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随着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经过半,各色创意鲜明的影展、名师讲座纷纷上演,可谓是喜忧参半。之前最受关注的约瑟夫·寇德卡85幅原作(Josef Koudelka)《布拉格1968》(Prague 1968 invasion)展览,论从布展细节及与观众的交流等方面都显得不尽完美,稍有遗憾。但本次摄影大展中的新举措:“九月公开课”,却成为一大亮点。或许给那些看展人带来了些额外的惊喜和收获。来自纽约那骚学院、纽约大学、帕森设计艺术学院等多所国外院校也参与此次公开课活动,带来了可圈可点的讲座,包括“变迁中的新闻摄影”、“真相还是抽象”、“摄影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等诸多内容。 大展第三天小编听了由那骚学院苏珊·都利带来的公开课“变迁中的新闻摄影”,感觉还是有些许收获,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次公开课上,苏珊和我们分享了国外新闻摄影记者的现状,介绍国外的一些基金组织申请流程,给同样面临困境的国内新闻摄影记者开启了另一扇挑战之门。
|
转换头脑,拥有“企业家”般的创意头脑。 为拍摄项目寻找资助,是新闻摄影记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杂志报社已经不再是摄影记者的主要客户,有些摄影记者通过网上集资的方式寻求拍摄项目的支持。无论国内,国外,这种方法都是可行的。把项目公布在网上,让网站上的粉丝群直接支持自己的项目,可以使摄影记者的拍摄项目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良性的循环发展。申请相应的非盈利组织基金支持自己的拍摄项目,是更多摄影记者考虑的途径之一。苏珊介绍到,国外这种基金申请机构发展已相当成熟,每个组织都会针对不同拍摄项目设有相应的基金支持。 新闻记者拥有成熟报道选题后,更多的是扮演一个“企业家”形象,应该利用各种渠道宣传自己的项目,与媒体更多交流,寻找机会取得资助,完成项目。借用苏珊的一句话:“新闻摄影记者要有像企业家一样的创意,而不只是艺术家般的创意。”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