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0 2015-04-10 06:00:00   蜂鸟网   作者:涂彬彬   责编: [原创]

    假如影像是一场无边的黑暗,模糊不清的光影之中,迟至的你,前路漫漫,左右之间哪方才是归途?

    “其未有烛而后至者,则以在者告。道瞽亦然。”

    不久前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的陈传兴先生的个人精神史第一部《未有烛而后至》影展,恰如其分的展现了这两句话中蕴含的无限意味。此时,距陈传兴先生第一次展出《芦洲浮生图》,已经过去整整四十年。这些照片,拍摄了台湾的车站,码头,城市边缘地带及戏班人群等,勾勒了一幅陈传兴先生少年时壮游的地图。四十年间并未有旁人见过它们,黑暗中尘封多时的影像,历经数百次观望与遴选,终于得以祈请面世。时候到了,地点人物都对了,一切也就水到渠成顺应自然。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昏暗绰约的灯光之下,《未有烛而后至》几个字醒目却不突兀的出现于楼梯入口拐角之处。再往上走,巨大场馆之中,寂静又令人安心的绵延黑墙,每一张照片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结,被时间精心打磨过的影像整齐裱于铅板之上。每一个黑墙拐角都精心设计,一个转身,也许看到便是另一番影像天地。尤其《招魂四联作》的场景布置,幽暗的密闭空间,庞大而看似模糊的照片悬于墙上。照片与照片间整齐有序的遥相呼应,一回首一转头,连空气里都是压抑阴郁气氛,哀悼与死亡气息愈发浓重。

    睁开眼,屏住呼吸,静静感受这一场迟到四十年的视觉征途。陈传兴先生说:“整个展览是一场死亡。”漫游其中,你看到阴郁,看到黑暗,看到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抑或是别的难以言说的暧昧不清的元素。这一切,并未有一个确切答案。所有的谜底,都需要读者自行解开。所有的情感,都可以是观众自行的回应。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未有烛而后至》影展现场

    这是一场黑暗影像之中的死亡摆渡,秉烛夜游,跟随少年如风的脚步,亦步亦趋去感知陈传兴先生如实呈现静默等待的个人精神史。这里没有猎奇式的捕捉、没有风格的刻意构造、没有迫近的逼视、没有重大历史事件的迹象,常常等同于最平常的“看”——仿佛没有特殊性的“看”与“望”。于是,在“观望”与“观望”之间尚未存在明朗的现实,唯有祈请与等待持续发生。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未有烛而后至》展出作品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四十年过去,彼时少年或已成主人。漫长的等待之中,昔日的银盐记录,岁月之中的旁人不得相见终于迎来今日的祈请。在等待之中攫取光与影,发掘事件和现象,这是一场盛大的黑暗之中的双重悼亡,对观望影像对银盐。这些影像之中,一切你以为是定论的,却并未有着武断绝对的定义。模棱两可的暧昧画面,饱含着多层性与多义性,你可以用自身最舒适的方式去观望,去解读,去感同身受。

    ·黑暗里的秉烛夜游

    陈传兴先生的影像语言,观察多于交谈,表达多于记录,探索多于了解,思考多于投入。照片之中的多重符号元素,有自我与非我,有熟悉与陌生,也有着疏离与关怀。他说,记忆只是生者自我的语言和欲望,在死亡的片刻场景,悼亡场景中那是对亡者的不敬和羞辱,亡者已非他者,他是黑暗之中等待死亡见证,真实化之。死亡不属于任何人,即使曾有人说动物没有死亡,但死亡不可能被拥有。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未有烛而后至》展出作品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未有烛而后至》展出作品

    我从未占有死亡,也从未真正观望过死亡。当我见到这些黑暗之中缓缓走来的影像之时,如同一步步走近死亡,内心里满是颤栗,盛满了对生命的敬畏。自然躯体的离去是一种死亡,精神的泯灭是死亡的另一面。车站,码头,兰屿,坤旦,渡轮,林家花园,荒野尽头的孤坟,远远望去没有尽头的山路。所有的意象,像是留不住人间美景的界限,分别人世与冥界。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未有烛而后至》展出作品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未有烛而后至》展览现场

