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是明镜还是幻影?——读《论摄影》有感

0 2015-08-26 06:57:00   蜂鸟网   作者:叶琳娜   责编: [读者稿]

  读完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我想起了1977年,约翰•萨考斯基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名为“镜与窗”的大型摄影展览,该展览是以200余幅参展作品可以被理解为某些外部现实(窗)的记录,或是揭示摄影师自己的内部存在的内化的影像(镜)来命名的展览。本文题目是因此展览名字而联想到的内容,借此题目笔者将在下文来阐述对《论摄影》的浅论和感想。

是明镜还是幻影?——读《论摄影》有感
《论摄影》一书

  自摄影发明以来,影像成为了人们认知世界的一个工具。正因为它有着特殊的力量冲击着社会种种事件,人们就开始对摄影进行探讨,从未停止下来。人们不仅执着于探讨摄影与绘画之间的关系,更喜爱探讨摄影引起的美学和道德问题,而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当中,不仅提到了这些问题,更在不断的阐述她认为的照片到底是些什么,照片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有什么意义。

是明镜还是幻影?——读《论摄影》有感
《论摄影》作者苏珊•桑塔格

  一、 摄影像是绘画中“自画像”,是明镜

  认为摄影像是存在在柏拉图的洞穴里,我们看到影像的仅仅是洞穴里的影子,而且这个影像还是我们理想状态下的,照片是否具有真实性,我们并不清楚。同时提到,尽管她认为照片的作用是可以提供证据,但任何照片--与看得见的现实关系似乎都要比其他模仿性的作品更清白。

  换句话说,尽管照片有的时候会比绘画更具有真实性,但这个前提是抛弃掉创作的动机,只留下记录事实的这个手段。这就是摄影与绘画都是具有创作的可能性的,这不仅是单单会觉得摄影只是抓住了现实,不进行对现实的解释,但其实,摄影和绘画都是一致的,都有对世界解释的权利。

是明镜还是幻影?——读《论摄影》有感
波德莱尔肖像

  波德莱尔曾经提到“摄影与绘画是’死敌”,与其说摄影是一门独立艺术,不如说摄影更像是绘画中的一幅“自画像”,比绘画更加高级的去展示艺术家的态度。因此在我看来,摄影也是艺术再加工的一种手段,并不是完全像绘画一样,可以凭空创作的,它是通过现实已经有了的现象进行再加工创作而已。

  所以,摄影不仅像是一面镜子对现实进行反射,同时亦可以作为一块遮丑的,把自己不好的地方“伪装”起来,只留下自己心中想象的空间,这也就是将柏拉图里的“幻影”拍了下来。也在文中提到过,人们只会去拍摄美的东西,并不会去拍摄丑的东西,即使它很丑,也是一种极致的状态才会拍摄。

是明镜还是幻影?——读《论摄影》有感
《论摄影》书中插图之韦斯顿作品

  这么说来,人们在拍摄前已经对事物进行了一轮主观判断,是带有主观性进行拍摄的,同样也可以反驳摄影完全是一个记录的手段和工具。因为,这个操控者已经对他想要拍摄的东西已经进行了选择,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他想要拍摄下来的。

是明镜还是幻影?——读《论摄影》有感
刘涛 《Grinch NOW 摄影.街道 》

是明镜还是幻影?——读《论摄影》有感
刘涛 《Grinch NOW 摄影.街道 》

  刘涛,用滑稽怪诞的画面组合去宣告着他对现实的描绘和理解,用写实的手法去纪录着街头摄影所带来的魅力。这是他影像中绘出的“明镜”。

 

 
  二、不去“拍”照片,去“做”照片,是幻影

  在文中举例亚当斯曾经提到的,“请不要我们再说我们’拍’照片,而说我们’做照片。”这已经表现出拍成一张好照片是进行“爱和启示”,他坚称“一张照片不是一次意外——而是一个概念。”所以说,在他的内心里,这些照片拍摄下来都是具有目的性或是启发性的,并不是随手拍下来不经过思考,只是需要它作为一面镜子出现在大众面前的。

