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视觉盛宴 > 正文

走近大师:带你一起解读经典摄影作品

0 2014-05-23 06:53:00   蜂鸟网   作者:网络   责编: [转载]

    现代摄影史上星光熠熠的大师们到底过时没有?他们的照片放在今天来看,是否依然能够打动你?回首摄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我们发下,经典必然有其成为经典的理由。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经典老照片,谈谈作品背后隐藏的故事。


走进大师的内心:经典摄影作品深度解读
浴缸中的孕妇 / 摄影:帕特里克·扎克曼

  照片以一种调侃的口吻表达摄影家与众不同的幽默。孕妇直挺挺地躺在盛满水的浴缸里,眼睛调皮地向上方瞟去,像是在不好意思地显示她隆起的肚皮上的“杰作”。在很多人眼中,孕育生命是件神圣庄严的人生大事,未出世的孩子在美妙的等待中是神秘的希望精灵,可在这里,竞被诙谐的笔触画成了卡通形象。扎克曼是名富有情趣的摄影家,他曾历时8年,拍摄各地华人社会,结集成书《W,或大鼻子的眼光》(1995)。1985年,他加入玛格南影社,对大文化圈中的社团深感兴趣。1997年,他出版了《天南地北马里人》,该书是他关寸:法国马里人和故乡的马里人的比较研究。1987年,他的《寻根》问世,这是他历时7年对法国犹太人及门己本人身份的研究心血。

走进大师的内心:经典摄影作品深度解读
我+猫 / 摄影:旺达·伍兹

  多张底片被天衣无缝地叠印在——起,创造出如此奇幻的照片。完全靠瞬间的感觉判断是猫或是人,每一瞬间的不同感觉最终合成阴郁、温柔、高傲和突然爆发的歇斯底里,而这正是女人与猫相似的地方。这是20世纪30年代风靡一时的摄影技法的经典之作。60年代布诺曼的“摄影一雕刻术”和70年代阿勒夫·瑞勒的变脸术都是基于这种技法的创造。梦幻的照片最容易含蓄表现某种强烈的寓意,就像这张面具似的照片,动与静、虚与实、真与幻,紧凑动人地结合在一起,人们的视觉被挑衅又被吸引,被侮辱却又在消遣。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照片被挑选作为1989年由阿里那瑞·埃奇夫组织的摄影展的主题照片。

走进大师的内心:经典摄影作品深度解读
罐头加工厂移民工人的家 / 摄影:马里恩·泼斯特·沃尔科特

  中间的男孩像骑马一样跨坐在木栏杆上,两个兄弟搂着木粱各站一边,一个神气,一个帅气。真是三个好汉一台戏啊!妈妈守着最小的孩子微笑着坐在一边,小不点儿不在;焉地看了一眼镜头。这是佛罗里达州一个普通的移民之家,孩子的父亲是加工厂的工人,从简陋的木房板可以看出日子的艰难,但贫穷并没有影响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孩子们的可爱总会计妈妈的睑上挂着微笑。泼斯特·沃尔科特是美国农业安全管理局的纪实摄影家中镜头最为细腻的—位。她关心的是具体人的命运,而非代表性的人物命运。照片里永远是最普通的人和最普通的场景。1942年,她为了照顾孩子放弃了摄影事业。

走进大师的内心:经典摄影作品深度解读
囚车里的男扮女装者 / 摄影:维加

  这位丰乳肥臀的女人在镜头前摆出专业的舞女作态,但事实上“她”是名35岁的男性,在一冢专门为男同性恋服务的天堂夜总会做脱衣舞女。此时,“天堂”已变成囚车,黑夜中惟一不变的是“她”的卖弄风骚。摄影家维加的一生都在纪录大都市的夜晚,20世纪40年代的纽约夜幕吸引门也犀利的目光,城市的丑态与人心的肮脏都以更无耻、更荒唐、更直接的方式展现出来。维加还是一名作家,所以他更加擅长通过照片营造一种真实的背景,讲述一段引人深思的故事。夜幕下的犯罪现场是他诉说故事的最佳背景,1935年前后,他为《下午报》拍出了世界上最好的凶杀照片。维加就像个天才的预言家,敏锐地感受着都市夜幕的复杂诡秘的灵魂,并加以戏剧化的表现。

