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追逐灵魂:相机是情人 亦是另一个自己

0 2015-02-06 05:38:00   蜂鸟网   作者:涂彬彬   责编: [原创]

    影像定格记忆,照相机是今世的情人。影像亦是镜像,从镜子里,透视出另一个灵魂深处的自己。追逐影像的力量,也追逐自己奔跑的灵魂。

    安塞尔-亚当斯曾说,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摄影和写作都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可以是造梦家,可以是孤独的行者,可以是灵魂的书写者。每一次快门的按动,都是内心私密而真实的告白。 

追逐灵魂:相机是情人 亦是另一个自己
安塞尔-亚当斯

    安塞尔-亚当斯,川内伦子,戴安娜-阿勃丝,三位截然不同风格迥异的摄影师,大概鲜有人会将这三者联结到一起吧。亚当斯以黑白风景闻名,川内以记录生活中的细微感动见长,阿勃丝更是独辟蹊径,致力于记录畸形人的百态人生。在我走近他们影像世界的路上,越来越觉得,他们三者间,有着某种神秘且难以割舍的联结关系。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川内伦子

    亚当斯对童年念念不忘,对莽苍的森林、原野、岩石情有独钟;川内爱书,沉溺于阅读的世界;阿勃丝一生都想要摆脱富有家庭带给她的重压,她几乎带着羡慕与嫉妒的心态拍摄畸形人,一生都想要进入她所认为的“精神贵族”的生活。

    所有的情绪需要解脱,所有的愿望需要寄托,所有的思考需要解读,而相机,则成了他们最好的朋友,甚而至于,是最佳的情人。影像,成了他们精神世界的另一个出口,成了情绪宣泄的另一个通道。影像背后,一笔一划书写的是另一个真实的自己。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戴安娜-阿勃丝

    若假借于物表达内心,我想相机大概是最好的载体。历史长河,现世生活,无数人殊途同归。一如我们容易疏忽自身情感,在前行路上,不知不觉去往不同方向。内心里那个真实的愿望,从未忘记过。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映射本心之中最不可触及的那个自己。有人将它藏起来,有人坦率表达出来。

    我遇见很多人,爱过一些人,经历许多事,我都想要告诉你,去无从说起。影像是我诉说的方式,它或直接,或含蓄,画面背后还有故事,都是我想要分享给你的所有记忆。有人爱好日记,有人依赖画面,路不同尽头相通。我拍过很多个不同的你,记录过形形色色的世界,最真实的自己又在哪里。

 

    ·细说安塞尔-亚当斯


    安塞尔-亚当斯一生追逐自然的原始力量,他被大自然雄伟壮丽之美所震撼熏陶,被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正正因与此,一生之中拍过无数作品,却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世间美景千千万旖旎婉转,但他独独钟爱约塞米蒂的自然瑰丽。学过音乐,弹过钢琴,他带到摄影里的,是他走过的路,是他一个人穿梭奔走于莽苍荒原之中的那份孤独与坚持。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安塞尔-亚当斯作品


    亚当斯拍摄的约塞米蒂风景令无数人神往,常年翻山越岭的他,去记录丛林峡谷中的光影,定格山巅上变幻莫测的风云。他捕捉每一个细微的瞬间,绘成一幅幅壮丽奇观,我心向往之。有的评论家说亚当斯的"直接风景照片其热情、活泼、豪壮,恰如华格纳的歌剧",风景之后,我想更是一颗鲜活跳动的心,在热烈而直接的讲诉,讲诉那千万年静默伫立的岩石、森林、新月的故事。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安塞尔-亚当斯作品

    亚当斯幼年时期生活在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那太平洋汹涌咆哮的波涛、浩翰的洋面、海岸线和内会达山茂密的雨林、原始的荒野,他也许无数次午夜梦回此地。在此后多年的拍摄生涯中,每年一次对约塞米蒂的记录,是他们之间的约定。它之于他,更像是一位老友,一位承诺相会的故人,静待一场倾心交谈。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安塞尔-亚当斯作品

    他幼时学过音乐,假如不是摄影这门艺术吸引了他,他有可能已经成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他不仅仅与相机在谈恋爱,也在行云流水的用双手弹奏出华丽的乐章。

    正是命运这样奇妙的安排,音乐和摄影二者相辅相成,成就了更多触动人心的照片。经典的永恒的,黑白之中隐蕴的灵动气息如音乐之声绵绵不尽。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安塞尔-亚当斯作品

    当亚当斯拿着相机在荒野之中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脑海之中是否也浮动着古典音乐大师贝多芬宏伟乐曲的音响。古典音乐帮助他更好的理解眼前粗犷、壮丽的自然景观,而一首首如诗如画的森林牧歌又将音乐具象化,二者难解难分,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追逐灵魂: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安塞尔-亚当斯作品