是明镜还是幻影?——读《论摄影》有感
刘卫 《此》与《相册》

  所以,暂不讨论照片的记录手段来说,在这里强调的是她认为这些照片都是含有拍摄者的感情色彩的,可以说是这些拍摄者的一个幻影,内容是现实的,但含义和精神还是内心中所包含的。像是当代摄影中,有许多摄影家拍摄的空镜头对于记录而言是毫无意义的,有的运用虚焦、有的拍摄了无人烟的空镜、有的仅仅是将色块进行堆积,这些,丝毫没有历史的作用价值。但是这些偏偏又是一些摄影家的情绪表达,能懂得人会懂,看不懂的人却对这些丝毫没有感觉,这些,只能算是摄影家的幻影。

是明镜还是幻影?——读《论摄影》有感
刘卫 《此》与《相册》

是明镜还是幻影?——读《论摄影》有感
刘卫 《此》与《相册》

  香港摄影师刘卫的作品Here&album(《此》与《相册》)源于自己家庭上一代经历的强烈吸引和情愫,在通过图像记忆深切了解自己父母过往的经历过程中,与其说寻找父母记忆的线索不如说是在透明的关系里试图无限接近他们。

  通过刘卫的照片,摄影的记录性已经成为了一个模糊的概念,这只能算是拍摄者追忆情绪的一种表达。不能否认这丝毫没有历史的价值作用,但以包含了拍摄者的态度,我可以把这个理解为是“幻影”的表达。

  三、题材的选择是否能决定拍的是“明镜”还是“幻影”?

  在文中这么写道:“大多数具有纪实意图的摄影,要么被穷人和不熟悉的事物这些极具可拍摄性的题材所吸引,要么被名人所吸引。”这也是当今摄影圈子里大多数摄影师爱追求的拍摄体裁。对于具有猎奇心理的我们,总想看看从来没看过离我们现实较远的题材,所以“老、少、边、穷”使一些摄影师趋之若鹜的去挖寻。这种拍摄的状态是对现实中的反映,是一种明镜吗?我不否认这是一种反映底层人民视角的一个良好的方式,但完完全全的沉迷也会算是一种病态。这只能算是摄影师内心当中的幻影,有时对现实不了解的状态下的强加意淫。

是明镜还是幻影?——读《论摄影》有感
《论摄影》书中插图之戴安娜阿勃丝作品

  四、综述

  我认为摄影在社会中的表现应该是作为一个明镜出现,来反映客观的事实,用来记录历史,不带有被摄者的侵略性的来表述事件的真相;而在艺术创作中,它和绘画的手段有异曲同工之妙,是拍摄者的“自画像”,是我表达内心的一种手段,亦是对想象中的幻影进行刻画的工具。

是明镜还是幻影?——读《论摄影》有感
《论摄影》书中插图之尤金史密斯作品

  在如今数字化摄影的发展中,摄影被更多的媒介手段所攻击,不单单是绘画,但是不管如何发展,摄影不能丢失的是它原有内在的美和魅力。作为记录的手段,不管拍摄什么,被摄者都不应该有所干预性的,应该保持它的原真性,毕竟人在镜头面前总会伪装着自我,这也是出于保护自我的考虑,但是摄影的魅力就在于如何悄无声息的将真实感记录下来。

是明镜还是幻影?——读《论摄影》有感
《论摄影》书中插图之韦斯顿作品

  整本书中,并没有具体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她用了大量的例子来解读她发现的当时社会中摄影存在的问题与现状。时间虽然已逝,但这些存在的问题在我们现在生活仍具有很多的参考价值,就像有的问题永远都不会有结果,更需要的是一个探讨这个过程中的一个思考的过程。摄影的作用是为了像是明镜一样揭露现实,还是作为内心中的那一点余热来将自己的幻影描绘出来,答案,还是只能用时间来检验。

  注释:

  注1:2008年03期中国摄影家,《艺术摄影之后的摄影》阿比盖尔•所罗门-戈多

  注2: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

  参考文献:阿比盖尔·所罗门·戈多《艺术摄影之后的摄影》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