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书屋 电影 > 正文

【摄影访谈录】海杰:用影像观照自己

0 2012-08-30 05:34:00   蜂鸟网   作者:释藤   责编: [专稿]

   “我们每天向前看‘窗户’,却缺乏反观。希望书里面的话,能或多或少地照见那些潜隐的地方,比如说我们自己。”这是海杰新书《照镜子的人》序言中的一句话,看似漫不经心,却简单而精准,一下子触动内心。

【摄影访谈录】海杰:用影像观照自己
《中国摄影报》版面

  这是一本16位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的访谈录,收录了张照堂、阮义忠、顾铮、任曙林、张新民、王征、刘铮、荣荣&映里、王庆松、王宁德、付羽、鸟头、马良、严明、刘一青、游莉等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在这些人当中,其影像风格各异、个性耐人寻味,因此关于他们创作的心路历程、摄影观以及人生观都是很多摄影者想熟知和了解的。评论家海杰通过对话的形式,与他们进行了一场又一场关乎内心的探讨和交流,并根据其个性和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挖掘这些艺术家成长的经历,揭示其创作的过程和奥秘、评析其作品成功的缘由,力图起到一些观照内心的功效。

  摄影作为一种观看的手段,通过不同的摄影师之手,总能够转化成不一样的魅力,而这份魅力便呈现在他们的作品当中。海杰通过访谈的形式透析其作品背后的故事,从而引发关于对摄影本质的思索和共鸣,这样的形式不仅具有常规化,不可否认也存在一定的“冒险性”,因为一旦这种访谈的形式过于执拗和散漫,很容易就陷入到一个摄影所营造的迷雾中去,退也不是,进则艰难。所幸海杰是机敏而沉着的,对话在细微处入手,从个人实践和视野领域展开,一步步切入到摄影的本身中去,透过这些摄影家的创作、生活、转变以及作品的属性等进行对谈,不仅让内容充满了可读性和趣味性、也让此本访谈录具备了一定的厚度和张力。

  海杰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影像媒体工作的人,又是一个视觉批评家,对于摄影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辨能力,因此无论在语言的表述上,还是对于影像的洞察力上,相对而言都比较精确而敏锐的。而且从书本的内容可以窥见,作者和被访者之间的对话,都是建立在互相信任、尊重的前提下,他们之间既像朋友的闲聊、又似同行的切磋,因此谈论涉及的方方面面大多酣畅尽兴,引人思索。

  作者和被访者之间的谈话是率真而敏锐的,话题从小到大,由浅到深呈阶梯式递进的过程,不仅给了被访者一个缓冲和思考的余地,也让读者没有太多的突兀和介入感,从而达到逐渐消化,吸收和感悟的过程。

【摄影访谈录】海杰:用影像观照自己
《照镜子的人》

  在这些艺术家的对谈中,可以非常清晰地窥见很多值得思索的问题,解读到影像内外蕴藏的本质和深度,海杰通过理性的梳理和归纳,用机敏的问题揭开被访者的防线,让他们得以正视内心真切的想法和创作的理念。因此在此书中,我们不仅读到这些艺术家的追寻和梦想,纠结和困顿、怀疑和不安、更多的还能够感知到他们身上坚定的信念、以及对于摄影的执着追寻。

  在今天这个影像喧嚣的年代,名利的诱惑如浮云一般席卷而来,经受得住的却是寥寥无几!可是这些艺术家们所表现的个性、及那份对艺术的坚守,让人敬佩和动容。因此《照镜子的人》这本访谈录,不仅给当下中国摄影历程的递进,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带给众多摄影者更深一层的思考和启迪,从而起到一些引领和指导的效应,是值得认真一读的好书。

  基于这本书带给笔者的触动,笔者还在事后对此书的作者海杰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交流,以供大家参考和了解。以下是笔者释藤和作者海杰之间的对话,收录如下:

  释藤:首先恭喜《照镜子的人》访谈录顺利出版上市,当时你是怎么想到做这本书的?