    昔年台湾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影像之中的主体,自然的舒展表现自己。相较于每一个瞬间的定格,陈传兴先生的照片,更多的带给我一种浑然天成自成一体的温婉气质,不言不语都是风和日丽。他没有刻意要去展现某个东西,也没有刻意想要突出某个点,你看到了什么,都是你自身对于他的作品的回应。整个展览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个体,我无从将任何一张图片剥离出来命名其是我最爱或者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每一帧画面在黑白影调之下的展现,都足以直抵我内心最深处。无论是小孩回头的清澈眼眸,还是大海边的残椅,或者是甲板沉睡者,抑或是角落里的白色女伶与侧光,每一个画面,都深深长在我的脑海里。闭上眼,它们都会如灵光般浮现,如藤蔓般悄然滋长。

    在陈传兴先生的身上,有着太多标签,导演,艺术家,艺术评论家,摄影家,作家,而我,只觉着他是一个用镜头思考的哲学艺术家。画面中纷繁复杂的元素被巧妙的重组呈现,在平淡的生活之中呈现出一种超现实的意境。我想,他的照片在拍摄之初的那一刻,灵光并没有消逝,而是自然而然的住进了他构建的影像世界里。镜头,不仅仅展现了他的视角他的心境,而是让每一个有过类似情结的人,被触动,甚而至于,被感动落泪。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未有烛而后至》展出作品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未有烛而后至》展览现场

    在观展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小心的屏住呼吸,害怕错过每一个他想要讲诉的故事。来来回回看了两三遍,意犹未尽。这是目前为止第一个我惊觉永远看不够的展,我想要多看几遍,再多看几遍,想要把每一个画面都种进心里。些许是带着似曾相识的感觉去和这些照片见面,小时候在乡野之间的记忆都应时应景的跳出来。乡野小路,寂静的老宅,老街之上长长的影子,以及内心深处忌惮又时常浮现的丧葬旧事。这些扎根在我童年里的东西,在遇见这些照片之时,都如涓涓细流般倾泻出来。我的世界,摄影者的世界,影像里的世界,互相交汇,彼此融合。我在照片之后窥见自己,又从中剥离自己,究竟是它感动了我,还是记忆里的我感动了自己,一时间竟难以分辨。

    ·影像与死亡的对决

    黑暗影像之中隐隐透着无边的死亡,《芦洲浮生图》、《悼亡》和《荒场林家花园》三者不谋而合又殊途同归。《芦洲浮生图》里荒野之中的功能转换,《悼亡》里赤裸裸的对哀悼平静记录,《荒场林家花园》里生气散尽空留建筑静默伫立,死亡的气息一步一步慢慢笼罩这片土地,明与暗的对比见证所有影像与死亡的对决。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陈传兴先生作品

    烈日白昼尽头的旷野,模糊抖动的残影,光照之下赤裸裸的冥界与人间的对峙。狭窄荒芜的田间小道之上,观音山之下的荒废田野,寂静阴冷的李宅一角,举着黑伞的上坟人,还有孤独凝望的法师,所有的一切都自然描绘出一幅芦洲浮生图。

    时隔四十年,再次暴露在公众面前的影像,也许是救赎,也许是内心世界的兀自展现。多年之前的农人变身冥界摆渡者,田野之中不再是面朝土地的辛勤耕作,荒芜景象之下的寂静无声,更像是一种拷问。而经时光沉淀之后的影像,用一种“延迟”的方式与死亡对决。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陈传兴先生作品

    颗粒浓重的黑色画面,中途曝光强行留下的死亡一幕。招魂四联作,在此之前见过的所有的死亡主题,都不及此刻带给我的震撼强烈。就像是,我在一步步走近死亡,但又远离死亡。我见证着它影像里的死亡,又回想起记忆里的重生。陈先生说,在筹备这次的展览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他都拍,可当最后哀悼过程的时候,他觉得好像只是照一般的直接拍摄,可能没办法达到一种真正哀悼的形上意义。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陈传兴先生作品

    对自我的怀疑与肯定,对生命的真正哀悼与敬畏。对过程结果的不断偏执,对死亡更为彻底的展现,是我最终的看到的《未有烛而后至》。裱在铅板之上的影像,黑色颗粒里的若隐若现,像是真正把死亡定格了下来。站在这些相较于我的巨幅影像之前,我的心是虔诚而宁静的。我无从揣度旁人看到这番影像的心情,仅仅之于我,面目平静内心早已翻江倒海。幼时懵懂,不懂生之忌讳,第一次直愣愣的看到年老已经毫无生气的躯体躺在我的面前,吓得难以呼吸,午夜里更是挥之不去的噩梦。那以后,家人便刻意让我回避一切哀悼。

