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视觉盛宴 > 正文

发现湖北之美:我的探奇巴楚之旅(上)

0 2014-07-10 06:32:00   蜂鸟网   作者:徐彩虹   责编: [原创]

    楔子: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让我借“美人”与“名马”这两个关键词来交代此番巴楚之行的背景。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旅荆楚篇
穿行在逶迤的武陵山间

    巴山楚水百战之地,“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飘逸”是对两地文化气质极精当的描述。但“三国好汉”或是“川军之勇”我以为还不足说明巴、楚的豪迈与担当,这地方是连“美人”都格外美得洒脱亮烈。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旅荆楚篇
行走在十里清江画廊之畔

    长江流域湿润的气候,秀美的山川滋养出钟灵毓秀的奇女子。《诗经》开篇的《关雎》便是一首地道的楚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大胆直率至今仍是江汉儿女的本色;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吟唱的“香草美人”,将美人从形貌之美升格到情操之美;也许正是在这种文化的浸淫之下,后来出了个深明大义的王昭君。

巴山楚水卧雨虹 我的寰行中国之荆楚篇
秀美的山川滋养出钟灵毓秀的奇女子

    杜甫诗云:“千门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这一句常令我愁肠百结。我的籍贯便写作湖北荆门,但古今有别,论起来明妃是我的远、远邻,绿林好汉才正经跟我是一村的,造化弄人!与沉鱼落雁的明妃比起来,我就是个粗使丫鬟的料,只配给黄鹤楼上听《梅花落》的太白君打个扇子;或者给临皋亭中落魄的东坡大叔递盏醒酒茶;再不然抬着食盒跟袁宏道老爷一起游山玩水。放下臭皮囊,心中天地宽,活在荆楚大地上,到底也不是一件无趣的事情!

巴山楚水卧雨虹 我的寰行中国之荆楚篇
粗使丫鬟都会的楚绣,你会么

     但我常不知足,总是仰慕江南的好山好水精致文化,对身处其间的楚文化传统不以为然,这“不以为然”的背后隐藏着令人发指的“不知其所以然”。也许老天爷也忍受不了我的狭隘无知, 令我期待已久的“寰行中国”之旅,一下子就将我这个鄂女打回原点——湖北。这不是永劫回归,而是人生的一次郑重提醒,老大不小,是时候重新审视自身的根柢所在了。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旅荆楚篇
伴我远行的座驾

    旅行,自然少不了代步工具。名士“鞭名马”的豪气干云跟我没有半毛钱关系,“醉驾”更是免谈。这一路伴我夙兴夜寐的,是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驹”——别克昂科雷。与我的娇小体格相比,昂科雷就像一位气宇轩昂的高大绅士,当我摸熟它的脾性之后,这一路便走得安稳顺畅。

    武汉—荆州:双城记
   
    对这两座城市我不想厚此薄彼,一方面,它们都跟我的人生发生过重大交集;另一方面,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此消彼长,各有千秋,一同丰富了楚文化的内涵。

巴山楚水卧雨虹 我的寰行中国之荆楚篇
透过舷窗俯瞰武汉

    当飞机穿透云层,来到武汉上空时,我蓦地有些眼热。当我在“寰行中国”的大视角下重新审视这座熟悉的城池时,一种“血浓于水”的躁动充盈着我的周身。虽然只在这里上过4年学,但对每一“只”正宗九头鸟而言,省会武汉也可以代指湖北老家了。隔着舷窗感受着水乡泽国的氤氲之气,我心中山鸣海啸:我的江,我的湖,我回来啦!

