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0 2015-02-25 05:49:00   蜂鸟网   作者:涂彬彬   责编: [原创]

    古语有之,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大意是说一个人在降低自己的欲望,减少自己的贪念,久而久之自己的修养也就得到提升了。家庭是国家的缩影,把自己家庭的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一个能把自己国家治理好的人,那么他也一定能让世界充满和谐,天下太平。

将此话用到摄影之中大概便是指不必追求宏伟壮阔的影像,平平淡淡之中皆有真意。记录生命之中的微小感动,记录容易被我们忽略的身边人,暮然回首,惊觉时间究竟都去哪儿了?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家庭影像 

影像本就是记录的工具,有人用它表达自己,有人用它捕捉情绪,也有人仅仅用它定格记忆。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人动容落泪,指缝之中的时间悄然流逝,除了影像,我们还能用什么见证?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家庭影像

也许你拍过千万张别人眼中的美女,也许你记录了无数叹为观止的美景,也许你捕捉了无数惊心动魄的瞬间,马不停蹄的向前,何时能够停下来家人拍一张照?不必华丽的道具,不必复杂的用光,不必悉心的挑选场地,简简单单的记录,弥漫镜头之下的爱意就已经是最好的调味剂。

其乐融融应是家庭关系的常态,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同影像之中记录别样的家庭状态。有记录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也有拍摄温馨的成长日记;有定时记录家庭成员变化的影像日记,也有创意十足的家庭合影;那么,还会有什么呢?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家庭影像

你见过社会救助之下的俄罗斯贫困家庭生活吗?他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之中?他们的生活状态又是什么?

你又是否见过以色列士兵的卧室?家庭里除了人,还有什么让我们念念不忘,想要记录?犹太国家如此特别,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24小时士兵都要带枪的国家。而这些自18岁就参加兵役的士兵们本应生活在浪漫融洽的温室里,他们却不得不拿起枪成为一个“战士”。他们的卧室里又会是什么样子?

其乐融融: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温情时刻

孩子的面孔最是天真无邪,他们的眼里没有好坏善恶之分。家庭生活之中最令人动容的也是孩子们的简单。对于不少初为父母的年轻夫妇来讲,一天天见证孩子的成长是最最幸福的事情。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家庭影像

不管他们是在林荫之中与宠物一起发呆,还是与玩偶的深情对视;抑或只是在沙发一角酣睡,趴在桌上发呆,定格的瞬间都快要将心融化。他们的眼神是这个世界上最最纯真干净的目光,温情的画面还带着体温,简单的画面之中传达出浓浓的爱意。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家庭影像

不少家庭之中都会养宠物,看着宠物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生命的坚韧力量,在影像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许多触动心灵的照片,也是定格孩子与宠物互动的温情瞬间。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家庭影像

Alain Laboile是位6个孩子的父亲,一家人和两只猫咪生活在波尔多乡下。以往一直习惯拍黑白照片的他,这次使用了色彩,营造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新鲜感觉。

Alain Laboile通过摄影作品,一如既往的记录着自己的家庭生活,一种处于世界边缘的生活。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摄影:Alain Laboile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摄影:Alain Laboile

他的镜头,记录下孩子们最直接最真实的一面。有突然的跳跃,有回头惊鸿的一瞥,也有在野外放肆撒野的一面。光影斑驳之间,鱼跃入睡的一刻,唯美梦幻,也孑世独立。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摄影:Alain Laboile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摄影:Alain Laboile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摄影:Alain Laboile

像是对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处于世界边缘的生活。逆光之下,孩子脸上天真无辜的表情,他们像是坠落凡间的精灵。

家庭合影:见证时间都去哪儿了

传统的家庭合影不过是站在一起,“1、2、3茄子”咔嚓一声定格当时当地的心境与状态。而时代更迭,所有的都在前进。爱好摄影的你,又怎能满足于简单的呆板合影呢?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创意家庭合影

给家庭合影加点儿创意,利用后期PS,或者是水边的倒影,再不然用构图的变换,都可以玩出不一样的创意十足的家庭合影。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创意家庭合影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创意家庭合影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创意家庭合影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创意家庭合影

