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塔凡-维德斯特兰德:拍好照片不能破坏自然习性

0 2012-05-18 11:30:30   蜂鸟网   作者:外滩画报 [转载]

   野生动物摄影师斯塔凡·维德斯特兰德有一个计划:未来的一天,欧洲最有影响力的自然摄影团体“奇境欧洲”项目将在中国落地,命名为“奇境中国”。和“奇境欧洲”一样,“奇境中国”的摄影师们将像艺术家那样去捕捉野生动物的动人表情和美丽姿态。

塔凡-维德斯特兰德:拍好照片不能破坏自然习性

维德斯特兰德在加拿大近北极圈附近零下三十五度的地方准备拍摄

  4月28日,“2012年野生动物摄影大师班”开营前一天,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寻猴向导发来一条让摄影师兴奋的好消息:在附近一处原始森林内,他们发现了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灰叶猴的身影。于是,来自瑞典的自然摄影师斯塔凡·维德斯特兰德(Staffan Widstrand),以及来“野性中国”团队核心摄影师董磊、黄一峰等和本报记者挤上一辆面包车,赶往灰叶猴出没地。

  抵达目的地后,寻猴向导用手指向远处百米开外的一根树干,这根树干四周被枝繁叶茂的大树挡住,几只灰叶猴正隐匿其中,偶尔能听到几声猴叫。灰叶猴是一种体型较小的猴类,体长只有50cm左右,他们正成群结队向前移,而每一只在前跳过程中,都会在这根树干上停留半秒钟。董磊、黄一峰等人敏捷地为相机换上300mm或400mm的镜头,瞄准目标,静候灰叶猴的出现,而50岁的斯塔凡则行动相对迟缓些,他先选择了一块结实的山地,支起三脚架,为尼康相机选择了一款600mm的镜头。据他自己说,这款尼康的“超级长炮筒”,价值甚至超过一辆小汽车。

  不消三分钟,成都摄影师董磊拍到一张灰叶猴的照片,在相机的显示屏里将灰叶猴的头像放大:头顶的毛呈浅银灰色,眼睛滚圆,嘴周围的皮肤由于缺乏色素而显得苍白。“整张脸很无辜,可爱得像小鸟。”一旁的人评论说。

  七八分钟过去了,大约五六只灰叶猴从那棵树干上纵身越过,几位中国摄影师纷纷抓拍灰叶猴灵动的姿态,而斯塔凡却没能捕捉到那样的画面。十分钟后,猴群消失,斯塔凡回看照片,只有一两张照片让他满意。

  “中国的野生动物太害羞了,的确不好拍!” 斯塔凡告诉记者。

塔凡-维德斯特兰德:拍好照片不能破坏自然习性

 云南高黎贡山上藏身于树丛间的灰叶猴

  斯坦凡对本报记者说,在欧洲,野生动物跟人相对亲近,摄影师有足够的时间用镜头说故事。“我一直跟自己说,要以艺术家的角度拍摄一朵花,而不是一个植物学家的视角。”但是在中国,由于野生动物一闪即逝,他不得不入乡随俗,采用抓拍的方法,能拍到一张是一张。

  斯塔凡和中国自然摄影师奚志农拥有共同的自然保护理念:用影像保护自然。但不同的是,奚志农的“野性中国”团队更像一支科研团队,正在“与中国正在迅速消失的物种赛跑”。在奚志农团队组织的“2012野生动物摄影大师班”里,一位学员拍摄到一张野生鸡类白鹇的照片,是高黎贡山建立保护区后首次拍摄到白鹇清晰图,有很高的科研价值;而斯塔凡更像商人,并不看中拍摄对象是否濒危,他重视物种本身的“传播价值”。

  这位曾11次荣获英国BBC野生动物摄影师奖,5次获得GDT欧洲年度野生动物摄影师奖的瑞典摄影师,也是“奇境欧洲”(Wild Wonders of Europe)项目的创始人之一。奇境欧洲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保护自然和野生动物的拍摄项目,共签约了69位欧洲顶尖自然摄影师,第一次走遍欧洲大陆,在48个国家比较典型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完成了135个拍摄任务。

