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访谈 > 正文

鬼师坐妹人拉犁:《尧告村》揭苗寨面纱

0 2013-05-30 05:13:00   蜂鸟网   作者:徐彩虹   责编: [原创]

    孔子曰“不语怪力乱神”,这是中原儒家的文化传统,四荒八极内的诸多少数民族并不吃这一套。因为文化风俗差异相去甚远,在许多汉人眼中,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充满了神秘色彩。在一些当代文学作品中,那些西南边疆的村寨被描述的波诡云谲,到处机关,遍地陷阱,巫、鬼、尸、蛊等物防不胜防。

    不过,关于苗寨的种种YY如今可以打住了。一组法度严谨,布局缜密的大型纪实摄影《尧告村》,用实打实的影像揭示了西南少数民族村寨的真实面目。这位流言终结者名为蒋建雄,也许你会联想到《鬼吹灯》《盗墓笔记》里那些传奇人物的模样,实际上,他是位饱受病痛困扰的寻常老者。在断续病休的这十来年间,他屡屡拖着病体,携着老妻,拉着药匣子和摄影器材,在尧告村的吊脚楼里一住旬月,和此间的苗、瑶乡亲们打成一片,拍下这组史诗画卷般的大型民俗纪实组照。

鬼师坐妹人拉犁:《尧告村》揭苗寨面纱

    尧告村位于广西融水壮族自治县,是黔桂交界处的一处普通村落,属于白苗居住区,其距离柳州市约260公里,离最近的融水县城也有140多公里。受地理位置影响,这个村落相对封闭,保持比较原始的状态。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10年,尧告村村委会所在地--田边屯。

    在项目筹划之初,蒋建雄曾担心尧告村是否太过普通,不具备特殊性和典型性。不过很幸运,一次与中央财经大学艺术系主任刘树勇教授的晤面让蒋建雄受益匪浅。刘树勇教授建议说:“越是普通的村寨越是有代表性,太典型就没有普遍意义了,西部山区少数民族村寨,大部分都是这样一个状态,你拍它就很有说服力,做民俗摄影专题不能用抓典型的方法来搞。”这番话给蒋建雄吃了定心丸,2008年他正式开始这个拍摄项目。如今项目已经基本完结,估计不久的将来大家可以看到图文并茂的《尧告村》出版物。

    后文蜂鸟网对蒋建雄的访谈实录。(除特别署名外,文中黑白照片均为蒋建雄作品,彩色照片为其妻魏怀宁所摄。)

    更多精彩内容请移步下页……

     蜂鸟网:您是住在城市里的汉人,怎么会发现这个偏僻的村子,又能融入当地村民的生活并顺利拍摄?
  蒋建雄 :我与尧告村结缘是一个偶然,千禧年的五一节,我通过朋友认识了在县人民医院工作的韦耀方,并同往韦耀方家乡——杆洞乡尧告村田边屯拍摄。韦耀方总是为进城的乡亲提供便利,因此也得到乡亲们的好评和敬重。当地人本来就淳朴、好客,村寨充满温情,加上韦耀方这一层关系,我们融入他们的生活圈子不是太困难。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大冲屯与村委会所在地田边屯通车庆典的盛大午宴,村民于春天预留一大块水田不耕作,才摆下180多桌宴席。

    后来我们每次去就住在韦耀方的祖屋。苗胞起先不清楚我们是什么人,来干什么,混熟了以后叫我“蒋师傅”或“老蒋”,唤我妻子“阿嫂”。在这里最重要是要诚信,给村民照相一定要给照片。我们一共给村民发了2600多张照片。而我们外出返回,楼梯上经常摆放着各种新鲜蔬菜。许多苗家朋友还给我们送米、送肉、送鱼。遇到节日,不少朋友都来邀请一块过节,大家都很友好,去哪一家呢,倒让我们很为难。我们在尧告村如鱼得水,和村民关系非常和谐。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09年,田边屯梁玉龙、韦任华烤田鲤,苗胞经常将收获的食物赠送给老蒋。

    蜂鸟网:这个项目做到今天,规模非常宏大,你前期做了哪些摄影之外的准备?  
   蒋建雄:我找来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乡土中国》、包括融水县的县志和一些有关的民俗资料来看了看,从中得到不少启发。然后我拟了一个拍摄提纲叫做《尧告村拍摄备忘》,把我要拍的东西分类:包括地理气候、环境,日常生活状态,生产生活方式等列出提纲,每个提纲下分列细致的条目。

