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纪念】摄影的再思考,及读东松照明

0 2013-01-08 16:15:19   蜂鸟网   作者:甘木   责编: [转载]

  摄影的“再现”、“复制”、“真实性”路人皆知。但凡是像我这种在学院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悄悄把持着一个关于摄影的秘密:摄影是主观的。即使是以记“实”为根本的纪实摄影。当我们发现摄影的主观性时,就像是以为发现了宝藏,抓住了救命稻草。但什么是主观?难道就是不真实?非客观吗?对摄影的探讨就止步于“主观性”的发现吗?孰不知这就像塞尚笔下的苹果、圣维克多山一样,探索才刚刚开始。

【纪念】摄影的再思考,及读东松照明
东松照明作品

【纪念】摄影的再思考,及读东松照明
东松照明作品


  当很长一段时间止步于摄影主观性的发现之后,我发现自己拿起相机拍照已经是一件十分虚伪、做作的事情了。即使偶尔有“精彩”的收获,也无法激起我在“发现”之初获得的那种喜悦。因为我越来越觉得那种我们原本乐于寻求的形式感并非我内心所向往的。我也越来越发现这种形式感本身即已陷入了一种形式的圈套,我们深陷其中而不自知或自知而不自省。以至于我开始排斥一切能够构成这种形式感的因素:影调、构成、突兀的对象等等。它们对于我而言,渐渐地由所追求变成所排斥。说到底,玩弄这些不过像是一场孩子的游戏,孩子终究是会长大的。这让我回想起了几年前拍摄的《家乡·温州》系列。即使今天不看照片,我也依稀记得那些天拍摄时淡淡笼罩着我的薄雾和思绪。我当时唯一努力做的只有一件事情,抛开一切既定的形式和经验。那么剩下的还有些什么?正如照片所说的:平淡、平淡、平淡……当我今天回过头再看这些照片时,这样的呈现倒是显得格外的顺理成章,也解释了为什么相机在我的手里快门频率越来越低以至于原来不离身的相机已经开始在房间的角落里积灰了。

【纪念】摄影的再思考,及读东松照明
东松照明作品

 

【纪念】摄影的再思考,及读东松照明
东松照明作品


  那么当我试图排斥一切形式和经验之后,画面就一无所有了吗?我想这里还留下点什么:是那一点点我的“主观”、我的的情绪、我的情感。但它们太微弱了,以至于只有我自己才能与照片中的某种精神找到契合点。我显然无法轻易地找到它、理清它、表达出它。

【纪念】摄影的再思考,及读东松照明
东松照明作品

【纪念】摄影的再思考,及读东松照明
东松照明作品


  其实这里已经为模糊的“主观”作了一个解释和延伸:“主观”并不仅是“非客观”,而是一种情感,这不是近义词的转换,“情感”不等于“主观”而大于“主观”。情感是一切人类创造的源泉,创造不是逻辑推进、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情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新”的生成。

【纪念】摄影的再思考,及读东松照明
东松照明作品

【纪念】摄影的再思考,及读东松照明
东松照明作品


  但是知道情感的存在并不等于就能够驾驭它,反倒是往往容易成了它的俘虏。仅以我身边的现象为例。但凡较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中常常能看到某种一致性,一种不安感:压抑、失衡、孤寂、朦胧。在这里看不到85’美术强烈的反叛情绪,也看不到“中国当代艺术”的阴阳怪调,更看不到官方艺术的歌功颂德。倒是呈现了一种无所望、无所为的荒芜感。但我想说的是这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的借用。我之所以说是“借用”,是因为这种情感并不是空穴来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体现了我们的一些现实状况和生活理念。但确实这种呈现可以找到很多可寻的参照样本。荒木经纬、森山大道、南戈尔丁、寇德卡……这些人对我们的影响无非是巨大的。他们的作品几乎成了我们的评价标尺。当一种无形的标准产生时,不同作者作品中的差异只有好或更好、差或更差,而忽视了艺术作品无法比较的个人性。固然参照系的选择本身也是为情感寻找归属的表现。但是一旦由他人身上发现了可寄托的情感样本,这个“发现”就替代了对自我情感的挖掘和探索,以及彻底失去它将生成的新的创造,这时人们忘记了自己是谁、我是怎样的人、我从哪里来……其结果即是前面所说的朝向一个或几个方向的“一致性”。这时的艺术作品业已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力。

【纪念】摄影的再思考,及读东松照明
东松照明作品


  前不久在一次讲座上看到了日本摄影师东松照明的作品,作品带给我的震撼前所未有。这种冲击甚至穿透了我的精神,传达到了我的身体上。我还清晰得记得当时自己的状况:发抖、低头、后倚、直到眼眶湿润。我反复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对于当时的我,只感到好像是有一只手生生地伸进了我的胸腔。一直到了这种情绪慢慢沉淀下来,我才看清这种情绪的由来。这也要感谢那位老师,东松照明仅仅是他介绍日本美术的一个方面,他的解读是将作品扔回到作者所属的二战和原子弹爆炸为日本带来民族精神变迁的历史背景和日本传统民族性之中去,并引导我们进入这个时代环境。这时我们会发现画面中的一切因素都是能够找到根据、找到情感寄托和出发的。压抑、失衡、挣扎不再是形式化的情感符号,而是实实在在、一针一血的时代烙印。一切所谓形式都只是为了付诸于情感,一切情感又归于历史和民族。在东松照明的作品里,我们看不到原子弹爆炸所留下的废墟,看不到苦难的遭受辐射的难民,看不到战败国的沮丧与愤恨,看不到对传统的缅怀和迷恋。它们内敛却深刻,模糊却包容无限。就在它呈现的那一刻,我们几乎不用思考,摄影家仅以一种看似毫不相干的图式便穿透了我们的逻辑思辨,直接与我们的心灵相通。这时一切言语解释都是多余的,是词不达意的。东松照明无疑就是像梵高一样的天才,他在瞬间的体悟具有梵高燃烧的笔触和色彩一般的力量,但同时却又更深刻地蕴含着历史和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是谁、我们在哪、我们将往何处去的发问不察觉地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中。我想说东松照明的作品是时代的、是日本的、也是世界的。再让我们重新解读森山大道、荒木经纬,历史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并不是因为他们创造了某种图式,而是因为他们由个人的情感串联起了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纪念】摄影的再思考,及读东松照明
东松照明作品

【纪念】摄影的再思考,及读东松照明
东松照明作品


  我们可曾有过像这些前辈一样的人生遭遇吗?可见我们“乐于”创造的图式之下暗藏了巨大的空洞。这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浅薄,更是我们一个时代和时代之下的民族的遗憾。在这样一个物欲的时代,人们除了金钱,不知信仰为何物。在这个教育普及的时代,学生却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信心。时代的变异和思想的贬值正缔造着一个经济腾飞,文化却六神无主的奇闻。请允许我今天做一个消极的人,我们不缺少天才,实在是天才不得天时啊。

  “摄影师看着一切,这也是为什么他必须从头看到尾的原因。面对主题,专注地盯着,注视并面对这个世界”——东松照明(Shomei Tomatsu)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