更可以获得许多超越文字的饱满认识。本次活动由雅昌摄影网主编邬树楠主持,他以《人与土地》一书为脉络精心准备了一个PPT,并以此启发了阮义忠讲故事的灵感,而阮义忠从来都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的语言平实、温情还带有很多的风趣和幽默,在现场每一位听众的注意力都被他牢牢抓住,讲到逗趣之处,人群中总爆发出阵阵笑声。谈话的主题首先从他所出版的《20位人性见证者——当代摄影大师》和《当代摄影新锐——17位影像新生代》开始。当被问到在那些新锐摄影家尚未成名之时,他如何独具慧眼的将他们收录入自己的著作里?阮义忠表示对自己的判断力很有信心,即使在20多年以后的今天当他拿起这本书的时候里边没有任何一篇文章会让自己觉得脸红。
《摄影大师对话录》是阮义忠的摄影家出版社所出版的重要译著,而这本书的作者法兰克-霍瓦也同阮义忠有着一段珍贵的友谊。在现场,阮义忠回顾了他与霍瓦先生的缘分的开始以及霍瓦如何将他引荐给当时生活在法国的知名摄影师群体。他说霍瓦为他打开了一扇大门,如果没有他的鼎力相助,他所创办的《摄影家》杂志就难以摆脱地域困境走向国际化路线。
通过法兰克-霍瓦对自己的帮助,阮义忠充分明白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同样地,阮义忠当年也对来自大陆的摄影师吕楠倾囊相助。阮义忠说,当他第一次见到吕楠以及他的作品《精神病院》就被这个人的执着坚韧和作品中的灵气所打动,当得知吕楠的拍摄条件非常糟糕时,他无条件的为吕楠提供了种种物质上的帮助,甚至空运过一台放大机给他。当阮义忠回首这段往事,他意味深长的告诫在场的年轻摄影师:不要太急于让自己出名,要努力沉淀自己,只有作品够好才能让自己的艺术生命更长久。
接下来,阮义忠通过作品为大家分享了拍摄中的种种故事。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技巧,阮义忠就很难拍到那样贴近生活的照片。以一幅在水渠中洗澡的老人照片为例,阮义忠讲述了如何拍到这样一张“高难度”的照片。为了获取老人的信任,他不惜脱衣与老人一同洗浴,而拍到照片之后老人的一句“感谢你”成为了阮义忠一生难忘的回忆。他感叹到:人有时会从拍摄对象那里学到书本中永远都学不到的生命智慧,阮义忠认定这位与自己仅有一面之缘的老人是自己永远的老师,他的智慧与心胸是让阮义忠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结束了现场讲座,在观众互动环节来宾与阮义忠进行了自由的交流,当被问到那个曾经对土地愤恨不已的阮义忠到后来对土地充满温情的阮义忠之间发生和何种转变?阮义忠答道:他从小在宜兰县封闭的生活让他非常的烦恼,恨不得能尽早离开这块土地,后来他在做插画师以及做杂志的成功经历又让他开始年少轻狂、目空一切。是摄影把他从错误的生活道路上拉了回来,也是摄影让他明白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在所有的讲座与问答结束之后,得色影汇的组织者进行了现场的抽奖。而奖品就是由“铁葫芦图书”提供的阮义忠最新著作《人与土地》的签名版。在通过微博转发和现场签名的近百位观众中一共有二十位获得了这份意外的惊喜。
22日的活动结束以后,阮义忠同夫人袁瑶瑶女士又要开始马不停蹄的参加接下来的一系列讲座与专家见面会活动。这次阮义忠与得色影汇的短暂相聚,让所有来宾看到了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同时也领会了他慈悲、宽容的做人心态。阮义忠所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关于摄影那么多,但愿每一位参加者能从他简单朴实的话语里捕捉到很多做人的真谛。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