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究竟什么样的影像过时了 乱说新锐摄影

0 2015-05-29 06:17:00   蜂鸟网   作者:王江   责编: [原创]

     最近几年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中国摄影界的造“新”运动日渐热烈。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作冲击着观众的眼球。“新锐”搞得热闹,似乎却总得不到大多数民众的买账。“还不如我手机拍得好呢”这是无厘头却很普遍的一个评论;“手抖虚焦高反差或是景大人小退饱和”这是热心人给出的“新锐摄影秘笈”。新锐摄影的生猛亮相给大众造成一种错觉——看不懂的摄影就是新锐摄影。

究竟什么样的影像过时了 乱说新锐摄影
安德烈·古斯基作品


    造成这其间割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路应试教育走过来的多数人,缺乏艺术鉴赏力是一个普遍现象。在这种环境之下没有对文化的包容与理解,对于超出自我知识范畴的事物采取排斥的心态也就不足为奇。当然问题也不全在观众身上,在大的风向之下,越来越多的摄影师试图与过去进行一场庄重的告别,在这告别仪式之下,有人自信笃定也难免有人盲目追随,如果一个摄影师的作品浮于表面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又何尝期望获得观众的理解?
    按照通常的生活经验来看,新与旧、高与低、大与小总是相对的出现。缺少参照物就等同于缺少了语境,在我们大张旗鼓的推举“新锐”的时候,这对比的基础到底是什么?我试图弄清楚究竟是什么样的摄影“过时”了。

究竟什么样的影像过时了 乱说新锐摄影
速度与激情7


    “过时”这个词用的或许太武断,但是媒体的渲染以及层出不穷的摄影节、影像评选活动让人看到近些年中国影像类型的更新几乎要超过了iPhone手机的迭代速度。从超现实主义景观到带着情怀的上路,从古典摄影工艺到抛弃相机的影像制造,从宏大的国家叙事到暧昧混饨的私摄影……这些年之间中国摄影师爆发的创作能量让世界惊叹,从过去全国上下由一个声音主导,到今天每一个个体都有机会大声的表达,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时代的进步。但是影像的流派毕竟不是院线电影的排期,不能像《速度与激情7》下线后人们对超级跑车的激情就褪去了。影像创作的核心来源于个体对世界的感知,是从自我经验的出发在社会文化心理中获得认同。170多年的摄影历史之中不断的有图式被奉为经典,然后又不断地有后继者试图把他们拉下神坛,影像就在这样的纠缠往复之间螺旋式的生长着。在几乎每一寸土地都被影像覆盖过的星球上,每一种影像的语言与媒介都被前人以各种的样式尝试过,那这里如何去评价“新锐”与“过时”呢?
    随着制造影像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影像创作者能够走到“台前”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之间的过程其实充满了偶然性,除去个人努力的因素以外,社会的机缘,资本的介入,甚至仅是社交网络的原因都有可能让一个摄影师或者是某一类影像风格走进大众视野,这有时是社会的选择,也就是说他们所创造的影像切中了社会的文化心理而“被需要”着;而有些时候有些作品仅仅是习作并不具备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架构来支持,他们或者因为猎奇或者仅是因为公众的盲从而获得了暂时的认可。个人认为,上述两者之间所间隔着一个鸿沟就是“思考”。今天传媒的发达让我们获取讯息的途径无比的便捷,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图式都可以在须臾之间出现在我们面前,总有一些“头脑灵光”的摄影师可以嗅到潮流的动向然后试图从样式上去抄袭与模仿其他摄影师的成功案例,这种缺少了咀嚼与消化的照搬式摄影无论有着什么样的外在,无论自我吹嘘使用多么华丽的辞藻,他们总会“过时”,因为在时间这个最公平裁判的眼里他们总归会露出马脚。
    其实从更高的视角来看,良莠不齐的影像共同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质,一个基数庞大的摄影群体总是好过寥寥数人的一言堂,所谓的新锐评选就是尽可能多的让碎片化的创作现象暴露出来,在阳光的催化之下勾勒出中国摄影生态的总体形象。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