    在我的家乡,对丧葬礼仪有着隆重而庞大的仪式,而我一直从未真正去理解这份哀悼里的形上意义。些许是幼时未能了结的心愿,些许是尘封的记忆再次被唤醒。当我多年后再次直面这些死亡之作,我的心为之一震。我想,那不是害怕,是我内心里一种遥远的对于生命的原始崇敬。画面之中的每一个元素,每一个符号,都传达着其特定的意义,都让我深深沉沦于这场盛大而寂寞的哀悼之中。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陈传兴先生作品

    “陈传兴极其敏感于现实中的视觉要素。他能够在纷繁的现实表象中迅速地捕捉到各种视觉元素,然后将它们从容的搭建成一个结构复杂但又看似信手拈来的画面。组织严谨的画面与挥洒自如的拍摄,这两者之间是如何形成了一种浑然天成却又精致细腻的视觉,于他似乎从来就是举重若轻的事。”顾铮如是说。

    是的。在死亡面前,他用他独有的细腻敏感的目光,呈现给我死亡哀悼里最原始懵懂的悸动,唤醒记忆深处我从未敢直面和触及的经历。我一度害怕正面的去看待死亡,也从未想过,原来死亡竟可以用这样一种温和又直接的方式展现。原来,死亡与哀悼,根植于黑暗,又带来安全感的明。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陈传兴先生作品

    “所有的明与暗,都在不知不觉中以各种方式交汇相融,明与暗的汹涌对流成为了一种特别的影像现实。银盐颗粒相互之间的紧密拥抱,形成了一种闪烁不定的表面,但这种表面复杂地交织着绝望与希望,成为一个力场。所有这些照片,拥有在平静中不断爆发的能量。”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未有烛而后至》展出作品

    荒场林家花园,昔日繁华不再,徒留寒气袭人的空旷庭院。废弃残破的建筑,也许有人以为它已死亡。但它似乎又还活着,呼吸走动间还在暖暖微笑。这是陈传兴的影像,用平静的方式记录死亡与哀悼,明暗交织之下满满都是能量。明与暗各自有着自己的位置,互相对抗却又相互依存,影像在黑暗中与死亡对决,又在与哀悼唇齿相依。

    ·边缘世界里的流浪

    在漫长荒芜的岁月里,我窥见了不曾见过的另一个边缘世界。车站,离别的代言词。在码头,在渡轮,在月台,白昼烈日,疲惫不安的人群推来搡去,是否是不问归期的流浪。《台北车站》、《渡轮》和《花莲轮》这三个小系列,不经意间为我娓娓道来一个边缘世界里的流浪故事。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陈传兴先生作品 

    “荒芜废墟,驿站和海船旅人,漂泊在城市夜街,稻田村野的流浪者,放逐荒岛罪犯和被忽略族人。偶然让我交错,面向无名的陌生人,也许有些名称斑驳残留,那所谓曾经的方鉴斋、开轩一笑亭等等都只是空洞的时间痕迹,如同兰屿、艋胛地理标记占住地图方位一丁点而已。我能否再度召唤他们,从黑暗,从闪烁如星辰银盐海中,从永眠长梦中,离开长夜进入观看世界,放弃遗忘的幸福,碰撞再记忆的羞辱、变异、和批判。”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陈传兴先生作品

    这是他影展自述的一段话。我想,这大概就是我无心窥见的边缘世界。车站码头,有少年与带路人,这里是抵达与出发的交汇,这里还有永远不曾消失的候车人。正午的月台,是一场浩瀚无边的等待,还是梦中醒来的酸楚离别。甲板之上有着疲惫至极的沉睡者,残椅与大海,孤独的背景之下衍生出落寞。面朝大海,未能遇见春暖花开,低头不语酣睡。是疲惫,还是不忍面对?符号与影像交织呼应,文字好像又浪漫又残忍。

    ·召唤地标背后的力量

    漫长无边的流浪途中,《兰屿》岛上,《艋胛》市集,《淡水》老街,每个地名背后不仅仅是地图上一个简单标示,简单交代的地点背后,隐喻着不为人知的无穷力量。历史与想象间的空隙,照片与故事历历在目,历历在闻。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陈传兴先生作品

    兰屿岛上,犯人们没有凶神恶煞,眉目之间写满的竟是和善,也许还有一点张扬。这里是没有高墙的监狱,他们渴望返乡,渴望远离这充满炽热阳光的荒岛。淡水,离台北最近的港口。斑驳街头有一条瘦骨的弃犬,孤寂的老街上人影被拉得很长。没有归期没有目的的行走,我就像是真正的在流浪。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陈传兴先生作品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陈传兴先生作品 