    山川的深情,岩石的凝练,山谷的鸟语回音,朝夕之间的雾霭变化,阴晴雨雪的水色变幻,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流连忘返。不是音乐阻碍了他,也不是森林成就了他,他只是历史长河里的一个拾贝人,用自己的情感,书写一篇篇感人肺腑的诗卷。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安塞尔-亚当斯作品

    你读懂也好,难解也罢。摄影之中的亚当斯,是一个特立独行的诗人,是一个山川湖海的歌颂者。一如他自己所言,我们带到摄影之中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安塞尔-亚当斯作品

    约塞米蒂不言不语等待千年,它一直蛮荒、宏伟、包容,伫立尘埃之中从未高谈阔论。无数个世纪之中,有人爱过,有人忘记过。亚当斯用自己温热的心,以摄影为介质,打开约塞米蒂的大门,携手而出,以诚相待。

    你的初心,你的真挚,一如眼底的情绪,不会说谎。摄影之外,是另一个我想要住在森林里的梦想。亚当斯的摄影之梦我无从知晓,画面告诉我的,只是他想要让我看到的他,和眠于心底的微小愿望。

·认识川内伦子

    川内伦子,用女性摄影师独特的视角发掘出生活温馨浪漫的另一面。也许有人还停留在她照片中的清新明快色调,无从想象画面之后的残忍与杀戮。初见川内的照片,我也被独特的光线运用,治愈系色调所惊艳,一步一步走近她之后,我看到是那颗不安定之心想要展现给我另一个病态而不完美的世界。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川内伦子作品

    她所记录是自己看到的,自己理解的,自己想要警醒他人的。尽善尽美之外,一定还有一个平行时空在时时刻刻上演触目惊心。她带到摄影里的,是她读过的书,恋过的故事,构想中的平行世界。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川内伦子作品

追逐灵魂: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川内伦子作品

    川内的照片里展现零碎生活的片段,清澈纤细而美丽。往前走一步,再走一步,你会看到,画面之外是多么沉重的凄美故事。花和外婆的墓碑,刚出生的婴儿和闪电,每天都要经过的十字路口,一天一天渐渐衰老的家人,浴室肥皂盒里爬过长长的黑色虫子,一桢一桢,诉说着暴力与残忍。

    家人与你围坐餐桌旁,温馨灯光下,你何曾能想到厨房是杀戮的场所。几乎所有人都愿意相信,世界还是真善美。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川内伦子作品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川内伦子作品

    我想川内的心底一定住着一个天真暴力的小孩,也许这有些唐突。在我所见,她的照片里,淡淡的色调之外,故事里像在上演一幕幕惊悚的恐怖片。用“低色调高能量”来形容她的照片再好不过,柔和的色调展现日常生活的细微,影像之中有一种韧性和质朴忧郁,好似有一种迷人的魔力。初见清新文艺,细看之下又领悟出意想不到的冲击力。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川内伦子作品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川内伦子作品

    “我喜欢聆听周围细小的声音,那些轻细的低语对我来说如若生命的救赎,自然而然地将我的目光引向那些细微的事物。在涩谷散步时,我会情不自禁地奔向一小束路边的野花,也许别人会感到奇怪,但是我自己却很中意这种安静的关注。”

    “人们常常说,我有一双孩子的眼睛,比如,我会长时间观察蚂蚁如何搬运砂糖,要不就是在躲雨的时候偷窥蜗牛的世界。从某个角度来说,我的确还保有孩童时的好奇与敏感。”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川内伦子作品

    每一刻突然萌发的念头,每一个想要记录下来的冲动,都是你所见世界之外的另一个川内。每个人似乎都有两个自己,一个温和与世界和平相处,另一个叛逆不安,与世界格格不入。她没有简单直接告诉你,我就是这样,我想要这样。

追逐灵魂: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川内伦子作品

    而相机这个安静的情人,陪伴她表达,帮助她寻找另一个自己。孩童时的好奇与敏感,在一幅幅画面之前被剖析出来。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川内伦子作品

    她拍烛火,拍西瓜,拍破碎的鸡蛋壳,缝纫机,金鱼,隧道,每一个意象独立而自主,线条的切割,颜色的冲撞,若隐若现的沉重阴郁。她像一个沉着冷静的狩猎者,将世间残忍落寞的一面如数收下。

    她说“当我直对着光源拍照时,我尝试着去捕捉的并不仅仅是物体本身,而是当下的氛围和灵息。”当时当刻,我之所见就是心中所念。安静,私密而隐蔽的空间,是川内想要构建的。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川内伦子作品

    在访谈中,川内也说过,她喜欢图书馆,喜欢书。即使她不明白里面的内容,仅仅是拥有它们她也会很高兴。她喜欢在图书馆中什么都由自己。她小时候观看一些画集,图书馆管理员告诉她年纪太小不能看这些书,但她并不以为然。也许正是这种超然于外的心态,让她更加冷静客观的对待这个世界,让她的照片带给我们意犹未尽的想象与危机。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川内伦子作品