    蜂鸟网:尧告村的民族分布情况如何?
    蒋建雄:尧告村也属于白苗居住区,全村有19个自然屯,3100多口人,其中瑶族有230多人,汉族只有12人。那个地方民风很纯朴,给人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感觉,可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有偷摸扒窃、打架骂人,我们在那里连吵架都没见过。整个行政村里主要有三大姓,一个是姓韦,一个姓梁,一个姓蒙,族群之间很团结。他们有很多讲究,讲良心、讲道德、讲功德,讲公平,他们崇拜大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08年,扛枪打猎是尧告人的传统,旧时可用火枪防范土匪,现在有的村民上山下田还带着枪。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09年、田边屯,一村民醉酒倒在村头,在尧告村喝醉很正常,不会被笑话。

 

    蜂鸟网:崇拜山野中的各种鬼神?沈从文小说里描述过,树洞里也住着鬼神,会把过路的单身女子迷住。
    蒋建雄:对,他们所谓的鬼有一百多种,平时有很多仪式。这些仪式都是鬼师来主持。几乎每个屯都有鬼师,大的屯有五、六个鬼师,忙起来鬼师不够用。鬼师就是普通村民,只不过是头脑比较灵一些,否则记不住那些经文。鬼师平日仍然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着正常人的生活。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尧告村受地形所限,耕地分布零散,如上图所示,村民人力劳作非常辛苦。而鬼师亦不能免。

    蜂鸟网:鬼师有等级之分吗?
    蒋建雄:鬼师里边有分工,有等级的。普通鬼师做小一点的仪式,有点儿小毛病给人弄一弄。大的鬼师要负责主持丧葬、超度。一般碰到小鬼就杀鸡、杀鸭来祭祀,如果是中鬼就杀猪,大鬼杀牛。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09年,尧告村田边屯,杀猪用于赶鬼法事。

     蜂鸟网:汉人对鬼比较忌讳,苗人对鬼是什么态度?
   蒋建雄:他们也不喜欢鬼,他们认为鬼附体在你身上你就有病,要把鬼赶走。所以鬼师的功能就是要送鬼。拿香、钱纸,酒、米饭、稻谷、鱼、鸡等去做法事,念经。仪式的过程非常庄重,当事人要在旁边坐着,家里不能有什么动静,无关人员不得在场。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做法事的时候要有香、钱纸,酒、米饭、稻谷、鱼、鸡等

     蜂鸟网:给我们讲讲让你印象深刻的鬼神做法的场面。
    蒋建雄:我们曾亲眼目睹了一场捉鬼、驱鬼的仪式。村里有一个人挨了棺材鬼,怎么回事呢?原来给人家送葬的时候,他的影子进到棺材里边,苗族人讲究埋人的时候,活人的影子不能进到尸坑里边去。这个人的影子不巧进去了。他回去以后一个星期不能吃饭、干活,全身没有力气,最后就喊鬼师驱鬼。鬼师就说他挨了棺材鬼,要把棺材鬼赶走病才能好。鬼师就用杉树皮做成一个象征性的小棺材,像火柴盒这么大,绑在一根竹子上面,拿着这个小棺材围着事主转,念念有词,又拿斧头来劈小棺材,劈完以后拿火烧,拿酒淋,经过很多程序。很难理解的是,第二天那个生病的人就好了,能吃能喝能干活了。送鬼的仪式是私密的,一般来说,不允许旁人在场,怕送鬼不灵,还有有冒犯之嫌,因为我们与村民关系非常好,鬼师允许我们拍了照片。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08年11月,尧告村田边屯,鬼师做法驱赶“棺材鬼”。

    蜂鸟网:村里人对鬼师是什么态度?   
    蒋建雄:村民挺信任鬼师的,对他是深信不疑言听计从。我还见过一个40岁左右的的村民,起房子扭了腰,吃药打针,越治越疼,几个月都没治好。有一天,他们家人听说外村来了一个老鬼师送鬼很灵,就请他来帮助赶鬼。老鬼师拿一个酒杯,倒上茶籽油,往里面瞄了瞄,就断定他被石头压了魂,然后点着煤油灯到这位村民家,问他在哪个地方扭的。鬼师拿一碗水在那里喷,一边喷一边说“快出来了”,“快出来了”,不一会从地基里爬出来一只萤火虫。他说行了,鬼赶走了,“包你三天好,不好我这个师傅就不算数了”。果然在鬼师许诺的时限内,这位村民的腰痛病真的好了。他说原来他对鬼师是半信半疑的,经过这次送鬼就不敢不信了,去看病的同时也请鬼师送鬼。鬼师对村民有一定精神安慰作用,哪怕是在外面工作的干部回到村里也不能免俗,不得不信。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10年7月,一村民请鬼师为嫁到外乡的女儿遥控“驱鬼”、“招魂”,一匹黑布意为架一架天梯,把魂魄从西天招回来。

