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冲撞》——今道子新作展于2012年5月13日在泰吉轩画廊开幕。这是泰吉轩画廊继2010年之后第二次将今道子以及她的作品介绍给中国的观众。除此之外,在过去的两年之中泰吉轩画廊还陆续推出过尤金-阿杰特、安塞尔-亚当斯、尤金-史密斯、布拉沃等多位被载入摄影史的重量级摄影大师。作为一家以家庭为单位运营的画廊,能做到这一点非常的不一般,带着对泰吉轩画廊经营思路与发展方向的好奇,笔者对画廊负责人马丽军女士进行了专访。
泰吉轩画廊的经营团队在现场与今道子(左三)以及东京PGI画廊的高桥郎女士(左二)合影
蜂鸟网:这次今道子新作展特别邀请了日本著名的摄影评论家饭泽耕太郎作为策展人?
马丽军:是的。
蜂鸟网:这次展览与今道子第一次来中国相隔整整两年,这次展览的作品展览与两年前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马丽军:这次的作品都全部是今道子在2009—2011年新创作的,我觉得这些新作保留着今道子的创作风格与创作思想。但是,新作品超越了今道子早期作品,新作更美,想象力更加丰富。相信你看到这些原作后,你会有同样的感受。
蜂鸟网:您本人怎么看待今道子的作品?
马丽军:今道子的作品,超越了现实、摄影、手工艺术以及常人的思维。她的作品在现实、非现实;摄影、非摄影;手工艺术、非手工艺术之间徘徊。她的作品完全是思想与灵魂的碰撞。她改变了摄影界一贯都是对着存在的事物遵循着“构思——拍摄——制作”的拍摄习惯完成创作。她始终把镜头对着自己创造出的事物,保持着“构思——绘画——选材——制作——拍摄——制作”这样属于她自己的拍摄习惯和创作风格。
相机和暗房对她来说是完成艺术创造的后续部分,多数人的镜头对准的是眼前捕捉到的事物,而今道子的镜头始终对着的是她的想象与创造,所以,她的作品更多体现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超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上。说她是一位超凡的摄影师,不如称她为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当然,她高超的拍摄功底与暗房技术更能将其创造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超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加上精湛的拍摄功底与暗房技术,使得她所创造的与众不同的作品倍受藏家喜爱。
云南的一位藏家告诉我说:“他把今道子的作品挂在卧室,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从今 道子的作品中找到新的感觉,每天都很快乐”。
蜂鸟网:关于泰吉轩画廊的经营我有一些好奇,国内现在自己买商铺经营画廊的并不多见,您当初为什么选择自己买房开画廊?
马丽军:买房开画廊的想法是三、四年前的事儿,当时我儿子卢骁(现任泰吉轩画廊总监 编者注)面临着要走出校门,想让他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做一件属于自己一辈子的事。所以,我们就到处找房。我认为:要想把事情做长久,就要有属于自己能支配的地方。
蜂鸟网:当初开一家摄影画廊的目的是什么呢?
马丽军:是兴趣,完全是兴趣。我先生和儿子都喜欢摄影,我先生喜欢拍照由来已久,摄影器材始终与时俱进。卢骁受他父亲的影响,在摄影上也花费了不少,买书、买器材、买设备,还报了不少培训班、取证班。后来,跟着冯建国老师学习大画幅摄影和银盐暗房。随着卢骁对摄影兴趣的着迷,几年前便开始收藏摄影画册。后来,又逐步收藏一些摄影作品。开画廊是为了让卢骁把兴趣喜爱当成事业,把画廊当成观赏、收藏、交友、学习与交流的场所。
蜂鸟网:很多画廊都开在798艺术区,泰吉轩为什么选址在市中心?
马丽军:画廊选这里有两个理由:一是选个好邻居;二是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当然,我也去798看过。
我们的邻居泽中画廊,有着多年开画廊的经验,泽中画廊的钟总又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人,中国的古话:“远亲不如近邻”,选个好邻居,也是为给卢骁找个好老师。
2011年8月英国摄影家迈克尔-肯纳在泰吉轩画廊现场签售画册
另外,这里是北京文化的核心,众多文化场所与机构都在这附近,音乐厅、大剧院、博物馆、名人故居、寺庙道观等等,以及掌控中国经济命脉的各大部委、金融街,任何一个区域都无法与之相比。
蜂鸟网:泰吉轩画廊提出的宗旨是“把大师的原作展给大家,把经典作品留在中国”,是出于什么想法?
