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访谈 > 正文

【人物访谈】摄影师木格:回不去的家

0 2012-09-11 06:51:00   蜂鸟网   作者:释藤   责编: [专稿]
本页查看全文

   如果说相机是一个媒介,那么对于摄影师木格来说,则是用来说话的工具,借由它来截取不同的影像、图景、寻找内心的一个支点。

  看到木格的作品《尘》时,内心突然有些小小的触动:一瞬间觉得时光似乎停止了流动,生动而感性。这些影像语言朴素、冷静、充满了平和的基调,貌似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的意像:着笔淡而无痕,实则力透纸背。 

【人物访谈】摄影师木格:回不去的家
木格作品

  作品取自自然中的山水、石块、瓶子、一个破碎的鸡蛋、甚至是一根生锈的铁丝,这些日常的材质,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大面积的灰色调运用、画面干净、简练、丝毫没有过剩的留白,面对这些影像时,似乎有一种“山河岁月皆退隐其后,天地万物皆默然无声”的况味,你可以说是摄影师刻意营造的也好、无意泄露的也罢,总之它们就像一条涓涓的溪流,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来,让人无力招架。

  《尘》中的这些物体虽微小,却是组成整个宇宙不可或缺的元素,从山石到云水、从日常到表象,木格的摄影视线以两种取向齐头并进,不仅关注外部形态,也折射内部的力量。显而易见摄影师一开始企图在大自然中寻找解决内心疑惑的状态,结果面对山水、万物,那些庞大、繁杂的物体时,却变的茫然和不知所措起来,影像自然地流露出了一种困惑和纠结;但当他把视线转向内部,从身边细小的事物切入时,这些日常之物却给了他一种新的体验和感触,这是直接和他内心发生关联的事物,因此叙述上看似平坦,实则依旧宏大。摄影师通过这些细小元素的本身,来探寻关于生命本体的一些思索,从而引发对于自然,人类本身的诘问。

  《尘》让人产生一种疑问,那就是面对壮阔的山河时,我们自身的渺小和无力感,当我们无法正确的找到自己的位置时,我们的价值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这些疑问既是摄影师的反观,也是很多人内心一直追寻的答案。

【人物访谈】摄影师木格:回不去的家
木格作品

 

【人物访谈】摄影师木格:回不去的家
2012大理国际影会展览现场,木格将作品中的钟乳石带到了现场

  木格谈到《尘》中那张“钟乳石”的片子时曾说到:“这个钟乳石是我和父亲三年前从山上取下来的,但三年来我一直很少回家,而石头上落下的灰尘,其实是我和父母之间的距离。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时间会在我们身上留下最深的烙印,我们永远不能忽视自己的内心。”这句话很形象地描述出了关于时间和距离的状态,而这既是摄影师自身的,也是很多人共有的。

  黛安.阿勃丝说:用相机表达出人类心灵最底层的东西,启开原本在每人内心深处的本性。熟悉的事物不可思议面,不可思议事物的熟悉面。木格的《尘》,让熟悉的事物在影像的表述下,产生不可思议的气息,看似静默,实则暗流涌动,让你徐徐进入期间,感受那些存留于时间之中的永恒与痕迹,而这不仅是摄影师自我的一些抒情、一种情调、也托付了一些有关回忆的片段和生活的体验。

  从《默片》到《回家》,到这组《尘》,几乎可以窥见摄影师成长的一个历程,那些乡愁、情绪、别离、感伤带有接地气般的气息扑面而来,含蓄而内敛的风格,让人感知到从自身到社会、角色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这样的过程对于摄影师本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说《默片》是摄影师偶遇的框取,《回家》则是一个漫长而宏大的命题,借此唤起属于我们生命本身的希望,而到了这组《尘》时,则是更倾向于内心,从具体的事物到精神上的过渡和变化。

  记忆不是废墟,即使时光远离,可是关于生命的思考不会停止,自然万物依然生生不息,我们除了惋惜流逝,更应该反观自身和未来。就像这些积满灰尘的物体一样,即使静止不动,可是只要人的情感依然流淌、它们便会有存在的价值和立场。记忆总有自身成长的方式,如藤蔓也好、如水流也罢,总之它对于人类自身来说就是永恒,所以我们要做的便是走进它、正视它、感受它即可。

【人物访谈】摄影师木格:回不去的家
木格作品

  2012年大理国际摄影节,木格凭借作品《尘》获得金翅鸟大奖,这是木格首次在国内获得大奖,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木格的作品其实早在几年前就走入了国际市场,他的经历,他的作品为何在国外能够获得青睐,这是笔者想了解的,相信也是很多人想知道的,借此笔者走近了摄影师木格,进行了一个认真的访谈,希望在他的身上,让更多的人获得一些感触和启发,以下是访谈的内容:

  访谈执笔:释藤 访谈摄影师:木格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