    蜂鸟网:大部分情况下鬼师都这么灵吗?
    蒋建雄:也有不灵的,不灵的时候他能够自圆其说,他说你真是生病了,不是鬼缠身,你要去看医生。有的鬼师自己生病也得去看医生,吃药打针,如果都灵验,他去请鬼师不就行了吗。

 

    蜂鸟网: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基本主题,顺带也给我们介绍一下那边的丧葬习俗吧。
    蒋建雄:那边死了人,遗体停放在厨房面对房门,烧香,让族人、亲戚祭拜。家人先准备好一副竹担架,同时又派人找墓地,做棺材。棺材做好了又把它分拆先抬到山上,安放在墓穴里。时辰到了把遗体用被单一样的孝帐捆在竹担架上抬上山,顿时哭声一片,是很瘆人的。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09年9月1日下午,田边屯蒙老林出殡,遗体捆在用竹子做的担架上抬上山,棺材事先已分拆抬到山上安放在墓穴内。

    入殓的时候由同族的妇女负责整容,整理衣服,清点孝帐,盖在遗体的孝帐上一般有十几件,反正越多越好,但一定要是单数。整理完后,妇女退场,怕她们哭后眼泪滴进棺材不吉利。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09年9月1日,妇女给入殓的蒙老林整理遗容,清点孝帐。

    男人留下来盖棺、填土,把竹担架砍成一段一段的随葬,随葬品还有稻穗、糯米饭、猪肉和一双鞋子,墓穴填平后就回去吃饭,第二天再来把坟头垒起来,最后是送水,就是给逝者送水饭,也就是给逝者超度亡灵。这个仪式一般在死亡后11日至一个月内的单日举行。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09年9月1日,田边屯,为蒙老林随葬的稻谷、猪肉等

    送水仪式一般在厨房举行,由两位鬼师主持,一位用毛巾蒙住眼脸,由不蒙脸的鬼师把蒙脸鬼师引上路,而蒙脸鬼师作为逝者的化身和代言,指名道姓地表示要吃谁的东西,谁欠他多少钱,他欠谁多少钱等。送完水饭,整个后事处理就算做完了,清明节家人就会去扫墓,大多数坟墓没有墓碑。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09年,田边屯,给蒙老林送水的族人、亲戚在厅堂等候,听到传唤后方可将祭品带进超度场所祭给逝者。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在蒙老林家,两位鬼师主持给蒙老林的送水、超度仪式,蒙脸的鬼师成为逝者的代言和化身。

 

     蜂鸟网:中国民间讲究“红白喜事”,尧告村的恋爱婚嫁习俗想必也独特之处。
     蒋建雄:他们管谈恋爱叫做“坐妹”,不是坐在妹妹身上的意思。“坐妹”是青年的一种交往活动,他们围着火塘,一边烤火一边聊天。此外,还有走寨、赶圩、打同年、芦笙踩堂、苗歌会、喝酒等社交活动,都可以交朋友,当然经人介绍交朋友的也不在少数。现在青年在外面打工相识相恋后回家结婚的也不少。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09年,田边屯,男女青年坐妹,坐妹是结交朋友,建立恋爱关系的一个途径。

     解放后相当一个时期,这里仍然沿袭早婚的习惯。很多男孩十四、五岁的时候,父母亲看哪个女孩不错,就到女方家去提亲、送礼。如果双方长辈同意这门婚事便择日办酒,广宴宾客。办了喜酒就算结婚了,但是因为新人们年龄小,通常要两三年后才能圆房。在此期间新郎、新娘可以互相往来,可以到对方家干活,就是不同居。到了要圆房的时候,任何一方不同意这门婚事都可以反悔,婚姻关系就可以解除,不存在谁欠谁,谁亏谁赚的问题。尧告村的婚姻历来是自由的。

    现在村里青年早婚的不多,一般等一年就可以圆房,也有结婚就住在一起,尤其是外出打工青年,按外面的方式婚恋,父母无法制约他们。尧告人婚姻关系稳定,绝大部分从一而终,离婚的情况很少。
    
    蜂鸟网:结婚仪式怎么个办法?
    蒋建雄:首先是接亲,由男方就找一个兄弟或堂兄弟做伴郎,陪着新郎去接新娘回家,新娘家此时也在举办宴席招待宾客,新郎、伴郎不喝醉是不能接走新娘的。岳母给新郎的礼物是糯米饭和酸鱼,装在背篓里,由伴郎背着。借着那股酒劲伴郎边走边喊:“哦!哦!请酒,我们兄弟得老婆啰!”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09年,田边屯,梁献忠接自己的新娘韦兰春回家,走在前面的伴郎高喊“请酒”,“我们兄弟得老婆了!”

