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资讯 > 正文

六世达赖 影像寻找传说中的仓央嘉措

0 2013-01-31 06:15:00   蜂鸟网   作者:豆瓣   责编: [转载]

    寻找仓央嘉措的回声摄影展已于1月23日(昨天)开幕,展览将持续到3月6日。展览地点:广州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商场地铁上层方所展览空间MU35号方所fangsuo commune。

    从2001年开始,我迷上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歌,于道泉的新诗译本、曾缄和刘希武的文言译本,都各有韵味,虽然这是一个被汉语化的仓央嘉措,但诗歌本质的永恒情感,是超越汉藏之隔的,我这样安慰自己,并接受了这个被再造出来的情僧、背教诗人。

六世达赖 影像寻找传说中的仓央嘉措

  这十年以来,仓央嘉措之名愈隆,许多假他名义创作的滥俗情歌借着电影电视畅销书以讹传讹,成了小资青年新的带点酥油味的心灵鸡汤。另一方面又有极端反拨者,重译仓央嘉措,力求把他纳回纯正宗教道歌之槛,不料又重演道学家曲解诗经之谬。

  左肩布达拉右肩是雪,

  哪个更重哪个更无邪?

  仓央嘉措不是仓央嘉措,

  被多情和无情的人一再洗劫。

  六月的一个黄昏,我从广州方所书店朗诵诗歌后回港的车上写下这些诗句,因为路上正好看了龙冬新译的《仓央嘉措道歌》,困惑于他又一新面孔。若然仓央嘉措已经不是仓央嘉措,那么他今天的面目该是如何?我尤其想知道最初源自门巴族、藏族文化滋养中的那个仓央嘉措,今天的藏人如何理解和传承他,而不是这个被汉人垄断了阐释权的仓央嘉措。

  当我得知在西藏的工布、门隅边境,依然有年长的珞巴族、门巴族歌者能唱古代两族歌谣(这些歌谣也是仓央嘉措诗歌的源头之一),我便决定前往寻访,并且以仓央嘉措行跡所过的地方为点,寻找藏人内心的那一个仓央嘉措。被我邀来同行的,是多年老友、实验民谣音乐家宋雨喆,他熟悉西藏民间音乐,该是我的好向导。

  廖伟棠

  作家、摄影师。1975年出生于广东,后移居香港。

  曾获香港文学奖双年奖、台湾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等。

  曾出版诗集《黑雨将至》《野蛮夜歌》等,小说集《十八条小巷的战争游戏》,散文集《衣锦夜行》,杂文及摄影集《我们在此撤离,只留下光》《波希香港•嬉皮中国》等。

  宋雨喆

  音乐人,风格涉及世界音乐、自由即兴、摇滚、实验、宗教音乐、民谣等。同时在多部电影、纪录片、话剧、舞剧担任配乐及声音设计。

  1998-2002 木推瓜乐队

  2002-2008 游走、讨教、研习音乐,参加即兴团体美之瓜,出版同名专辑。与音乐家小河合作开始《两个大人two big men》计划。

  2009 创立大忘杠乐队,出版专辑《荒腔走板选段》

  2012 大忘杠与德国世界音乐厂牌Jaro合作,出版专辑《wild tune stray rythem》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