马丽军:前半句,是我的想法;后半句,是卢骁的想法。这两句话把泰吉轩画廊的经营思想、方式、品质、责任与义务都包括进去了。
我们都知道:学书法的要多看名人的真迹并习练名人的碑帖,学绘画的要看着大师的原作去临摹,对于摄影也应该如此。我们想通过展览,把大师原作及各种暗房工艺展给大家,以弥补国人对大师原作及制作工艺视觉感受的匮乏。
画廊开业以来,我们本着“经典影像,艺术收藏”的宗旨,让更多的收藏爱好者有机会看到大师的原作,收藏到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进而达到把更多的经典作品留在中国的目的。
两年来,从画廊的开幕展到回顾展,无论是蛋白、银版,还是铂金、银盐,无论是阿杰特、亚当斯、坎宁安,还是今道子、肯纳,你都能从中感受到我们宗旨的存在。以后,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学习脚本和研究资料,并通过提高大家对大师作品的鉴赏水平,推进中国影像收藏向名师名作与经典艺术收藏迈进。
蜂鸟网:我们都知道国际著名摄影名师尤其已故摄影师联系起来不那么容易,你们是怎么把打开这扇门的?
马丽军:万事开头难。画廊装修完,放了大半年。这期间,卢骁积极与国际专业机构联系,乔小兵老师、泽中画廊的钟总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他们帮忙联系画廊、艺术家以及收藏家。有了他们的帮助,加上几年前卢骁收藏时与已故大师的后裔、基金会及国外机构有些联系,所以,还算比较顺利。当然,我们也遇上了千载难逢的机会,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国际上一些机构、藏家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了短期经营困难的局面,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抛售手中的藏品,此时,我们购买他们的藏品,在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的同时,也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基础。
蜂鸟网:泰吉轩画廊同时自己也收藏一些经典原作这与你们的经营之间矛盾吗?
马丽军:不矛盾。收藏是我们的生活态度,画廊的经营是我们学习、交友的方式,开画廊不是我们生存的营生,我们把收藏与经营结合,把经营与学习结合,这样,既能克服经营中的浮躁、急躁。同时,也能积累、沉淀更多的摄影知识与作品。用收藏方式的经营,就不会以赢利为目的,收藏是玩,玩中学习,玩中交友,用我的话说就是:“边玩边干有乐趣”。
蜂鸟网:画廊在收藏上的投入大吗?
马丽军:只能说是量力而行,每年会有一些收藏。收藏本来就是一个沉淀的过程,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竭尽所能把。我们画廊收藏的每一张照片都像自己的孩子,非常的珍惜。很多作品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常说:“作品被拿走时我们是忍痛割爱,留在画廊时我睡得踏实”。曾经一幅在我们藏了四年的作品被一个藏家看上了,真的舍不得,后来,我们给了自己一个宽心的理由,把自家的女“嫁给”一个懂他的人,我们与藏家结成“亲家”。但是,我们手中的个别作品由于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太难得了,此类作品更适合公共收藏机构收藏,所以这样的作品我们目前不出售,等我国的公共机构有条件收藏时,提供给他们。
蜂鸟网:目前你们画廊的运营顺利吗?
马丽军:还行。目前画廊的经营大部分由卢骁打理,对外联系基本靠他,他还行,比较敬业;画廊运营中有分工,我管方向,卢骁管经营,日常营业有店员,专业问题请教老师们帮助,还有一些国际画廊、机构、老师作我们的后盾,大家各尽所能。泰吉轩画廊能有今天,离不开大家,离不开国内外许多老师与机构的帮助。比如:画廊开办时冯建国老师就给了启发性的建议;我们的很多展览离不开王瑞老师、乔小兵老师的鼎力相助;电影学院李书安老师、中央美院美术馆的蔡萌老师不时会给卢骁一些摄影知识方面的启迪,三影堂艺术总监毛卫东经常在专业上给予卢骁指点;大家帮助办展,帮助策展,介绍经营经验,帮助联系艺术家与藏家等等。最值得一提的是乔小兵、葛霈、刘天华老师他们给予画廊很多帮助,以及各类媒体的好朋友都给了画廊很大的支持。没有大家的帮助,就没有泰吉轩画廊,为不辜负大家,我们会尽其所能,办更多的好展览、展更多的好照片,以此来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帮助。
蜂鸟网:泰吉轩画廊今后有何打算?
马丽军:做专做精,做稳做实、坚持长久。由于,泰吉轩画廊追求高起点、高品质、高品位,坚持独立经营和保持自己风格,所以市场培育期会比较长。不过,这两年我们已拥有了一些思想超前、品位很高的收藏家,随着更多国际知名大师原作不断展出,我相信,具有前瞻性并能用国际化视角看原作的影像收藏家会逐渐多起来。
我们会本着对艺术家、收藏家、合作机构及摄影爱好者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原作带到中国,让大家看到更多经典作品。
泰吉轩总监卢骁虽然还带有一些稚气,但是讲解起大师作品来已经是滔滔不绝
作为画廊,泰吉轩的最终目标是回归本土,以己之见,摄影起源于欧洲,发展于美国,摄影的鼎盛有可能会在中国。中国这支超级的摄影队伍,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万里挑一,我相信,中国未来一定会出现大批世界顶级的摄影师。
最后,我想说:借国家“十二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契机,搭一个影像艺术交流的平台,我们不辜负影像收藏家与摄影爱好者对我们的期望,让大家在泰吉轩画廊感受原作的魅力,领略大师的思想。泰吉轩今天迈出的一小步,或许能促进中国影像艺术跨越一大步。
蜂鸟网:好的,谢谢!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