  海杰:谢谢。我经常会遇到一些有聊的摄影师,所以就想着深聊,一聊就聊得收不住了,于是就成了访谈,其中会涉及一些摄影专业化的东西,于是就成了摄影人物访谈。其实啊,这东西就跟聊人生一样,自己聊多了就在心里放着,即便拿出来也觉得没几个人会理会,没想着,总有在意的人,我还在上海工作的时候,很多朋友就说,不如做成书吧,他们动不动就夸我,我是那种人来疯的人,别人一夸,我就来劲。

  所以,就想着做就做吧,开始在自己已经做过采访的人里选,但发现没法梳理,于是,又费尽心思地圈定了一批名单,逐渐收拢,确定后,再逐一找机会去找他们聊。

  基本上这本书就是夸出来的。这得感谢他们——那些夸我的人,很多我都在后记里感谢了。

  释藤:访谈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都是事先约好呢,还是怎样进行?

  海杰:有些是顺路,但大多数是约的。

  释藤:访谈的时间似乎蛮长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是否遇到过什么困难,比如遭受拒绝?曾经想过放弃吗?

  海杰:访谈基本上没什么困难吧,做足功课就行。时间长是因为书的制作周期长,因为这涉及到选题的报批、版式的制作、以及编辑校对和书号的申请、印刷等诸多程序。

  释藤:通过这样的访谈,从这些艺术家身上你看到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海杰:通过聊天,会看到他们自己,有些时候看到我自己,这事儿保不定谁看到谁呢?或许有的人在回答我的问题时,还在心里乐呢,说:瞧他多较真儿啊。

  当然了,我能感受到每个人的真诚,这的确是一件温暖的事。

  释藤:以后还会做类似的书吗?

  海杰:聊天还会继续下去,这是个好玩的事情,至于成书,那还得看跟出版社有没有机缘。

  释藤:和这些国内顶尖的艺术家进行对话,还是需要一定的气场的,你怯场过么?

  海杰:我在前言里说了,我很弱势,不具有咄咄逼人的气质,何况我不喜欢那类强势的采访。但我弱势不代表我怯场,做媒体时间长了,从精英堆里摸爬滚打过来,也有了一定的免疫力。其实,我很想知道,他们在被采访的时候内心有没有小紧张,哈哈。

【摄影访谈录】海杰:用影像观照自己
书中插页

  释藤:作为一个视觉批评家,你觉得摄影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海杰:这个问题有些大,我觉得大家都放松一点,可能会更好,尤其是摄影。

  释藤:你平时喜欢看一些什么方面的书来充实自己?因为做这样的访谈,需要吸收和累积大量的知识,否则做起来是很吃力的,所以希望你给摄影师和读者推荐一下好的书吧!

  海杰:我看得杂,杂志社给我寄来《青年文摘》,我也会看完大部分,你知道,那里面有很多都是心灵鸡汤,但我觉着挺好,微博看多了,心灰意冷的时候,这东西管用。平时都是朋友给我荐书,我都会认真去看,我常常给周围的朋友推荐最多的可能数那本厚厚的《光荣与梦想》,都是旧书了。最近又有出版社的朋友送了一套汪曾祺的文集,还有史铁生的一本书,我想我可以好好读一段时间了,润物细无声啊,不敢轻视,杂粮养人。很多摄影师受深度影响的往往不是什么摄影书,比如文学,比如卡夫卡。当然这本访谈录也可一看,哈哈。

  释藤:目前此书的销量怎么样,身边的人评价又如何呢?

  海杰:当当网和亚马逊前后补了好多次货,往往有朋友发现缺货时,我就催出版社补货。至于评价,收到书的朋友有的在微博上转发给我,拍了封面,说印刷好,纸好,精神食粮啊什么的,我暗爽一下,然后立马冷静下来,因为总有要批评的人会在远处等着你。这是一种生态。

  释藤:目前你的书在哪些地方有售,具体地址在哪里,给读者做一下介绍吧!

  海杰:目前除了当当网、亚马逊、京东网、99网上书城等网站有售以外,还在北上广各大书店有铺货。比如北京的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

  释藤:祝你的书能够大卖。

  海杰:借你吉言。

  海杰简介:

  海杰,策展人、影像批评家、作家。在《读书》、《新周刊》、《南方周末》、《中国摄影》、《中国摄影报》等杂志报刊发表文章逾百万字。成功策划和运作《不一样的风景》大型全国巡展、2010 色影无忌年度影像奖、色影无忌影像发现之旅“发现中国新锐摄影师”等大型项目。曾任2010色影无忌年度影像奖提名委员、TOP20 - 中国当代新锐展推荐委员会委员、2011平遥国际摄影节首届资助奖评委会执行主任。现主持《南方都市报》大型摄影观看类栏目“海杰视界观”。

  此文发表于2012年8月28日《中国摄影报》第二版,略有删节。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