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资讯 > 正文

《知青—穿越时间的重量》汤德胜摄影展

0 2012-06-19 06:19:00   蜂鸟网   作者:蜂鸟网   责编: [转载]

   《知青——穿越时间的重量》汤德胜摄影作品个展,将于本月21日在运河五号视觉艺术中心展出。

    担任此次策展重任的黎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法国女子。由于父亲长期在北京工作,黎静从小对东方艺术就具有浓厚兴趣。今年5月,受常州市运河五号创意街区邀请,黎静欣然接受为常州市摄影家汤德胜的知青图片展进行全方位策展。在常期间,她与作者进行了深入沟通,并写下了近万字的感言。现节选部分,刊发如下。

    相关阅读:《知青—穿越时间的重量》部分影展作品

《知青—穿越时间的重量》汤德胜摄影展

 

由黎静策划的汤德胜摄影作品个展海报

  用眼睛看到的

  汤德胜所记录的知青生活,包括了从知青到达农村开始,直到后来在不同的岗位上辛勤地劳作的各个侧面。有在水中劳作的场景,开挖河道、修建大坝、船只运输、制作渔网等;有在土地上工作的场景,田间锄地、制造化肥、插秧施肥、种植棉花、制造船只、建造房屋和村庄、农业技术培训等。汤德胜还拍摄了一些年轻人进行技术革新的场景,比如,外科手术、提取珍珠、制造药品等。

  汤德胜从来不曾真正从事过新闻工作,而是作为朋友在始终如一地拍摄知青的画面。保持朋友的位置,使汤德胜有机会拍到了普通新闻摄影师所不能拍到的画面,他拍摄的离开农村,告别老乡、挚友,甚至是业已建立的家庭,以及一些知青即将衰老的容颜的画面,张张都感人至深。

  同时,汤德胜还拍摄了一些上了年纪的知青们饱含情感回忆当年岁月时的肖像,以及那些从未离开农村的留守知青的生活状态,这些照片在不断丰富着知青的历史。

  和这一代人中的大多数人一样,汤德胜的命运与国家的历史紧密相关,甚至于他摄影手法也与那个时代、那段历史息息相关。不可否认的是,汤德胜的取景方式是依据当时中国唯一可见的政治宣传照片的标准来拍摄的:永远努力微笑的脸、英雄主义的气概、静止的摆照姿势、被挑选过的模特等。在那个时代,几乎不可能想到用另一种方式去拍摄,更何况当时的画面审美还受到上世纪20年代的苏联模式的影响。

《知青—穿越时间的重量》汤德胜摄影展

 

法国独立策展人 黎静

  用心看到的

  然而,汤德胜克服时间、费用,以及设备上的种种困难,用他自己全部的热情与能量,固定下了一张张理想的画面,他在无意识中寻找创作的可能,捕捉个性化的人物和私密生活的片段,挖掘人物的内心。如此,汤德胜的摄影语言便有了属于他个人的风格,丰富的情感,丰厚的解读。

  从汤德胜的作品中看得出来,摄影师非常懂得利用这台相机可以拍摄不同情况下光线以及可以设置前景模糊的优势,这在很多照片中都有完美的表现。另外,他的作品的方形构图也非常适合人物和风景的构图。双镜头反光相机的取景器是透过一块磨砂玻璃观看的,所看的景象与真实画面相反,因此在取景的时候,不能着急,必须花一些时间来构图。汤德胜完全没有采用摄影大师布列松所倡导的“瞬间的决定”的理念,他总是利用很多的时间,考虑模特们的姿势、画面的构图、明暗光线的运用等等因素,才会按下快门,所有这些需要考虑的因素和他所要拍摄的人物事物同等重要。

  汤德胜在拍摄某些比较私密的空间的时候——比如,在舞台的大幕的后面拍摄被观看的人群;年轻的父母在夜幕下工作,旁边是熟睡的孩子;两个年轻的女孩在湖边拉小提琴;一对年轻的夫妻斜躺在小船上等等——汤德胜的摄影作品常常会跳出那个时代标准的审美,用自己的温情和对拍摄者的尊重去拍摄。汤德胜和其他同辈的摄影师一样,没有受到过西方摄影的熏陶,杜瓦诺和布列松的经典对他来说从不存在。因此,汤德胜的风格是自然而然发展出来的自成一派。

  这些照片中的一部分,被当年知青里的有心人很好地收藏了起来,大部分照片躲过了常州潮湿天气的影响,仅有小部分受到了侵蚀。庆幸的是,有时霉点在胶片上出现的效果非常得好,形成了浓厚的怀旧情绪,使我们清晰地意识到照片所承载的时间的磨砺与岁月的冲刷。

    汤德胜: 

    汤德胜,1948年生,江苏武进人。艺名武群、易水生。摄影家。

《知青—穿越时间的重量》汤德胜摄影展

    1965年至1971年任部队摄影记者。1971年至今在武进市文化局从事专业摄影艺术创作。现为常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三、四、五届理事,中国华侨摄影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摄协副主席。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