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资讯 > 正文

当博客需要图片编辑 你了解这个职位吗?

0 2012-09-07 05:50:00   蜂鸟网   作者:赵子然   责编: [转载]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副教授任悦在其博客“1416教室”发布了这样的消息:著名博客Mashable正在招聘一名图片编辑,理由是要把网站的图片水准提升到新的高度。Mashable是一间互联网公司,其内容以博客形式发布,每月有近2000万独立访客,社交网络上有400万个跟随者,据说已吸引了CNN这样出价2000万美元的买家。独立摄影博客A Photo Edito因此欢欣鼓舞撰文《新时代来临之征兆》,这名博主认为,这意味着网络的竞争已进入了一个追求内容质量的时代。

    来自“1416教室”的另一则消息仍与图片编辑有关。伦敦奥运会前夕,法新社摄影师祖·克拉玛给美国奥运代表团选手拍了系列照,照片引发很大争议,克拉玛被批“非常业余”、让运动员摆笨拙姿势、使用错误的镜头和灯光,等等。而最近马龙·霍德在法新社博客上的一篇文章为该摄影师正名:“克拉玛为我们带来不加掩饰、并且有洞察力的照片,他在用他的相机观察,并非只是拍一组体育图片。”这名编辑在博客上配发了编辑过的照片,人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愚蠢的摄影师,而是一个幽默的摄影师。照片的顺序和节奏都颇费心思。这让任悦感叹:当初那些图片编辑都哪儿去了?

    连一个博客都费尽心思挖角图片编辑了,也许图片编辑不会像阿拉丁神灯一样神奇,但有时照片经图片编辑之手“擦擦”,确实亮了。Mashable理想的图片编辑要求有眼光、手快、细心、会操作一大堆软件。任悦分析,这则招聘启事充分体现了一个图片编辑在媒体中“杂七杂八什么都要干”的角色,但对图片编辑的综合素质要求离一个称职的图片编辑还差得很远。

当博客需要图片编辑 你了解这个职位吗?

    把关人

    肯尼斯·考伯拉在《报道摄影:专业化的探讨》一书中写道:“有效的报道摄影始于图片编辑,而不是摄影记者”。图片编辑的首要角色是媒体用图的把关人,他们挑选照片,对图片进行再加工,决定图片如何有效地组织,图片本身如何说话,和说明文字配合起来如何加深话语意义,在什么时机、以何种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在某些意义上来说,每个媒体的图片编辑都在用更多的方式向人们传达出多样化的信息:图片可以这样拍,摄影可以这样理解。

    看起来图片编辑对照片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他们为新闻摄影争取权利、赢得话语权。对于很多媒体的图片编辑来说,最好的照片就是最适合版面需要的照片,他们是从使用的角度来挑选照片的,这与摄影师对照片好坏的挑选有差别——首先看照片的技术质量,第二是信息传递,第三是照片的视觉构成。

    马克·埃德尔森是美国棕榈滩邮报的图片编辑,连续七年夺得全美最佳图片编辑奖,他与新华社特稿社高级编辑曾璜对话时说,他的权限是:所有报纸版面最后都交到他的手上,每个版面照片的尺寸,位置基本由他来定,报纸流程是文配图而不是图配文,往往是为了一张好图片而派文字记者去补充文字。在他眼里,图片的尺寸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图片编辑要考虑用在版面上的图片是不是足够大,以使读者能够看清楚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