巴山楚水卧雨虹 我的寰行中国之荆楚篇
田畴交错,真鱼米乡也

    只是我没想到,这个回归竟可以精确到原点。在武汉逗留的这个下午,大巴车将我拉回我的校园我的院办,在那里我聆听了我的大学老师一场精彩的讲座。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与听众互动环节,从左至右,主持人周玄毅副教授,主讲於可训、萧迎教授。

    将武大视为大武汉的文化地标之一,大概少有争议吧。楚人先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创了“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的霸业,到了民国,一群有志之士再次以“筚路蓝缕”的精神,在东湖边的一片荒芜之上建起了一座集“文法理工农医”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

    我私心认为:“樱花大道”是归游客的,真正属于武大人的是珞珈山的葱茏,老斋舍的古朴、理学院的静穆……乃至于东湖的一角浩淼,都可以视为武大后花园中的风景。

巴山楚水卧雨虹 我的寰行中国之荆楚篇
武大老斋舍一角

     据参加“寰行中国”上一程的小野子讲,他在武汉参观了“昙华林”。我遍寻记忆,没有找到关于此地片鳞只爪的回忆,后来说其实就是粮道街的一段,我差点没冒出一句武汉话:“龟儿子,穿个马甲就以为老娘认不出你了?”

巴山楚水卧雨虹 我的寰行中国之荆楚篇
武昌昙华林

    当年我兄弟在湖北美院念书,美院后门紧邻着粮道街,街上林立栉比的不是画室就是饭馆。我曾在一家小馆内大宴宾客,豆瓣鲫鱼、泥蒿腊肉、湖藕煨排骨……堆盘叠盏也不过张把老人头的事情,这种吃食上的便利想必也给寓居于此的民国诸豪杰留下深刻印象。

巴山楚水卧雨虹 我的寰行中国之荆楚篇
昙华林中的面食馆

    再后来,兄弟的同学租了一个老院里的阁楼作为工作室,在一个家家闭户息影的大正午,他带我们去参观。在粮道与棋盘街一带七拐八绕之后,我进到一个口小肚子大的院落,咯吱咯吱爬上楼,阁楼的红色木地板上杂陈着各式画具,艺术的气息就深藏在这片无序中。透过小窗望出去,螃蟹岬一带屋瓦逶迤,眼前院子里日影荫润,嘉木清圆,那一刻我忽然触摸到武昌城的浩浩阴阳移。

巴山楚水卧雨虹 我的寰行中国之荆楚篇
变得精致的昙华林,我怕我不敢相认

    武汉并非只有码头文化,它的雅致与浪漫是深藏在“血性”、“烟火气”与“日用之常”当中的,如果你一味端着身段,便会错过它本色的美好。这大概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武汉除了脏一点,破一点,穷一点,乱一点,夏天热一点,冬天冷一点以外,也没有什么不好。”

    顺便说一下,兄弟同学的画室规模如今在粮道街一带算是数一数二的了,又是一个胆子大的湖北人。

   “大意失荆州”这句老话,一语成谶,道出了我的人生轨迹。打小我就以荆州人自居,后来一纸公文,将敝县从荆州划到了荆门,这样的改弦更张夺不走我对荆州的认同感。一部《三国》倒有82回提到的荆州,其历史还可以往古远里追溯,它也是让屈原魂牵梦绕的郢都(纪南城),楚国在此定都400余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楚文化。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旅荆楚篇
古老的城墙横亘了千年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旅荆楚篇
金戈铁马的军队不见了,百姓在此悠闲度日

    三国以来,荆州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战略地位的重要性,造就了绵延千年存续不断的荆州古城墙,其中明成化年间夯筑的一段石灰糯米浆城墙,至今仍坚固无损。城墙里完备的瓮城、敌楼、炮台、藏兵洞、复城门等防御体系,加上城外宽广的护城河,就有了易守难攻“铁打的荆州”。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旅荆楚篇
老城并没有过于商业化

    与其他古城游客摩肩接踵的氛围比起来,荆州古城显得要安静些,城中居民的生活看起来闲散安逸。也许,看热闹的游客都跑到荆州博物馆了。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旅荆楚篇
博物馆是个容易时空错乱的地方