    这里是清朝台湾北部最早开发的聚市地区,亦是台北最早的街廊。庙宇,市集,老铺,赌街,这里有城市最底层游民,流浪卖艺人,风尘女子,黑道角头,算命的流浪歌手。宿命轮回之中,他们各自相安无事,尘世浮游中的生活,谜一般的悲情赞歌。它是艋胛。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戏班》,《子弟戏》及《坤旦》,人们以艺为生,薪火相传说唱走戏,转身挥舞间是漂泊生活,是不悔选择的笃定偏执。伶人的声声吟唱,舞台之下静默的观众,轴承转接的一个个视觉元素,像是一出永不谢幕的黑白电影。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陈传兴先生作品

    兴许生活本就是一出荒野里上演的华丽戏剧。街头艺人在午后流浪,废墟之下有观众和抹妆施粉等待上台的戏曲伶人。这里没有华丽的舞台,雷动惊人的掌声,只是在夏末收成的农闲时刻,暗夜里传授念唱身段动作,寸土之间的原始走戏。偶有痴迷戏曲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加入戏班,开始无尽的漂泊。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陈传兴先生作品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未有烛而后至》展出作品

    而他们的流浪,逐城镇酬神庆典水露而活的最后吉普赛人,生命的出口在路上,所有华饰皆为空幻。逆光暗影之中,白昼黑夜无尽等待上戏。以戏班为家,从高于观众视角的地方赤裸上台,体验玻璃鱼缸里的春秋气候。乱弹反串的坤旦演员阿坤,性别认同混杂角色认同,时常戏里戏外不分。他是社会底层被排斥的另类人,他流浪在边缘世界里,还未找到出口。也许,他并不需要出口。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陈传兴先生作品

    ·写在后面

    少年经由时光洗礼,不知是否已为主人。黑暗之中秉烛夜游的是你我,是少年,是延迟的伦理关系见证者。这是一场黑暗之中的冒险探索,而死亡、流浪、边缘、荒野、伶人,是所有暧昧不清的根源。河的这头与彼岸,不知你是否已泅渡,抑或沉沦其中,迷途不知返。

    ·陈传兴先生简介

    陈传兴先生,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学博士,行人文化实验室创办人,台湾清华大学副教授,2012年获颁法国艺术与文学勋位(军官勋章)。拍摄纪录片包括有《移民》、《阿坤》、《郑在东》、《姚一苇口述史》,除了担任文学电影纪录片《在岛屿写作》第一系列总监製,并亲自执导《如雾起时─郑愁予》、《化城再来人─周梦蝶》。发表影像方面论文,其特出观点及论述,每每引起学者热烈回响。作品曾于2009年广州美术馆「第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举办摄影群展、1975年于台北举办摄影个展《芦洲浮生图》。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陈传兴先生肖像

    重要著作包括有《忧郁文件》、《银盐热》、《木与夜孰长》、《道德不能罢免》,以及主持翻译《精神分析辞汇》,与阮义忠之《摄影美学七问》其中「五问」回答,《迈向21世纪的台湾民族与国家论文集》之〈见证与档案:试论美丽岛事件之影象记录〉,《杨肇嘉留真集》之〈台湾热〉,《方法:文学的路》之〈关于百科全书与辞典之几点联想〉等。

    陈传兴师承法国电影理论大师克里斯蒂安•梅玄(Christian Metz),长期耕耘哲学、精神分析与影像论述等领域,同时是作家、摄影家、艺术评论学者与电影创作者,也是一位勇于面对公民运动做出反应的思想家。以哲学基础来诠释台湾的现代面向,在他身上隐然看得到法国重要哲学家的影响与特有的风范。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陈传兴先生在影展开幕现场

    法国学成归国后,陈传兴先生于1998年创立行人出版社,著力引介法国当代文化思想,布列东《娜嘉》、福柯《外边思维》、布朗肖《黑暗托玛》、萧沆《解体概要》、亚祖•贝彤《HOME》、与LV合作的《传奇旅行箱100》、题材前卫的《革命将至》、列维•斯特劳斯的《月的另一面》,以及今年甫出版的法国史重量著作《记忆所系之处》等。

    十多年来透过行人的出版,使得华语学界与年轻学子得以亲炙法国思想界诸多经典作品。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