     新娘接回家之后,男方家放炮,敬祖宗,新娘在两位伴娘陪同下出去挑一担水回家。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09年,田边屯梁献忠家,新娘韦兰春(中)与伴娘,参与新郎家祭祖。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09年,田边屯,伴娘陪新娘韦兰春挑第一担水,这意味着她已成为梁家人。

    接着开始请酒,一族的人都来吃喝庆祝。喝完喜酒女方当日回门。回门的时候男方就挑了很多礼品给女方家,有一头或者半头猪,还有鸡蛋、烟、酒、糖、一担挑两个篮子,有十几二十几担。这个过程叫送亲。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09年,送亲路上。

    女方家热情款待男方家送亲人员,礼尚往来地相应给男方家回礼,数量与男方家的礼品差不多,有的女方为了面子还多送一点。酒足饭饱后,男方家的送亲人员带着女方家的回礼与新娘又回到新郎家,然后新娘回到娘家,不在男方家过。有缘分的话,一年后可以圆房,成为真正的夫妻。他们结婚一般不登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夫妇大都没有结婚证。现在的新婚夫妇要孩子的时候才去登记,不然子女上不了户口。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09年,田边屯,送亲回门的车辆和乐队,新娘坐在驾驶室里。

    蜂鸟网: 在拍摄这种民族村落时,想必也碰到不少禁忌吧,给大家介绍一下哪些禁忌是拍摄中一定要注意的。   
    蒋建雄:的确会有一些禁忌。比如家里有女人生孩子还没有满月,不准外人进屋去,还做标记——打表:打表是用稻草做一个像扫把一样的东西倒插在门前,告诉你这里生小孩了,不能来,特别是姓杨的不能来。杨跟太阳的阳是同音,阳气太重冲她,所以不准姓杨的去。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10年,江边屯,稻草把是家里有新生儿出生的标记,提示外人注意,姓杨的不能入内。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禁忌,就是不能碰他们的祖宗神位,那是一个凳子,放在家里的不起眼的角落,上边放的是蒸饭的饭蒸(类似木桶),这个凳子是他们最神圣的地方,子孙万代的宝座,外人碰都不能碰,碰了它等于影响家族的传宗接代,繁荣昌盛。自己家人要移动这个东西也要经过鬼师做过法事才行。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10年,田边屯,木制饭蒸放置在板凳上,其上还挂着“花男花女”,这就是苗家的神位,是外人不能触碰的地方。

    蜂鸟网:除了这些不同的民俗以外,尧告村村民的生活状态和中国普通乡村里农民的生活状态近似吗?
    蒋建雄:尧告村的自然条件、生存环境比较差,梯田小块而分散,最小的如同桌面、草帽大小,离村庄很远,下田往往要走一两个小时,想搞机械化耕田不大可能,现在相当一部分土地要靠人工拉犁耕作,工作效率非常低,农民种田是亏本的。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09年,田边屯韦舟母女,人工犁田。

    尧告村有一所小学,原来是在木楼里上课,学生宿舍也是一座木楼,住校生背着米和菜走十多里路来学校。现在学校建了砖混结构的新教学楼和宿舍楼,政府拨款给学生吃“阳光午餐”。多年来尧告村没有通电,是用煤油灯照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自己发电,在溪流、水沟里安装微型发电机,很小的水流就能带动一个小电机发电。5千瓦的几家人合在一起用,一户自用的发动机只有一二千瓦,几乎家家有电视,他们自己买天锅接收电视信号。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09年,已撤销的乌飞屯教学点。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2009年,田边屯,熏烤禾花鱼,烤干腌酸

 

    蜂鸟网:你一直是用什么机器进行拍摄?在选择相机的时候有什么考虑吗?
    蒋建雄:我用哈苏120相机,型号是503cw,我妻子魏怀宁用小数码:松下lx2。我一贯使用机械相机拍胶片,衷情黑白,对这种摄影方式比较习惯、比较熟悉,也有有感情因素,曝光、冲卷、放大都驾轻就熟。我认为相机就是摄影的工具,简单实用最好,功能不需要太多,够用就行,不要去攀比高档次、新款式,频繁更新相机,给器材商做贡献。我拍尧告村,是在原来拍苗族民居吊脚楼的题材的延续,是120黑白、方构图,为了统一画幅,就继续使用120黑白胶卷拍摄。当然苗家村落以深灰色为主,没有太多色彩,拍黑白能通过黑白灰的关系来还原木楼的真实面貌,增强表现力。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蒋建雄(右一)、与爱人魏怀宁(左一)同尧告村副主任韦忠泽(右二)、村民韦绍珍(左二)在一起聊天。摄影:李文兰