星空之下的一家三口,画框之内的温情脉脉,还有大手拉小手的暖意融融,真实又令人感动。这样的家庭合影,在记录之余,更是妙趣横生。

    1991年,摄影师Zed Nelson问他的朋友和他朋友怀孕的妻子是否愿意拍一组记录家庭的肖像。他们同意了。从那时起,Zed Nelson每年的同一天,同一背景前,同样的光线,拍这组激动人心的家庭肖像。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摄影:Zed Nelson 

历时22年,一个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每一幅照片记录了他们的每一个变化,年龄、发型、服饰...真是耐人寻味。我们在慢慢长大,而他们却在慢慢变老。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摄影:Zed Nelson

人人都知道岁月的变迁,也都知道时光不饶人。感受岁月是把杀猪刀的同时,何不和时间来一个约定,记录并见证你我年华的变化。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摄影:Zed Nelson  

每一年也许都会换成不同发型,也会穿上不同新衣。这是我们自己的变化,也是父母们逐渐老去的见证。一点一点斑白的两鬓,悄然爬上额头的皱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是我们所有人都不想遭遇的遗憾,有生之年,尽最大的努力用心关爱才是你我应该做的吧。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摄影:Zed Nelson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摄影:Zed Nelson

而尊重事实的影像,给了警醒我们自己的机会,也给了唤醒世人的机会。只是简单的站在镜头前,你便见证了所有的四季更迭,春夏变换。

    霄壤之别:世界另一边的家庭映像

讲述完了温情的童话,是不是也应该见证一下生活的残酷?生活并不是时时刻刻都给你一颗糖,永远怀着一颗谦卑之心,感恩生活,也感念人生。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摄影:Yulia Vishnevets

《Poverty trap》(贫困陷阱)是由俄罗斯摄影师Yulia Vishnevets自2009年-2010年拍摄的社会项目。“Poverty trap”是社会学名词。在西方,它是指公民因为特殊原因得到国家救助,发现依赖于社会福利比工作、纳税更有利可图,而终究无法摆脱贫困的现象。《Poverty trap》通过俄罗斯一个贫困家庭的生活现状来凸显出如今我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摄影:Yulia Vishnevets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摄影:Yulia Vishnevets

俄罗斯贫困家庭的生活现状也许正是当前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他们一起跻身于狭小的生活空间之中,一起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之中挣扎,也或许是苦中作乐。

贫困是他们无法摆脱的阴影,未曾深入了解的我们难以得到确切的答案。这种贫困,究竟是社会的问题,还是人本身的贪欲?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摄影:Yulia Vishnevets

安于现状,无心奋斗是不是也是他们囿于当前的根本原因,我们无从知晓。影像,只是忠实的站在记录的立场上,见证这场人世间的物质变革。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摄影:Yulia Vishnevets

而相对于以色列士兵们,他们则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窘态。这不是指他们生活困顿,而是永远在担忧惶恐中度日。

以色列时常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下,因此18岁就入伍的士兵们需要时时刻刻带着枪,哪怕是去沙滩上享受悠闲一刻也需要防卫。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摄影:加斯比尔•怀特

在英国摄影师加斯比尔•怀特的摄影集《年轻士兵的枪》中,读者可以有幸欣赏到以色列士兵的卧室。这些自18岁起就参加兵役的少男少女们自称“战士”,在他们拿起枪的那一刻,就意味着这杆枪要伴随他们三年。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摄影:加斯比尔•怀特

初看之下,这些士兵的房间与普通男孩的卧室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有当你注意到卧室里摆放着一杆枪时,才会发现这个房间的独特之处。在女孩子的房间中,机枪或步枪与大量的毛绒玩具和儿童玩具呼应,告诉读者,这些士兵还保存着些许童真。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摄影:加斯比尔•怀特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或许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他们心中还有一个乌托邦,面对粗暴残忍的现实时,怕也是只能在自己的卧室之中用玩具构建心中的不灭童话了。

在影像里见证团圆 家的味道在镜头中弥漫
摄影:加斯比尔•怀特 

世界之大,你在半球这边,焉能知道另一半球之下有着怎样的生活?而拿着手中的相机,我们应该担负的起那份责任,或许不是保家卫国那般重若千斤,但对生活进行虔诚的记录,这于我们同样重要。

影像可大可小,之于自身,有着特殊意义,有着其独特的使命,这便是最最重要的吧。将影像对准身边小事,用心的记录,微小的感动也有大力量。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