    法国解放报对图片编辑的要求看起来简单却实在考验功底:你要让我吃惊。神通广大的蜘蛛侠都说了:力量越大,责任越大。摄影师常会拍来成堆的照片,让图片编辑的工作日趋繁重。多年前,京华时报视觉总监骆永红在其博客上披露了一名图片编辑对头版照片的处理方式,引发了多方关注。京华时报的头版,以一张大图片来表现当天最重要的新闻事件,是用最有限的篇幅,来表现这个新闻的最核心现场,以及表现作为主体的人在这个新闻事件中的状态。彼时由于机场高速因雨断路旅客纷纷弃车步行赶往机场,京华时报的一名图片编辑没有抓住新闻事件的核心现场,传达最有效的信息,抛弃了有事件、有信息、有细节的瞬间,而选择了事件中可以用文字去表述的画面作为主图。京华时报对此事的处理是,调离该图片编辑去摄影记者岗位,加强摄影业务。对此,骆永红传达了他的图片编辑观:深刻理解本报的编辑大纲,并运用到摄影记者的拍摄指导;了解摄影记者的拍摄能力与强弱项,并对他们的辛苦能感同身受;发现好的图片,并有极大激情和冲动来编辑使用;善于协调图片落实到版面的各方关系,敢于且善于为好的图片说话;保持着为人作嫁的热情和忍受默默无闻的寂寞。

    多面手

    图片编辑有时的确“压力山大”,不管是从Mashable博客的招聘要求,还是各大主流媒体的招聘启事均可看出,媒体需要的图片编辑得是全能型选手,有高度、懂图片,技能、资源一个也不能少。

    南方周末图片总监李楠对图片编辑的定位首先是新闻编辑,其次才是图片编辑,“他必须拥有清醒的新闻头脑,敏锐的新闻嗅觉和过硬的新闻功底,熟悉新闻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印刷、广告与发行。当平淡的日常新闻让报道乏味时,他能够深化提炼出崭新的主题,以小见大,以旧翻新,以弱克强,使相同的题材顿时别样摇曳生姿;当重大的报道契机来临时,他能够预先有效策划,由点到面,招招到位,先发制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证明考伯拉对图片编辑的褒扬。

    在曾璜与任悦合著的《图片编辑手册》一书中,有着对图片编辑素质的具体阐述,其中,新闻敏感必不可少,预判和策划能力也不能缺,这样才能发现新闻线索,应对激烈竞争;影像知识的储备和判断也是必需的;对工作的热情、良好的沟通同样重要。

    此外,结合国内外媒体的招聘要求,图片编辑被要求有相关的法律、美学、伦理知识、数字化处理的能力、政治家的眼光、艺术家的鉴赏能力、文字功底、通晓英文、供稿资源把控,如果具有美编一样的版面编排、处理能力就更好了。难怪有网友评论Mashable博客招聘启事时感叹,这简直就是个档案管理员+公关+程序码工+会计+UID+图编的结合体,这么复合的人才得花多少钱才能挖到啊。不得不说,图片编辑就是这种复合型人才,而且工资不高。

    说到Mashable招聘启事,有一点是“需要在正规媒体机构从事过全职摄影师的工作”。任悦认为,一方面,图片编辑并非一定要拍照,很多媒体的资深图片编辑都不会拍照,读图才是图片编辑工作的核心;另一方面,这个“正规媒体机构”的要求,体现了这间博客公司的不自信以及对大媒体的盲目崇拜。

    其实,对于图片编辑是否也得精通拍照的争议由来已久。多数人的意见是,拍照不一定精通,摄影知识必须储备。曾璜曾对此发表过看法:美国《财富》杂志摄影总监米希尔·马克娜莉认为摄影师担任图片编辑容易将自己对图片的好恶带入到编辑的工作流程中去,影响对图片的判断。图片编辑不一定要会拍照片,但一定要对摄影技术的职业标准和对视觉语言的行文有感觉。

    无论怎样,技多不压身,在传媒人力资源市场上,当过摄影师,又具备了图片编辑能力的从业人员往往奇货可居。

    “关系”户

    在美国,从《时代周刊》到《财富》再到《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几大主流媒体的图片编辑皆为女性,有人笑称这是因为图片编辑这种工作更适合女性,因为这个工作需要平衡很多复杂关系,而女性则在这方面有天然优势。图片编辑这一工作,除了要做挑选照片、布置版面这些技术性的工作,还真的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有人归纳为:和主编的关系、和图片总监的关系、和摄影记者的关系、和文字记者的关系、和版面编辑的关系、和美术总监或者美术编辑的关系。有个做过图片总监的美国报纸总编说,图片编辑“要成为一个解决麻烦的人”。也有人说,图片编辑这活儿跟110警察差不多,注定是在矛盾和冲突中工作。