  斯塔凡本人拍摄的照片,除了被广泛运用在《国家地理》和《GEO》杂志上之外,还会经常出现在宜家的画框里。他最有名的一副在瑞典北部拍摄的鹤起舞的照片,被十多家媒体刊登,赚得的费用相当于他一年的生活费。

  “自然是有价值的。摄影师通过影像把自然的价值发掘出现了,赚来的钱可以再投入环境保护。”斯塔凡认为,“奇境欧洲”的成功经验可以移师中国,“中国需要这样一个机构,有点像一家营销自然的广告公司。”

  “在芬兰,人和熊之间好像签了协议”

  “在欧洲,你有足够的时间拍摄动物。”在“2012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里,斯塔凡和中国摄影师分享了自己在芬兰保护区的拍摄经历。当时,他正在为“奇境欧洲”项目拍摄棕熊。

  一天晚上,他在保护区为摄影师准备的木制隐蔽房中,一共发现了23只棕熊,而第二天清晨,他又发现9只棕熊、7只野狼和1只狼獾在隐蔽房周围打转。

  “隐蔽小屋用薄薄的木板钉成,棕熊可以毫不费力击碎它,闯进来,但奇怪的是,熊明明知道有人在里头,却毫不介意。”斯塔凡说。

  那一次拍摄中,他感受到人和熊之间非常微妙的关系。在隐蔽小屋内,他观察带着小熊前来散步的母熊,一只只有几个月大的小棕熊,把放置在草地中的遥控相机当作玩具翻滚,后来又来了一只大棕熊,把那对母子赶跑了,独自把玩相机,寻找快门自拍。

  斯塔凡说,这个隐蔽小屋是当地保护区为参观者建立的,保育人员会把食物放在房子周围。“就好像人和熊之前签了协议:人需要保证不能伤害熊,给熊提供食物,走进房间后关上门,保持安静;而熊需要保证的,就是及时出现。”

  这样一则“双赢”的协议,在芬兰的保护区内已经实施了35年。斯塔凡把他称为“智慧系统”:摄影师如果自己跑到森林里,什么都看不到,但一进隐蔽小屋,熊就来了。“熊来是完全出于自愿的,不是用吹哨子的方式,吸引熊过来。”

  自然摄影师的道德准则

  在前往高黎贡山之前,斯塔凡前往云南白马雪山滇金丝猴国家保护区拍摄滇金丝猴。

  跟芬兰保护区的棕熊不同,这里的滇金丝猴采用人工投食的方法喂养。滇金丝猴最喜欢的食物之一“树胡子”,学名叫松萝,由于栖息地范围内的松萝几乎被消耗殆尽,护林员只能走到保护区以外收集松萝。

  清晨八点的白马雪山山坡,气温还在零度左右徘徊,暖阳很快铺满整个山坡。人工投食的时间到了,护林员吹响了挂在胸前的哨子。只要清脆的哨声响起,山上的猴子心领神会,因为这就意味着“大餐”已经准备好了。很快,100米外的树林就有些晃动,随后整片树林都摇动起来,首先是几只黑白相间的猴子出现在了志愿者的视线里,随后大群的猴子从密林间蹿出,直接冲到斯塔凡的眼前。

  在沸腾的树林里,斯塔凡不用费尽心思去寻找猴子,拥有足够的时间去捕捉“一夫多妻”制猴群的温存一刻。可爱机灵的小猴子,仰天嘶吼的公猴??担任斯塔凡中国行翻译工作的摄影师吴颖告诉记者,2001年奚志农(微博)以一张红色嘴唇、黑白相间毛发的《滇金丝猴》获得英国野生动物摄影年赛濒危物种单项大奖。当时为了寻找这一珍稀“雪中精灵”的身影,奚志农经历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辛。“如今让奚志农去保护区拍摄那些习惯了人工喂食的滇金丝猴,我想他是不乐意的。”吴颖说。

