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视觉盛宴 > 正文

冷雨微光美人如花:邂逅武大的前世今生

0 2013-03-28 05:06:00   蜂鸟网   作者:徐彩虹   责编: [原创]

    国立武汉大学之美,不在樱花,在于山水形胜,水木清华和少年朝气……

    樱花之于老武大,是锦上添花的点缀,也是浪得薄幸名的江湖误解。武大人坐拥宝山,对樱花本不以为意,但武大的樱花季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声势愈见浩大。每年樱花吐蕊,全国各地的游客便纷至沓来,本地市民亦偕老扶幼相约到珞珈山赏花踏青。

    今春机缘凑巧,我恰好赶在樱花季的尾巴上去珞珈山盘桓两日。其时花事已近消歇,更兼逆风不解意,将花枝随意摧残。不过没有期望也就没有失望,在我心中,历经百年沉淀的珞珈山,自身的魅力并不因樱花的荣枯而略有增减。

    武汉的春天草木润泽,雨水繁多,是干燥的北方所不及。但缺点是晴天少,光线总不通透,就像古诗里描述的“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霏”,抑或浮云都不是,但觉山间水气氤氲,雾霭深沉。这样的气候容易催生心思细腻的美人,果然,行在武大的山荫道上,我邂逅了一位肖似林徽因的女大学生豆豆,她的温婉知性气质与老武大的建筑相得益彰,以豆豆为模特,我意外抓拍得了几张人像,也算是此行的惊喜之一。

    就让我们在微光冷雨中,一起来邂逅国立武汉大学的前世今生……

冷雨微光美人如花:邂逅武大的前世今生
禅意的武大,入老斋舍如入山门

    穿过大武汉的红尘雾霭,行走在武大的老树浓荫之下,那一刻我的感觉如“入清凉境,得欢喜心”。晨光熹微之际此感尤甚:山间云树深深,逸气发散,处处鸟语人声,生机无限。在远离樱花大道的山林中,我毕竟邂逅了几株晚开的樱花,细雨中花枝乱颤,粉红粉白逐球逐团……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俗话说,美人如花,隔云端,既见樱花,美人的芳踪也不远了……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山荫道上的少女,撑一把油纸伞,聘婷地走来……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在美人清浅的笑靥中,让我们梦回民国……

    民国时候的武大,在想象中或许是这样的……  

冷雨微光美人如花:邂逅武大的前世今生
图片来自新浪微博

    当然这是在演戏,至今仍有不少民国戏到老武大取景,群众演员多半也是就地取材。居住在此间的武大儿郎,气质也是宜古宜今,不知文化的断代能否在此地续接起来。

    话说回来,今日我们在武大看到的园林胜景,并非造化天然,亦非一日之功,而是众多五四才俊心血智慧的结晶,下文有老照片为证。

    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任命李四光为国立武汉大学新校筹备委员会委员。李四光曾就读于英国伯明翰大学,他心中理想的大学应该有 山有水、动静相宜、能够启迪人的灵性。正在李四光为选址一事纠结时,林学家叶雅各教授建议将校园建在山水相连、风景如画的东湖之滨。据说李四光不久便骑着 毛驴来到珞珈山一带实地考察。很快,筹备委员于1928年11月正式确定了国立武汉大学的新校址。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老照片表明武大不是一天建成的……

    上图中的建筑左为老斋舍,右为理学院,除此以外,触目所及,只有稀稀落落的草落杂树。然而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照片前景中的杂草山变成下图中的模样。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山中曲径通幽,古木森森,拾阶而上,遥想林泉高致

    两张图的对比让人感慨光阴的造化和人力之可为。1933年9月武汉大学开始筹建植物园。当时哈佛大学Arhold树木园、英国皇家植物园、日本农林省林业试业场等处惠赠800多种木本及草本植物。抗战结束之后武大又从安徽黄山,江西庐山,云贵两省和湖北神农架等地引进了大量的种苗并进行繁殖,经过60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如今武汉大学多样性的植被。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今日武大校园内,满山满谷俱是大树。不同的树种栽植得错落有致。校方按照植被的不同对学生生活区进行了划分:樱园、梅园、枫园、桂园,靠近东湖一带的山麓则名曰湖滨。

冷雨微光美人如花:邂逅武大的前世今生
佳人何所居,只在此山中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此时正值早春二月,梧桐仍在蛰伏着力量,银杏已然新芽吐绿,不老的水杉青丝绕红颜……山雨空蒙,层林遍染,莫辨春秋,此间山林的颜色就如美人的妆容一样,如此生动,永不嫌单调……

     适逢樱花季,武大樱园便成为游客们心目中的绝对主角。其实,即便没有樱花,樱园依然是武大的精华所在,因为这里盘踞着武大历史最悠久的建筑——老斋舍和理学楼。

    武大建校伊始,李四光请来了谙熟中国工程技术的美国工程师开尔斯来进行规划设计。开尔斯先生不负众望,以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北京故宫为蓝本,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轴线对称、主次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原则,巧妙地利用了珞珈山、狮子山一带的地形,历经一载有余,终于完成了武汉大学新校舍的设计工作。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樱花树掩映下的老斋舍