    “我不是一个很快乐的小孩。我非常忧郁。我不喜欢学校,总是在看书,但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书,只是精灵故事,儿童绘本,面向年轻女性的小说还有世界文学。”

    她说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并不快乐,她对过去难以释怀,书中的故事带她走向另一个世界。成年后照片里映射的是不是也还是那个孤独执着的自己。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川内伦子作品

    看过的故事,读过的书,独自走过的路,都被我们带到影像之中,只是表达,别无他意。

   ·走近戴安娜-阿勃丝

    戴安娜-阿勃丝,醉心于记录畸形人生活。幼年时的生活富裕而温吞浪漫,足以承担起那个时代令人艳羡的眼光。但正是这份安逸,推着她走向不断自我审问的深渊。在她的认知里,与生俱来就带着创伤并已通过生命考验的畸形人,是精神“贵族”。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戴安娜-阿勃丝作品

    她不遗余力地将这些人的面孔、表情、心理活动尤其是尊严凝固下来。她娇生惯养,出生太好,好像故意要用打破禁忌来认可自己。她带到摄影里的,是她爱过的人,是她对自己的救赎,是镜子里的她对灵魂的直视。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戴安娜-阿勃丝作品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戴安娜-阿勃丝作品
 

    戴安娜-阿勃丝在1971年自杀前拍摄过许多照片,这些影像或被理解,或被唾弃,或被奉为圭臬。她一生始终不渝地用照片率直地表现那些几乎得不到社会承认的人们,以及那些被认为是"不正常的"人,把他们在公众的假面具上的裂缝鲜明地勾画出来。

    因于此,她被道德捍卫者们唇枪舌斗,被千古评说。她全然不顾,一心坚持自我。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戴安娜-阿勃丝作品

    第一次见到戴安娜阿巴斯的照片是她拍摄的一对双胞胎,只一眼就牢牢抓住我的眼球。我想影像背后也一定有一双热切真挚的眼睛在观望着我,当我与之相对,坦诚相见之时,它穿越时空娓娓道来那些故事。也许是我天生的猎奇心理,对于执着拍摄畸形人,普通人眼中的不正常人类的她,一见如故。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戴安娜-阿勃丝作品

    她的照片会说话,每一个在她镜头面前的人,或是正面相对,或是顺光之下将自己的缺陷暴露无遗。而且,每一个人看起来都是心甘情愿,就像面对一个朋友那般真心相待。我在不得不叹服阿勃丝高超的沟通能力之外,也心生好奇。怎样一种状态,才可以让这些天生敏感的他们,将心交之于你。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戴安娜-阿勃丝作品

    阿勃丝童年生活衣食无忧,后来也曾接触过商业摄影,这样一个她,为何会最终转向专心记录畸形人的生活?她把他们奉为天生的“贵族”。她与他们一起生活,一起起居,她和他们似乎在心灵上早已融为一体。

    当时一个小树林里有个“天体营”,是一群人不论男女都不穿衣服,解放肉身。阿勃丝深入其中,采取和他们完全相同的生活方式,记录下那段独一无二的影像。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戴安娜-阿勃丝作品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戴安娜-阿勃丝作品

    她一生都在追逐旁人眼中难以理解的影像。影像即镜像,也是另一个自己的和盘托出。阿勃丝在谈到她的照片时说:“我要想说明的就是:一个人不可能脱离自己的躯壳,跑到别人的躯壳里去。别人的悲剧与你自己的是不相同的。”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戴安娜-阿勃丝作品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戴安娜-阿勃丝作品

    谈到那些身体上异常的被摄对象时,她说:“大多数人活在世上总害怕他们会要经受创伤。这些人则生来带有创伤。他们已然经受了生活的考验,他们是第一流的人物。”

    我想,她是否一生都活在痛苦之中。看起来她勇往直前,毫不畏惧,其实恐惧是否一直伴随着她。恐惧在她生命之中,是否又已变成一剂良药,治疗她内心深处的不安、自卑与焦虑。直至生命的尾声,阿巴斯仍用镜头记录了自己。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戴安娜-阿勃丝作品

    这又是怎样一种偏执,每一个定格都是内心真实又窃窃私语的告白。也许她灵魂深处也不过住着一个孩童,天真无邪,来世间游戏一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记录眼之所见心之所想。于摄影,这大概是最自由最美好的相处方式。

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戴安娜-阿勃丝作品
 

追逐灵魂:相机是情人,亦是另一个自己
戴安娜-阿勃丝在拍摄

    聆听身体里的想法,遵从内心的秘密,相机不会让你说谎。如果一定要谈一场恋爱,永不分手。那相机一定是你的完美情人。沉淀之后的影像,走出来的是另一个倾诉欲旺盛的自己。

    不管是亚当斯,还是川内,抑或是阿勃丝,每一种肆意表达的背后,是赤裸裸的现实,是另一个不被接纳不被暴露于众的自我。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