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0 2015-10-13 06:03:00   蜂鸟网   作者:徐彩虹   责编: [原创]

  “孟秋之半祭祖魂,桂月赶坪吹芦笙”——赶坪,吹芦笙,唱大歌,是侗族的中秋传统,如今,在黔东南的小黄侗寨,这个传统节日愈发显得隆重了,因为一年一度的小黄中秋传歌节也将同期举行。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SP 35mm F/1.8 
侗族小歌手 拍摄:张赶生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 SP 15-30mm F/2.8
小黄中秋传歌节 听歌的侗族女孩 拍摄:刘国庆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 SP 15-30mm F/2.8
小黄中秋传歌节上的儿童大歌队 拍摄:张本

  2015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探寻“非遗”之路的队员们早在中秋前两日,就从各地奔赴贵州从江,一路上经历飞机高铁大巴的辗转周折。不过艰辛不易的旅途,往往对应着纯净的风景与原生态的民俗文化。车窗外水气氤氲的梯田和如积木般拼搭的村落,是黔东南地区带给大家的第一眼惊艳。天籁般的侗族大歌就诞生在这片与世无争的乐土上,侗族人民从模拟蚕鸣鸟叫、风声溪流开始,最终形成一种一种众低独高,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合唱形式。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 28-300mm F/3.5-6.3 
从江风景 拍摄:刘国庆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SP 35mm F/1.8 
高山上荡秋千的岜沙夫妇 拍摄:胡林庆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 SP 15-30mm F/2.8
高华瑶寨 拍摄:刘国庆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SP 24-70 F/2.8
上山劳作的侗族老者 拍摄:林威宇

  大歌的起源,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西汉刘向记载的《越人歌》,作为古骆越一支的侗族,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将自然界的元素加入音乐中。到宋代,大歌已基本成形,陆游的《老学魇笔记》中就有关于“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唱歌的记载。明代人邝露在《赤雅》中形象地描写了侗族大歌演唱的场景:“……餐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 SP 15-30mm F/2.8
侗族小歌手和游客 拍摄:武贵荣

  “汉字有书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口口相传的大歌,是侗族人传承本民族历史、情感与文化的重要载体。侗家人信奉“饭养身,歌养心”,唱歌,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切人、事、情感,都可以用歌声来表达。流传至今的几千首侗族大歌,按照演唱内容与场合,大致可以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礼俗大歌(拦路歌、踩堂歌、酒歌)、戏曲大歌;按照演唱者又可以分为男性大歌,女性大歌和儿童大歌。

  侗家人把大歌称为“嘎老”, “嘎”即歌,“老”有宏大和古老之意。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小黄侗歌在侗乡中远近闻名,侗语称之为“嘎小黄”,即“小黄的歌”。我们这次要听的,就是“小黄的歌”。 

潘萨银花家中的传歌堂
 
  中秋一大早,我们乘车赶往高增乡小黄侗寨,预备拜访侗族大歌的国家级传承人潘萨银花。侗族人的名字很有意思,拿“潘萨银花”来说,潘,是夫家的姓,萨,是侗语中“奶奶“的意思,“银花”,对应着大孙女的名字。“潘萨银花”,就是“潘银花奶奶”的意思。其实,侗家女子出阁前也是有闺名的,嫁作人妇之后,闺名弃置不用,“某人的妈妈”,“某人的奶奶”成为她们的称谓。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 SP 15-30mm F/2.8
玩耍的侗族女孩 拍摄:杨凯