  当中国摄影师正在为人工投食可能导致动物野性退化而担忧时,斯塔凡却认为,这是全球摄影师都必须面对的两难境地:一方面,希望拍摄到好照片,另一方面,不想破坏动物天然习性。

塔凡-维德斯特兰德:拍好照片不能破坏自然习性

滇金丝猴在树干间跳跃

 

塔凡-维德斯特兰德:拍好照片不能破坏自然习性

 维德斯特兰德在保护区拍摄的滇金丝猴

  他举例说,拥有狭长海岸线的挪威被誉为“海雕王国”。挪威当地有一个“海雕王”,连续20年出海喂养海雕。他是当地的传奇人物,每次出海都会吸引很多游客。当他在海里投食海鱼的时候,海雕就会飞过来围着他的船打转。此时,正是摄影师拍摄的好时机。但值得注意的是,海雕本身主要的食物是海鸥,并不是海鱼。

  “我不想去评论这种方式是否自然,可取还是不可取。但事实就是,由于海雕王的出现,涌现出很多对海雕感兴趣的人,而各地摄影师也因此拍摄到一些激动人心的好照片,整个欧洲保护海雕的力度加强了。”斯塔凡说,1972年,瑞典海雕数量为12对,如今已增长到700对,而欧洲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德国,也存在600对海雕。

  尽管自然摄影师无法干涉保护区的做法,但斯塔凡在拍摄过程中,时刻在“自我约束”,尽量不破坏拍摄对象原本的生态环境。在启动“奇境欧洲”之前,他自费开启“奇境瑞典”项目,旨在用影像给瑞典人提供最棒的自然体验。有一年春天,他在瑞典北部北极圈附近拍摄灰鹤,当地日照时间非常短,又总碰到阴雨蒙蒙的天气,两万六千只翩翩起舞的鹤,始终找不到一个好背景衬托。拍摄第三天傍晚,眼看太阳即将落山,斯塔凡收拾行李准备结束拍摄,突然天空放晴,鹤的身体周围出现一轮金边。但让斯塔凡心焦的是,此时的鹤露出疲态,大多静止不动,少数悠闲踱步。“快,都跳了三天了,再跳一会儿吧。“斯塔凡在心中祈祷。此时,他距离鹤只有两三米的距离,只要他人为制造出一些声响,就可以惊起鹤,让它们“舞蹈”,他却没有这么做。

塔凡-维德斯特兰德:拍好照片不能破坏自然习性
维德斯特兰德在瑞典北部北极圈附近拍摄的翩翩起舞的灰鹤

  最终,幸运之神还是眷顾了他。在太阳落下地平线的那一刻,鹤自发开始舞蹈,如同一场优雅的舞会。夕阳西下,勾勒出空中最美丽的舞姿剪影。

  “运气很重要,但你必须经常在野外呆着。”斯塔凡说。

  在中国“推销”自然

  斯塔凡有一个计划:未来的一天,“奇境欧洲”项目将在中国落地,命名为“奇境中国”(Wild Wonders of China),由一半中国本土摄影师和一半欧洲摄影师共同完成中国自然物种的拍摄任务。

  一年前,“奇境欧洲”另一位创始人、瑞典水下摄影师马格纳斯·兰德格仁(Magnus Lundgren)就曾在上海“外滩讲坛”上这样说道:“我们想做的,就是做隧道里的那盏明灯,用图片为动物代言,述说那些美妙的故事。”

  在斯塔凡看来,一旦“奇境中国”项目开启,他会邀请全球最顶尖的自然摄影师,为中国的野生动物留下最美丽的影像。斯塔凡自制了一张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区和主要保护物种的名录,如今记录已超过三页。当他听奚志农团队提到中国野生东北虎数量只有20只左右时,他仔细记录下“吉林珲春东北虎保护区 物种:东北虎”字样。在与2012年野生动物训练营营员索朗顿珠交流时,他得知索朗顿珠所在的西藏那曲申扎自然保护区,是知名的黑颈鹤保护区,于是又将该信息仔细记录在案。