    蜂鸟网:您的妻子似乎也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她对您长期下乡拍摄有意见吗?你们在拍摄中会有分工吗?
   蒋建雄:我妻子非常明白事理,历来支持我的摄影活动,退休后就全身心与我“并肩战斗”,她调侃说,她是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了狐狸满山走”。在完成这个项目中她起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实实在在的参与者。因为我患有严重肾病,每天要服用多种药 品,还要熬中草药。熬药、做饭、洗衣都是她承担,三脚架、摄影包也都是她帮我扛着、背着,这样可以使我不至于因为劳累而加重病情。她以前没拍过照片,去尧告村我给她买了一台口袋机,原来是让她拍点工作照和给村民拍纪念照,后来她也拍些哈苏不方便拍的镜头,做为我的影像补充。在拍摄过程中,她还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与村民沟通,让拍摄得以顺利进行。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凤凰国际摄影双年展上,《尧告村》特邀参展,右二为蒋建雄,左一为蒋建雄夫人魏怀宁。左二为尧告村副主任韦忠泽,右一为韦耀方。摄影:白水

   蜂鸟网:这个摄影项目目前完结了没有?您最满意哪一部分内容的拍摄?有出画册的打算吗?
   蒋建雄:这个项目按照原来方案的构架算是基本完成了,还不好说哪个部分满意不满意。它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结构,少了那部分都是一种缺失。刘树勇教授在策展时从学术上把握分类,一共分出地理、民居、体貌、族群、婚姻、生育等22个类别,加上我写的8万多的说明文,它是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有机集合体,属于现场观察、研究性质,文献性质的东西。毛主席说: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虽然我们做纪实专题还不是创作,但是我们切身体会到,生活就是课堂,就是百科全书,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在生活中拍生活,结合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施展起来有广阔的空间和无限可能性。

捉鬼坐妹打同年:蒋建雄10年边寨拍尧告
田边屯,水碾碾米,这种古老传统的碾米方式,有效利用了水资源,既环保又节约劳动力,碾出的米口感好。

   我感觉尧告村继续做下去,仍有挖掘的“矿藏”,可是我身体状况已经不容得我继续折腾,每周要上三四次医院,基本上不能离开柳州,这是无奈和遗憾。目前尧告村项目正在筹划出书,刘树勇教授免费帮我们编辑,不仅如此,出书需要的几十万费用,也是他在帮助筹集。这个项目一直得到刘树勇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我是幸运的。


   ·摄影师简介

    蒋建雄:男,汉族,广西岑溪市人,1951年7月1日生于广西柳州;西南交通大学运输系毕业,工程师;1985年学习摄影,1994年起专注黑白专题纪实摄影。拍摄完成了摩托车、铁路民工、蒸汽机车厂修、百味生活、白裤瑶、融水苗族民居吊脚楼及尧告村等专题。蒋建雄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广西摄影家协会会员,广西新闻摄影协会会员,柳州新闻摄影协会顾问。

   ·摄影作品展览获奖:
    《不夜的调车场》获中国书协、中国美协、中国摄协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周年全国产业系统美术书法摄影展入展奖(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
    专题《铁路清道夫》和《摩托情结》分别获首届中国青年生存状态摄影大赛人选奖(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
    《清水河大桥》入展建国50周年全国大型展览《辉煌的历程》(北京展览馆6X9米灯箱);
    专题《摩托故事》,在2005年桂林国际摄影节展出;
    专题《柳州摩托车》,2009年入展首届北京宛平1949—2009中国纪实摄影大展主题展;
    专题《融水苗族民居吊脚楼》,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民俗摄影比赛“人类贡献奖”四等奖;
    专题《摩托上的柳州人》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民俗摄影比赛“人类贡献奖”提名奖;
    《生活还在继续》人选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第11届国际影展;
    专题《摩托的忧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第21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优秀奖;
    专题《最后的厂修》获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优秀奖;
    专题《摩托忧思录》获《中国摄影》报96专题摄影比赛优秀奖;。
    《摩托印象》获第四届佳能杯华人摄影比赛四等奖。
    2012年7月,人民网广西频道举办“蒋建雄摄影作品展”, 展览设置了新闻聚焦、作品展、拍摄手记、拍摄路上等栏目,采用照片百余幅。
    2012年12月,专题尧告村由摄影理论家、评论家刘树勇教授策展,特邀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首届凤凰国际摄影双年展。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