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正文

【近景十年】 石宝琇:“90后”的道义

0 2014-05-29 06:11:00   蜂鸟网   作者:西安理工大学   责编: [专稿]

    看过西安理工大09级学生的毕业展,很惊喜。我没有想到,一群90后的孩子,却在心中承担了那么沉重的社会道义。他们凭借摄影图像,抒发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人格异化、文化堕落……的思考、质疑、呐喊。

    看他们的作品,可谓手法、风格回然相异,但对主题的恪守,是确凿的,犹如木板嵌入铁钉。即使是写实的作品,也包含了批判意识明确的观念;而以观念手法所创作的作品,更鲜明地展示了道义,淋漓而犀利地揭示了现实中存在的社会症结。中国近代革命者李大钊曾经有名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觉得,这些“90后”们,就承担了这样的道义,做出了这般的文章。

    比如孙梦乔的《空城计》,以一组很写实的组照,昭示了当代城市建设中追求宏大、空旷、虚假的趋势。他认为所谓的“旧貌换新颜”,其实是将安居乐业的村庄、富有收获农田,变成了“空”的广场,“空”的园林。作者其实在利用图像发出强烈的警示信号:对于平均人口土地占有率最低的中国,施展这样的“空城计”,无异于自毁。

    而汪海的《生命·划痕》同样是写实作品。她曾为摄影语言的局限而苦思:中国产妇剖宫产率已高居世界首位,但仅仅拍摄划痕显然是不够的。她说她希望把看不见的东西拍摄出来,可是摄影又只能拍摄看得见的东西。于是,她在局限中冲突出一条独行的幽径:把一个个划痕的个案坦呈,企望人们在正视中觉醒、转变。

    看来,在完成承担社会道义题材方面,观念摄影是相对自由的。因为它可以通过“设计、导演、摆设、PS”等手段,利用象征、隐喻或直诉等手法,来达到图解观念的目的。所谓的“观念摄影”,就是为了弥补写实摄影的受限制而新生的“设计”摄影手段。

    且看赵丽云的《生存空间》,她就是利用“设计的自由”,可以把许多野生动物“请到”人类的生活场地,让它们成为悠然自在的主人。多么令人震惊又悲凉的情景:人类已经从地球上消失,动物成了人类文明废墟的占有者。但这种看似荒诞的画面,若细想,其实很现实。因而可以说,虽然是设计的故事,其实却饱含现实意义。这种超越时空的透彻和震撼,是秉承现实主义宗旨的写实摄影很难达到的。

    而曹鎏的《未来,生活的必需品》,在阐述观念的同时,还掺杂了行为艺术的成分。作者把拍摄“设计”到生活的现场,并且一次性完成,而且自己是诠释观念的表演主角。一幅幅看似荒诞的场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突兀而立的“超人”,却阐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这样被极度污染,充斥毒素假货,需要处处提防,防不胜防的社会,我们还有未来吗?我们将如何度过每一天的生活?

    当然,除了沉重,还有轻快和浪漫,比如李蓓的《我的童话》。但在轻快和浪漫的背后,也似乎隐藏了对“诱惑与欲望,虚荣与虚伪”的蔑视。

    看过这些作品,一般人都很难相信,这就是“90后”的思考?这就是“90后”的呼喊?这就是“90后”承担?或许有人会说,八九十年代中国新时期的纪实摄影运动,才是承担道义的当然者。但我要说,这是说法稍有偏颇。应该看到,不论80、90后,都蕴藏着独立思考、富有正义感、敢于担当的青年。而且,他们熟练运用的以设计为主的观念摄影,在批判现实方面会显得更自由,更多样化,揭示的社会问题更准确、形象、生动、准确。也就是说,只要具备了普世的人文思想,只要开启了对人性的感悟,不论哪一代,都可能有道义的承担者出现。

    最近,我又有机会看到了西安理工大摄影专业师生十年来的作品荟萃,使我的感觉更明确了,即这个学校学生的作品,要比中国其他高校摄影专业学生作品更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人性。如此坚持十年,我觉得他们已经形成了道义承担的人文传统。再看教师的作品,使我又明确了一点:传统在于师承。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