  侗寨通常依山傍溪而建,小黄也不例外。潘萨银花的家就在溪水的上游,需要穿过好几座风雨桥。这一路上的景致让人应接不暇:鸭子在溪流中凫水觅食,阁楼上的土布迎风摇曳;木桶里的蓝靛在嘀咕嘀咕冒泡;炭火盆上躺着吱吱流油的串;岩石上铺着的小牛皮还血淋淋的……手中的腾龙SP 35mm F/1.8 Di VC USD大有用武之地,这支高画质、高反应速度的广角定焦头,为我的抓拍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我拍得逸兴遄飞,不知不觉中竟然掉队了。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SP 24-70 F/2.8
牵斗牛的侗族老者 拍摄:林威宇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 SP 15-30mm F/2.8
槌打土布的侗族腊汉 
拍摄:林威宇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 SP 15-30mm F/2.8
晾晒土布 拍摄:武贵荣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 SP 15-30mm F/2.8
下棋的侗族老人们 拍摄:林威宇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SP 24-70 F/2.8
手机自拍的侗族腊乜 拍摄:林威宇

  之后的半小时,我仿佛化身阿巴斯电影——《哪儿是我朋友的家》中的主角,在人生地不熟的村寨里,逮着人就问:“潘萨银花奶奶的家在哪里?” 根本就是鸡同鸭讲嘛,对方多半回报我一个茫然的眼神,再冒出一串我听不懂的侗语。最后,还是一个热心的娃娃将他的汉族妈妈领来,才将我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眼下,潘萨银花家的阁楼上,里外三层,坐着清一色的娘子军。年过7旬的潘萨银花身量小巧,布衣布裙,梳简洁的盘髻,鬓角微微染白,双目之中闪烁着智者的沉稳与威严。围坐在她身边的是一群穿着侗族传统服饰的漂亮小女孩,其后,或坐或站的,是女孩们的家人和我的小伙伴们。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SP 45mm F/1.8
潘萨银花在传歌  拍摄:李祖坚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SP 35mm F/1.8 Di VC USD
正在给孩子们传歌的潘萨银花 拍摄:王绍帅

  潘萨银花正在教这些小姑娘们学唱侗族大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小黄村人,潘萨银花自幼跟着父母学唱歌,她说,“我4岁就加入歌队, 我们歌队里一共有14个人,最开始学唱侗族儿歌,慢慢开始学大歌,长到16岁以后,就可以学情歌,男女感情,父母恩情,朋友情谊,都可以唱出来。我一辈子就喜欢唱歌,一唱歌就高兴,歌里的语言,比说话还要好听。”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 28-300mm F/3.5-6.3
 
侗族大歌歌队 拍摄:严东

  天生一副好嗓子,加上勤奋好学,不到20岁,潘萨银花就将300多首侗族大歌唱得烂熟于心,高音、低音、和声、领唱,她样样在行。而她的家,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小黄村一个固定的传歌堂。50年来,跟着她学歌的弟子已逾千人,其中几个女子歌队更是将侗族大歌唱到国外,技惊四座。如今你漫步在小黄的街头巷尾,还时常能碰到慕名而来的老外。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SP 45mm F/1.8
潘萨银花的重孙女 拍摄:李祖坚

  比起城里动辄上万的天价培训费,潘萨银花传歌纯属义务免费。她唯恐自己年岁已高,来不及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给后人。现在跟她学歌的大部分都是小孩子,寨子里初中毕业的少年大多外出打工,大歌的学习也随之荒废,一些难度高、和声多的侗歌面临失传之虞。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SP 24-70 F/2.8
面露忧色的潘萨银花 拍摄:刘国庆

  不过,好消息也不少。贵州省政府和当地政府意识到侗族大歌的艺术文化价值,正在着力为侗族大歌建立完善的数据资源库和“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实施“侗族大歌生态保护工程”。去年,潘萨银花与村里几位老歌师一起,将300多首侗歌刻录成光碟,从江县民委也准备系统性地为大歌记词、打谱。潘萨银花期待看到口口相传的大歌变成有形的谱和词,这样她就放心了。
 