走进大师的内心:经典摄影作品深度解读
橙剂 / 摄影:温迪·沃特雷斯

  原本正是天真可爱蹦蹦跳跳的年纪,可这个越南儿童的一双小脚偏偏肿得比他的鞋子还圆。连鞋都没力、法穿,更不要说走路、玩耍了。鞋子只能无奈地被冷落在一旁,那双病态的臃肿的小脚,却令观者为之心酸。越战期间,美军曾大量使用橙剂(一种有毒除草剂)使遮挡轰炸机飞行员视线的树木落叶枯萎,这对越南的土地造成了很大污染。不仅如此,橙剂残留在土地中的有毒成份戴奥辛,更造成许许多多越南乡村的农民、儿童不幸中毒,失去了行走能力。温迪·沃特雷斯成长于50年代二战后的欧洲,亲眼目睹了战后欧洲的贫穷与伤痛,她一直关注社会的不公正现象。1980年起,她刘·越战产生兴趣,曾数次前往越南深入采访,直面战争留下的创伤。

走进大师的内心:经典摄影作品深度解读
殷勤的公共厕所 / 摄影:伯兑·乌兹尔

  这是一幅妙趣横生的照片,公共厕所似乎让每个人都有些兴高采烈,款款而出的女人仪态万方,鱼贯而入的父子郑重其事,步伐稳健有力。屋顶上的人体造型更是毫无遮拦地敞怀大笑,在如此热烈的欢迎下,难怪每一个前来者都情绪高涨。富有戏剧色彩的照片看上去有些机巧。细想,生活中到处存在着这种平凡得不被人察觉的幽默,乌兹莱便是捕捉这类瞬间的高手,美国式的幽默加上敏锐的观察力造就他轻松活泼的摄影风格。他曾为《生活》和“黑星”工作,1967年加入玛格南影社工作了15年,担任过两届主席。在他的镜头中,美国的日常生活像旧金山的阳光一样,温暖明媚,令人愉悦。照片就像休闲杂志上的,摄影家和读者的目的只有一个:轻松诙谐。  

走进大师的内心:经典摄影作品深度解读
险恶街 / 摄影:昂伯

  独特的拍摄角度使得星罗散布的阴影代替行人,有种张牙舞爪的感觉。照片的真实感不足,像是张没有框裱的装饰画。这正是摄影家昂伯的风格:摄影是一种书写艺术,其中的形象应该可以漂洗和摆弄。1926年,昂伯为参加柏林电影节的导演拉特曼摄影,受到达达派画家保罗·雪铁龙的赞赏,走进摄影界。他擅长拍摄广阔视角下的动作与经典结合的都市照和肖像照,赢得了德国先锋派艺术家领导者的国际声望。他对柏林的夜生活和演艺圈也充满特别的兴趣,曾与导演拉特曼合作制作纪录片《柏林:都市交响曲》。在德国国家社会主义者当政时,他参加保守运动,事业受到牵连。二战期间,其作品全部毁于战火。直到1978年,先锋艺术的兴起才使他卓越的成就再度得到认可。 

走进大师的内心:经典摄影作品深度解读
化石 / 摄影:杰瑞·N·尤斯曼

  女人赤裸的身体和不加任何雕琢的岩石通过神奇的暗房处理,合而为一。这是尤斯曼流传最为广泛的照片之一。构图与影像的简单几近于元素的符号构成,由此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思,梦幻般的想像空间里可以充满着无数轻灵的意象,也可以简简单单地享受视觉上的美感。尤斯曼是摄影史上难得的把技术和想像完美融合的大师。他的作品以出神入化的集锦画面广受赞誉,同时他还是后影像组合概念的创始人。学院出身的他以学术研究的态度从事摄影,并做了很多实验研究。他的作品很像是20世纪80年代超现实主义的照片,总有种令人困惑的特质。1976年,影响力最大的《摄影家》刊登了他的作品,同年,美国现代艺术馆也为他举力、了个人影展,使他成为享誉国际的摄影大师。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