    图片编辑,既可以说是沟通各方相异观点的桥梁,又可以说是承载各方巨大压力的桥梁。几乎所有的图片编辑都有这样的体会:图片报道搞出了成绩,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摄影记者拍得好;而图片报道什么时候出了问题,最后板子可能是打在图片编辑身上——谁叫图片编辑没选好图片呢?

    尤金·史密斯拂袖离开《生活》杂志,就因为不满图片编辑的独断。图片编辑只有处理好与摄影记者间的关系,才能让1+1>2。李楠将二者的关系概括为:摄影记者是生产者,图片编辑是收货商;有时候,一起去采访;再有的时候,图片编辑订货,记者交单。

    南方都市报音视频制作部主任梁音把图片编辑的工作归纳为苏格拉底所讲的“牛虻”和“助产士”。牛虻虽然不占体积上的优势,但老是跟着责编这头牛的尾巴嗡嗡叫着叮着,让他的尾巴甩动起来,让他意识到屁股后有人看着哪,不能随便就处理图片了;“助产士”就是我们并不聪明,不会生产照片,摄影记者有很多好的想法,好的拍摄,因为某些原因这些作品他生不下来,我们就要来帮一把,通过交流引导出正确的思路——这些思路不会是图片编辑一拍脑袋能自动形成的。

    新京报的图片编辑有些时候在具体选择哪张图片时,会征求第一线的摄影记者的意见;有时候,摄影记者在传片回来后,也会告诉图片编辑他觉得哪张更适合。往往是在这种良好的互动中,产生出最适合本报的一种结果。

    马克·安德尔森认为,就图片故事来说,摄影记者每天拍片回来后,编辑都会来看,会对故事的方向提出建议。对编辑来说,重要的一点是,有时摄影记者可能拍回来非常绝的照片,但编辑需要把故事向前引导,当要把它们放在一张纸上来表现的时候,并不能把所有的照片都用上去。

    南方都市报视觉总监王景春认为,越是重要的报道,图片编辑的操控越要前移,编辑与记者的思维火花要一起碰撞,必要的时候,编辑与记者一起出现场是得到最佳报道效果的保证。

    大众日报图片总监孙京涛在《图片编辑政治学》中对图片编辑提了醒:“请记住,你不是在为某个编辑、某个版面工作,而是与其他编辑甚至总编辑一道合作,为提高报纸的总体传播水平工作;你应该尝试做一个图像传播方面合格的服务生,而不应该是一个指手划脚的行政官僚;应该是连接摄影记者与版面的桥梁,而不应该是矛盾的集中点;应该是总编辑、版面编辑、摄影记者的业务参谋,而不应该是毫无主见的传声筒;应该是读者兴趣和口味的回馈者,而不该是高高在上、作茧自缚的‘大爷’”。伦敦奥运会图片展 海陆空立体再现精彩 本报讯 8月21日,由新华社上海分社和上海市体育局主办的“阳光照亮梦想——2012伦敦奥运会大型图片展”在上海图书馆开幕,网上展览当天在新华网上海频道同步推出。

    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新华社摄影记者在伦敦奥运会期间拍摄的近300幅精彩图片,分圣火点燃、巅峰时刻、中国骄傲、上海之光、奥运情怀5个篇章,集纳了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热点赛事、中国健儿夺金时刻、上海健儿风采、场外花絮等丰富多彩的内容。照片采用空中、水下、陆地三位一体的拍摄模式,立体再现了伦敦奥运会的精彩瞬间。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