    老斋舍依山而建,地基顺山势而上,顶楼与山尖平齐,成为一个可以登高眺远的平台,而山尖之上另外建有一座图书馆,成为武大的制高点。

冷雨微光美人如花:邂逅武大的前世今生
老斋舍的顶层依托山体,别有洞天

冷雨微光美人如花:邂逅武大的前世今生
站在老斋舍的平台上向东眺望,远处露出一角的现代建筑是人文学院的大楼

冷雨微光美人如花:邂逅武大的前世今生
老斋舍所在山顶平台上,雄踞着武大老图书馆。目前正在修缮,贴上资料图以供观瞻

    关于老斋舍的故事很多。按照千字文中“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老斋舍分列十六斋。

冷雨微光美人如花:邂逅武大的前世今生
此处为地字斋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此处为玄字斋

    为了纪念“六一惨案”中牺牲的三位武大学生,老斋舍三拱门依次名为如丰门,至德门,鸣岗门?那里至今仍残留着一片漆成的“血迹”,以示纪念。

冷雨微光美人如花:邂逅武大的前世今生
凝望历史,总有不能忘却的纪念

    推开老斋舍南面任意一扇窗,便可俯瞰樱花大道。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占领武大,将其作为中原司令部。为缓解思乡之情或为炫耀武功,日本人栽种了28株樱花树。可笑斯人不自量,空余樱花笑春风。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老斋舍,樱花树下的家  手机拍摄:南山

    对于武大樱花,如今坊间争议不断。有人激烈抨击,以为国耻,有人以为草木本无情,庸人自扰之。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今,每当樱花乍放之际,老斋舍下一路云卷云舒,花树敛影含光,与天际明霞争发;待到明月初上,此间少年的读书声、琴声、情人的呢喃与月华松涛共吞吐,一山之隔的东湖更是一派水光澄澈,那种情境让人心领神会,妙不可言。

    虽然我已经错过了樱花的全盛期,但粉褪红残的樱花道也别有一番风味。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山青花欲燃,不知是绿浪盖过红浪,还是红浪压过绿浪

在四处闲逛中,我侥幸碰到几株晚樱,于是可以拍拍局部的花簇之美。

冷雨微光美人如花:邂逅武大的前世今生
娇艳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一朵,两朵,三朵……跃然枝头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花枝在空中犬牙交错,互相轻薄

    中国人向来喜欢桃花,桃花给人入世之美,绽放着尘世的喜气和热闹;看樱花是近些年流行起来的风尚。樱花恰似“十分冷淡存知己”,给人以清冷飘逸的出世之美。我总觉得白日赏樱,就像佳茗在握,却作牛饮。理想的赏樱时间应是月夜——云破月来花弄影!可惜此行因为天气原因,无缘在月夜和樱花素面以对。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不知明镜里,何处染秋霜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开到荼蘼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花去空留蕊 绿叶来相伴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冷雨微光美人如花:邂逅武大的前世今生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樱园的两栋老建筑,另外一栋便是理学院。理学院依然建在半山腰,拥有拜占庭风格的主楼,据说穹窿圆屋顶与南面的工学院方攒尖顶两相呼应,象征天圆地方。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武大理学院的今天树木葱茏,外形沧桑古朴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岁月的痕迹:理学院侧楼的小穹庐圆顶  手机拍摄:南山秀

冷雨微光美人如花:邂逅武大的前世今生
武大理学院的昨天远处的平畴其实是东湖的碧波万顷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理学院一角曾经冷雨微光,照亮惨绿少年   手机拍摄:南山秀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去理学院上自习,要走过山长水远……走着走着,心就安静了

冷雨微光美人如花:邂逅武大的前世今生
与理学院隔空相对的,是方攒尖顶的工学院。天圆地方,生生不息

    占地196公顷的武大校园,完整包含了珞珈山、狮子山、侧船山等几座山,武大就像是一座精心布局的森林公园。生活在此间的少年,无论喜与不喜,个个都是徒步远足的好手,腿功实在了得。走在校园内,但觉移步换景,一路鸟语花香。

冷雨微光美人如花:邂逅武大的前世今生
用心走路的人有福了!

冷雨微光美人如花:邂逅武大的前世今生
湖滨山麓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碎石小径

冷雨微光美人如花:邂逅武大的前世今生
山荫道上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误入青草深处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走累了,歇歇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有时抬头看天

冷雨微光少年:樱花季邂逅禅意的武大
那是它们的世界…… 


    PS:吐槽一下此次携带的器材。当时手边只有一台“塑料玩具”D40,它体积轻巧,便于爬山携带。出门前我忐忑于“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结果全趟行程下来,我发现在这样的阴天,以游玩为目的的出行中,600万像素的D40跟800万像素的手机比起,不占据明显优势。

    抛开单反在细节表现上的绝对胜算,D40其一缺乏手机上花样繁多的滤镜功能;其二不能随时上传图片到网络上;其三身躯和体重都是手机的N倍;其四随手抓拍没有手机操作便捷。这些缺失会让你游玩、拍照、分享的乐趣大打折扣。所以,我的心得是:如果你的单反相机太陈旧,天气又不给力,那你出门干脆带一部高像素 的手机好了。这是懒人心法,单反拥趸们可以无视这一段。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