原生文化中诞生的天籁和声
 
  传统的中国农村,在行政体制之外,另有一套维系地方秩序和伦理关系的宗族体系。在汉人聚集区,祠堂,是宗族内公共议事和举行集体活动的场所;在侗族聚居区,充当类似作用的场所是鼓楼,而且它的娱乐功效更为突出。人们常说侗寨有三宝,鼓楼、大歌、彩桥(风雨桥),可以说一个侗寨,无大歌则不欢,无彩桥则不灵,无鼓楼则不立。侗寨的鼓楼通常按族姓建造,一个族姓对应一座鼓楼。一个寨子里的族姓越多,鼓楼也就越多。鼓楼不能没有鼓,但这面鼓轻易不敲,遇到外敌入侵或者有重大突发事件的时候由族长敲响,召集合族之人。如今承平盛世,大鼓蒙尘,逢年过节,寨子里的男女老少聚集在鼓楼前的广场上唱大歌跳舞,所谓“吹彻芦笙岁又终,鼓楼围坐话年丰“。一年一度的小黄传歌节也将在这里举行。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 SP 15-30mm F/2.8 

儿童歌队在鼓楼广场合影 拍摄:杨凯

   侗族大歌的发展进化史与鼓楼文化休戚相关。据清代雍正年间有关资料记载:侗人“以巨木埋地作楼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史料中提及的巨木,通常是杉木。侗族人相信万物有灵,他们不仅用大歌来模仿自然界的声音,也崇拜供奉自然界的各种神灵,其中就包括杉树崇拜。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 SP 15-30mm F/2.8
砍下的杉木 拍摄:刘国庆

   黔东南温润潮湿的气候孕育了莽莽苍苍的杉树林,生活在这里的不少民族都敬畏森林,热爱树木,其中尤以苗族的岜沙部落为甚。岜沙人讲究“生也一棵树,死也一棵树”,他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树,死后就砍下它作为棺木,坟头不立风竖,只栽一棵树。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SP 45mm F/1.8
持枪的岜沙部落猎手 拍摄:李祖坚

  多民族文化相互影响,侗族人也喜欢在孩子出生后为他们种一棵杉树,十八年后杉树成材,砍伐出售或建造新房,作为儿女婚嫁之用,这就是侗族著名的“十八年杉”。侗族鼓楼的美学灵感亦来自杉树。鼓楼建筑在模仿杉树形态的基础上揉合汉族密檐多层佛塔的造型,形成下大上小的楼塔形,远观如如巨杉擎天。侗家人延续唐代斗拱式和悬背梁式木质建筑技法,盖楼不用钉铆,全靠经验丰富的“掌墨师”点墨划线,以杉木凿榫衔接搭造而成。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 28-300mm F/3.5-6.3
建筑精巧的侗寨 拍摄:黄河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恰好就有这么一个民族,在建筑与音乐上都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善于在繁复的结构中呈现和谐的韵律感。看来,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真的可以互相借鉴,互为灵感。 

  下午两点,小黄村的鼓楼广场上锣鼓喧天,一场威风凛凛的舞狮表演拉开了传歌节的序幕,来自从江、黎平、榕江及广西、湖南等侗族村寨的100多支歌队将陆续登台献艺。广场上人头攒动,十里八乡的侗胞们相聚在这里,共享盛会。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 SP 15-30mm F/2.8 
小黄鼓楼广场的舞狮表演 拍摄:林威宇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SP 24-70 F/2.8
小黄中秋传歌会全景 拍摄:刘国庆

   我在拥挤的人群中竭力施展腾挪大法,惜为身高所累,没有办法获得理想的拍摄角度。我环顾四周,发现机智的小伙伴早早爬上一户人家的干栏(侗胞的木结构楼房俗称干栏),抢占了视觉制高点。这下好了,我赶紧去跟他们会合,用腾龙SP 35mm F/1.8 Di VC USD镜头,锁定合适的拍摄角度。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 28-300mm F/3.5-6.3 
小歌手  拍摄:张赶生