塔凡-维德斯特兰德:拍好照片不能破坏自然习性
维德斯特兰德在云南中甸纳帕海拍摄的黑颈鹤

  斯塔凡说,他有意邀请英国著名自然摄影师皮特·奥克斯弗德(Pete Oxford)拍摄中国东北虎。“他对哺乳动物很有感情。他和妻子勒妮·比希几乎踏访过所有大洲,对每一处的部落文化及野生动物种群都很感兴趣。2005年,他曾来过四川卧龙大熊猫保护区,亲密接触过熊猫。”

  2010年,皮特接受了“奇境欧洲”委派,去西班牙拍摄伊比利亚猞猁。这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稀有的一种猫科动物,浑身满是圆斑,现在基本只存活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野外丛林里。

  因为栖息地的丧失和主要猎物西班牙野兔数量急剧下降,只剩不到300只。皮特在山谷里等了整整五天,最终等到一只成年母猞猁坐在他面前不远的草地上。“我当时非常激动,感觉出现在我面前的不是猫,而是某种具有高等智慧的生物,正在和我进行某种交流。最后它摸了我,我感觉得到了莫大的奖赏。”皮特曾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此外,斯塔凡认为,“奇境中国”的开启,有利于将中国摄影师推向国际化。斯塔凡本身是国际自然保护主义摄影师联盟(ILCP)的发起人之一。ILCP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满怀自然责任感的顶级摄影师组成的群体,对于成员的选择十分严格,必须是怀有生态保护理念,并一直为这一目标奋斗的摄影师才有资格加入其中。目前奚志农是唯一一位中国籍ILCP成员。斯塔凡预计,在未来的20年,将会有20位优秀的中国自然摄影师加入其中。

  2010年开始,野性中国发起并实施“中国濒危物种影像计划”,旨在抢救性地拍摄中国特有濒危物种。2011年已完成的20个物种的拍摄,包括藏狐、灰叶猴、英德睑虎等 10多个鲜为人知的濒危物种。

  而斯塔凡告诉记者,“奇境中国”不会将重心放在拍摄物种是否濒危,而是着重拍摄具有传播价值的物种。他说:“奇境中国”更像是一家销售自然的广告公司,可以跟国家旅游局和地方旅游局合作,帮助他们推广生态旅游,让当地的明星物种被大众所熟知。

  “奇境欧洲”项目里的69 位摄影师,几乎个个都是优秀的“销售员”,擅于“包装自己”:建网站、卖照片、出书、上电视,凡是能增加魅力值的事情,他们都会去做。在“奇境欧洲”官方网站上,69 位摄影师有自己的“特写故事”。斯塔凡在自我介绍里这样描述自己:一个骄傲的父亲,善于烹饪,语言爱好者(会7国语言),谦卑的空手道学生,鸟人,坦克迷,热带舞曲爱好者,专心致志的环保主义者,“奇境欧洲”创办人。

  寥寥数语,却鲜活异常,加上一张戴着厚厚雪帽的帅气照片,不由让人想要更多了解他的传奇人生。有一次,斯塔凡出席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欧盟会议,由于他游说功力了得,加上精心制作的电视录像,竟然煽起了那些西装笔挺、表情严肃的欧盟官员的热情,他们个个眉开眼笑,流露出孩童般的表情,对一个个陌生的动物指指点点、问这问那。到最后,他们一致决定,向这个陌生男子投钱,以表支持。

塔凡-维德斯特兰德:拍好照片不能破坏自然习性
维德斯特兰德在瑞典北部拍摄的萨米人和驯鹿。这是他“奇境瑞典”内容之一

  根据斯塔凡预计,这个项目的启动资金预计高达3000万至4000万人民币。据他透露,苹果软件应用Fotopedia创始人就对这个项目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他是我的好朋友,他知道我的中国行之后对我说:如果你谈不成奇境中国,就别回欧洲了。”斯塔凡说,从苹果网店的下载信息来看,Fotopedia的中国用户众多,而“奇境欧洲”的苹果软件应用在发布三个月内,下载量就高达60万,其中25%来自中国。

  “如今,资金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为这个项目找到一位既有商业头脑,又有环保意识的执行总裁。”斯塔凡表示。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