    懵懂记事之年我曾来这里朝拜过一次,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千年古尸,便是越王勾践剑。此番再来,古尸依然安静地一梦千年,勾践剑却已经别居他馆,但是更大的惊喜等着我,前几年新出土的熊家冢墓葬文物,隐藏着无数稀世之珍。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旅荆楚篇
熊家冢墓地简介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旅荆楚篇
 再现楚国工匠们的活动场景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旅荆楚篇
先秦玉覆面一般为若干块薄片玉器连缀而成,用整玉制成的覆面,目前仅见这一件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旅荆楚篇
熊家冢出土的玉器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旅荆楚篇
镇墓兽是楚墓中常见的随葬器物,也是楚漆器中造型独特的器物之一种。
此种器物外形抽象,构思谲诡奇特,具有强烈的神秘意味和浓厚的巫术神话色彩。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旅荆楚篇
古老的楚绣织物

    我特别想说,看多少部《鬼吹灯》《盗墓笔记》,也比不上到荆州博物馆眼见为实。楚人诡谲浪漫的想象力与非凡的创造力,到今天看起来仍十分具有震撼。

    从博物馆出来总会有时空错乱之感。在城墙边的一家楚绣馆,翻飞的针线将我的思绪拉回。这花色纹样有几分熟悉,小时候家家枕头上的绣花,也是这般色彩鲜亮,花团锦簇。在我这一代,会绣花的女子几乎已经绝迹了,凭经验我无从知晓老家的绣花与楚绣的关系,但我肯定两者是有渊源的。

巴山楚水卧雨虹 我的寰行中国之荆楚篇
无论哪种绣花都考验耐心

巴山楚水卧雨虹 我的寰行中国之荆楚篇
绣师手把手的教我们

巴山楚水卧雨虹 我的寰行中国之荆楚篇
对这位少年而言,这大概是一生独一次的体验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凤穿牡丹,凤是古代楚人的图腾

    我们所体验的“凤穿牡丹”纹样,便来自于荆州博物馆里的楚绣文物。学界认为楚文化的构成可概括为六大支柱:青铜冶铸、丝织刺绣、木竹漆器、美术音乐、老庄哲学及屈骚文学。春秋中期至战国初期,楚国的丝织业代表当时神州大地丝织品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


恩施土司城

    宜昌长江大桥恰似一道分水岭,江汉平原的一马平川至此被武陵山区的崇山峻岭所取代。从宜昌到恩施的这一段沪蓉西高速,恰似飘在群山之间的玉带,其基本路况可以概括为“出了隧道上桥,过了桥进隧道”。沿路我们还经过世界第一高悬索桥——四渡河特大桥,桥面与峡谷谷底高差达560米,可惜那一段我正在开车,所以无图无真相。不相信?那你就自己去看啰。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又过长江大桥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沪蓉西高速是一条神奇又绝美的路,有机会你一定要来亲身体验

    在恩施武陵山区有三个主要的少数民族:土家族、苗族、侗族。侗族多生活在山谷中,是一种高度发达的小流域文明。苗族多在山坡上,说寨子一般就是说苗族。而土家族主要是在山上做游耕,属于山地民族。恩施土司城,是一座解放后兴建的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九进堂大门两侧,威风凛凛的廪君像

    土司城的主体部分——九进堂,是目前国内罕见的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建筑。举目望去,亭台楼角,层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联想到“九”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数字,这九溪十八洞的土司,大概就享受着土皇帝的待遇吧。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俯瞰九进堂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九进堂的第二进即是戏楼,土司们也好雅好文艺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雕花木窗棂,精致古朴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滴水檐下的寄居客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穿越在历史与现实中的游客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从槛内人到槛外人的跨越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从逸院即可登堂入室,进入土司日常起居的地方

    恩施土司城集中反映了土家族丰富而独特的建筑艺术,展示了土司文化和土家族人民的勤劳、勇敢和聪慧。

    换成返璞归真的黑白色彩,再来感受恩施土司城的古朴雄浑及精湛的建造工艺。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九进堂的门匾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庭院深深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雕花木门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榫卯相接

    虽然“仿建”一词一直为人所诟病,但是“恩施土司城”这个带点再创造意味的“高仿品”,我觉得还是非常有价值的。随着当年参与仿建的那一拨民间工匠们风流云散,如今我们还能仿得来这样精致而高古的木结构建筑吗?