  演出正式开始,小朋友组成的歌队打头阵,然后盛装打扮的成人歌队轮番登台。广场上人声嘈嘈切切,舞台音响效果又不给力,远距离听歌无法听得真切。拍完几张大场景画面之后,我拿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再度杀回台前,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听到了传说中“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SP 24-70 F/2.8
小黄中秋传歌会 拍摄:张赶生

  实话实说,当晚我在室内听过一场侗族大歌,短短十分钟的演出真可谓直击灵魂,震撼人心。低音合唱如潺潺流水,汩汩滔滔,在平地,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地赋形而不可知也;高声部,如高柳蝉嘶,抑或鹤啸九天,清音洗耳,不染尘埃。当时我就在想,如果下午的传歌节也能在室内音乐厅举行,那绝对是一场顶级的视听盛宴。这种源于自然的音乐,于田间地头或者鼓楼、风雨桥上演唱,是它的本色,显出天人合一的大美。碰上隆重盛大的场合,一定需要用专业级的音乐厅来承载,方能映衬烘托它碎玉清泉般的质感。我想,这座音乐厅不必追求高大上的外观,依然用纯木结构,建在山溪或者水潭的边缘,不留痕迹地与侗寨建筑融为一体,方妙。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SP 35mm F/1.8 
喂鸡 拍摄:张琪

   抛出这样一个愿景,期待着有人去实现它。 
 
  传歌节上不仅可以听歌,还可以观人情风俗。今天,侗胞们都将压箱底的民族服饰穿戴起来,腊乜(侗族女人)一个个摇曳多姿,腊汉(侗族男人)一个个威武神气。传统的侗族服饰都是纯手工制作,侗族女人个个是纺织染布刺绣的好手。眼下正是侗胞染布的时节,家家户户门前都放着几口染缸。侗胞将山上采来的靛蓝叶放在清水中浸泡多日,再加入石灰让靛蓝沉淀下来,靛蓝将土布染成深蓝色。这时候他们再将柿子皮、猴粟皮、朱砂根块等原料捣成汁,就可以把布染成青色。侗布有紫、黑和青紫等多种颜色,而控制颜色深浅的诀窍就是浸染的次数。如果想要防水功能,就额外添加蛋清、牛皮胶等原料反复浆染捶打,最终布面闪闪发光,达到防雨防晒的效果。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SP 24-70 F/2.8
贵州从江少数民族的妇女在织布 拍摄:刘国庆

  腊乜们满头满身的银饰也让人羡慕不已,但这些银饰十分沉重,并不适合日常穿戴。平日里她们不过斜挽乌丝,再插一柄红木梳或者银梳,俏皮又风流。我大爱这这半月形的插梳,这种装扮样式可以一直追溯到中唐。唐穆宗时,长安时髦贵妇,满头插着簪、梳、步摇,号称“百不知”。这种风尚在中原地区早已淘汰,倒是这偏远的西南山区,依然承袭古风余韵。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SP 35mm F/1.8
侗族精美的银饰 拍摄:黄河

  说起来,黔东南地区的古风还可多哩!比如瑶族秘而不传的神奇药浴,岜沙人如同先祖蚩尤一般的独特发型,苗族的巫蛊,侗族的阴师……更多神奇等你来发掘!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SP 35mm F/1.8
 吸烟的老者 拍摄:胡林庆

  侗族大歌的神奇之处,也并没有完全展现给世人。由于语言不通,我们通常只能欣赏大歌美妙的韵律和优美的和声,却难以知晓它的歌词大意。其实,侗族大歌的歌词极具文学性,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若不唱歌 青春好像流水过,人过三十好似绿叶变枯黄,人生一世多短暂,春秋已度心有余、而力不足,岁月如梭 你我各奔前程,此时相聚应永记心中。”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溪山里的侗族大歌
腾龙SP 24-70 F/2.8
小黄中秋传歌会  拍摄:张本

   “若不唱歌,青春好像流水过”。侗族大歌是音乐,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智慧。欢迎你到黔东南的大山里,来一场音乐洗心之旅!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