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访谈 > 正文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0 2015-09-16 06:45:00   蜂鸟网   作者:涂彬彬   责编: [原创]

  2015年9月10日-9月13日,第二届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作为国内久负盛名的一场艺术博览会,现场除了聚集着全球众多画廊主与收藏家,还有不少世界知名摄影大师也亲临现场,与观众进行面对面交流。

  Photo Shanghai呈现了影像这一媒介近200年的历史,现场有着无数全球影像作品中的精品,笔者在现场走访过程中,深深被对几幅透着神秘气息的自拍所吸引。悉心观看作品介绍才知道,这些影像由一位白发苍苍但仍然精神矍铄的老外所创作,他便是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信不少人对这个名字并不算陌生。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的作品在展览现场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在展览现场偶然将他的两张不同照片一大一小搭配起来反而更有意境。笔者也试着将这样一个画面拍下来,如图。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的作品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的作品

  阿诺是一位芬兰裔美国摄影师、作家和导师,阿诺•拉菲尔•闵奇恩作为一名广告文案者一直以来对摄影怀抱着深厚的感情。在罗德岛设计学院作为一名硕士学生从师于哈里•卡拉汉和阿伦•西斯金德时,“生于内心,印于影像”(他为柯尼卡美能达写的广告语)成为他的艺术信条。

  接下来便跟随笔者的脚步来听听阿诺如何解读自己的影像吧。Q:蜂鸟网 A:阿诺·拉斐尔·闵奇恩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采访中提及的阿诺关于大楼的那张照片

  Q:在画廊现场看到你的这张双手撑开楼房这张照片,非常有趣,我个人也很喜欢这幅作品。想要请问你一开始拍这张作品时是一个怎样的想法?

  A:这张照片一开始的想法是想要表现照片的一个历史、发展与传承。拍这张照片期间,当时我接触了一个著名的摄影家,当时和他交流,看了一些他的作品,当时就有了创作的欲望,也算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完成了这幅作品。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的作品在展览现场

  Q:这幅楼房的作品和现场其他几幅作品是一个系列的吗?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几幅作品吗?

  A:这不是一个系列的作品。我当时拍摄作品是一个巧合。我之前和一个朋友都住在这个酒店,我们是楼上楼下的关系。当时在楼上可以看到整栋大楼的全景,当时发现将手放在窗户旁边会有一个很特殊的构景,于是便有了这幅作品。一开始拍摄的时候并没有想说要形成一个系列,就像是突然的灵感而创作。

  Q:我看到现场除了大楼这幅作品极具视觉冲击之外,另几幅都是你的自拍,并且将自身完全和现场环境融为一体,这样的拍摄手法是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特别是这幅刚好将身体巧妙卡在树木之中的,很特别,可以谈谈这幅作品吗?

  A:这要先提到大楼这幅作品,当时我偶然发现将手放在窗户边形成一个特殊的视角,似乎要把大楼撕扯开。我当时是受到朋友的影响而创作,也对他的作品很欣赏。我当时是想要撕开一些遮盖的东西,撕开一些数字,去探索一些对艺术的追求。

  再比如这幅将身体放到树木间隙的作品,创作的初衷是探索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石头与树木本质的一个关系,人与环境的一个互动。这幅作品拍摄之初,是源于我发现了这棵树之间的一个很窄的间隔,就想尝试能不能将人的身体放进这个间隙,从而拍下一张照片。有了这个想法,我就尽可能去尝试,最终拍成了这幅将身体放进树中的作品。主要是想将人融入这个树中,也是表达将人融入环境之中,形成一种和谐与统一。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的作品在展览现场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作品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作品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的作品在展览现场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作品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作品

  Q:那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你的作品是都想要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呢?

  A:一开始我拍摄的时候并没有朝着人与自然这个方向来拍。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探求,猛然一看发现自己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个人风格。到后来,我发现这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想说的是,我们人类还是要尽可能的去保护自然,去与自然友好相处。

  Q:刚刚在现场我也有看到你的一本画册,画册中有着你的更多作品,其中有些作品你将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藏起来了,画面看起来很神秘,也给观者造成一种错觉,甚至会以为是不是用Photoshop等软件来后期完成的。我比较好奇在前期拍摄中你是如何做到这些的?

  A:早期的时候我是将自己的整个身体都拍下来,到后期的一些作品中我便开始探求把自己的身体隐藏起来。我所呈现的这些画面都是相机眼中所看到的画面,其实现场真正的画面可能并不是这样子的,我只是截取其中一部分用取景器来表现。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作品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作品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作品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与自己的作品合影

  比如沙漠那幅画面,我是综合考虑现场环境、光线和构图来拍摄的。照相机就像是我的另一双眼睛,看到我脑海中想要的一个景象。照相机所记录下来的便成为我的作品。在拍摄之前我并没有做太多的设定,更多的采取一种随性的态度去创作。

  Q:好的,谢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

  以下是现场更多观众模仿阿诺作品的照片,阿诺还和其中一位小男孩跪着与其合影,阿诺称这位小男孩是自己的“soulmate”。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跪着与其“soulmate”合影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小男孩柔韧性很好,模仿阿诺作品中的动作很到位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现场观众纷纷模仿阿诺作品中的动作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现场观众纷纷模仿阿诺作品中的动作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现场观众纷纷模仿阿诺作品中的动作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现场观众纷纷模仿阿诺作品中的动作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现场观众纷纷模仿阿诺作品中的动作

  关于阿诺·拉斐尔·闵奇恩:

  他是一位芬兰裔美国摄影师、作家和导师,阿诺•拉菲尔•闵奇恩作为一名广告文案者一直以来对摄影怀抱着深厚的感情。在罗德岛设计学院作为一名硕士学生从师于哈里•卡拉汉和阿伦•西斯金德时,“生于内心,印于影像”(他为柯尼卡美能达写的广告语)成为他的艺术信条。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作品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作品

  40年后,他继续用单一曝光的方法进行自我肖像的拍摄,没有刻意调校相机或是在暗房里对相片进行更改。至今已发表五部摄影专题:《冻伤》、《水印》、《身躯之地》、《萨迦: 阿诺•拉菲尔•闵奇恩之旅》《作业:芬兰影像》。这些作品集在世界范围内出版并被大量展出, 他的作品收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东京大都会摄影博物馆以及世界上多个博物馆。闵奇恩于1992年被芬兰政府授予爵位,担任马萨诸塞大学卢维尔分校的艺术教授、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讲师。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作品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作品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作品

  阿诺•拉菲尔•闵奇恩,1945出生于芬兰赫尔辛基,1971年9月2日,在纽约的米勒顿郊区,芬兰裔美国摄影师阿诺•拉菲尔•闵奇恩开始了人体自拍创作,并从此再未停止过。他永久地踏入了名为“银色的荒野”的芬兰史诗――卡勒瓦拉(The Kalevala)。闵奇恩从l971年开始旅行,遍及美国、欧洲的东西部、日本和北欧国家。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作品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相机替我决定画面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作品

  在许多历史名城他拍摄了值得关注的影像,例如巴黎、布拉格和赫尔辛基――他的出生地,阿诺几乎是为了他的相机和周围的自然而拍摄的,甚至是自然的基本元素: 森林、湖泊、河流、山脉、沙漠、峡谷、海洋、冰岛。作为总体,这些图片的产生有令人惊讶的理由――一个男人关于文明与自然世界最初的信奉,还有他自己精神上长期探索和一个孤独人类灵魂心理的旅程.闵奇恩35年坚持不懈地从事看上去永无休止的“徒步旅行”的视觉工作。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个人网站:http://www.arno-rafael-minkkinen.com/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