恩施大峡谷:
    
    恩施大峡谷是一个惊喜,造访它的过程中老天也给我一个意外惊喜。晨起恩施城里雾气浓郁,走到318国道开始细雨纷飞,进入峡谷之后渐转中雨,爬到山腰就成了滂沱大雨,哗啦哗啦好不助兴,这雨跟峡谷大开大阖的气势真成绝配了!在雨雾中,我如同在仙境里行走。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绝壁栈道

    先放一张绝壁栈道的图,让大家感受一下大峡谷的神秘

    八百里清江中的恩施大峡谷,长久以来就像一位“遗世而独立”的美人,藏在深山人不知。随着景点的开发,各种溢美之词纷至沓来。有人认为它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难分伯仲。我以为恩施大峡谷不需要跟人比较的,它是质本高洁的世外仙姝,有自己独一份的韵味。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318国道恩施段,雨中行车一定要注意安全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路途中,在一条隧道旁稍作休整,随手一拍就是风景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一路上的风景已经让人应接不暇,到了正儿八百的景区,还会有惊喜吗?
请原谅我的想象力匮乏。

    虽然沿途遭遇几处小小的山体塌方,但车队还是有惊无险地到达了景区,我非常满意,果然能够圈起来售票的都是精华!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这还不是底,下到地缝才算底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云龙河地缝,瀑布一落千丈,在谷底雪溅雷怒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在稍宽的地缝河沟旁,修建了观景台

    游览大峡谷,一般的顺序是先下再上,巨大的落差带给人“上穷碧落下黄泉”之感。云龙河地缝纵贯大峡谷前山绝壁脚下。全长约20公里,平均深度为100米, 湍急的云龙河穿缝而过。地缝两岸绝壁陡峭,相互对峙,雄险无比;瀑布众多,飞溅而下,蔚为壮观;缝底内险滩众多,巨石林立,深潭密布,奇石怪石随处可见。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固然令人敬畏,但是带给我巨大感触的,是修建景点配套设施的无名工人。现在的年轻人玩玩攀岩,大家就当他是探险家了,杂志给版面,电台来采访。可是,在万仞绝壁上修建栈道的工人,他们悬空作业的难度想必远超徒手攀岩的难度,但是聚光灯永远照不到他们。我真希望有导演来给这些无名英雄拍组纪录片。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山腰上的绝壁栈道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云雾弥漫让人好似腾云驾雾。若是碧空如洗,直视无碍,也许我该恐高了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这是当初修建栈道时遗留下来的铁环,向这些冒着生命危险高空作业的工人致敬。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一炷香,是峡谷的标志性景点,其孑然一身,傲立群峰之间,最窄处直径只有4米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峡谷中的石头是一绝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抬滑竿的当地农民,这份钱不好挣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这两座山峰好似双胞胎姐妹

巴山楚水卧雨虹 寰行中国之重回荆楚篇
上山容易下山难,一眼望不到底

     结语:人们总是容易对家门口的风景视而不见,却对未知的远方满怀向往。当我转了一大圈回到故乡的土地上,我看到自己曾经是一只多么可怜的井底蛙,坐拥灿烂的文化、秀美的山川却还妄自菲薄,迷信他山之美。面对楚人先祖开创的辉煌文化,我和我的同辈们,该拿什么来回应呢?“敢为”的遗传因子一直就潜伏在我们的血液中,也许是时候激活它了。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我将一路向西,到利川拜访大水井建筑群,去阆中古城瞻仰张桓侯祠,敬请关注。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