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即将于6月9日在位于重庆南路308号黄浦区文化局所属的第二文化馆内正式开馆。
开馆后的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将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成为市民群众近距离了解上海老相机生产流水线的展示平台,成为弘扬民族工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载体。
博物馆老相机收藏展示内景一角
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通过中国老相机制造厂家专区、全机械120双反(胶片)相机“海鸥”4A-109型工艺技术专区、摄影留念群体雕塑群、珍贵收藏相机展区、全机械120双反(胶片)相机“海鸥”4A-109型整套传统装配作业线展示,演绎相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正如其策划人陈海汶先生所说:“在梦想的坚持和时代理想的契合点上找到了抒发情怀的文化途径。”
博物馆内大量陈列有五十年代末国产相机研制开始上海所生产的各种型号、式样的相机以及影响中国相机发展的具有100多年历史的世界相机珍品。例如东风牌120型相机,系仿照瑞典生产的哈苏500C型相机生产的一款高档相机。上海牌58-Ⅰ型仿照原联邦德国生产的莱卡3B型相机研制生产,此相机为我国真正以工业化生产的高档相机。上海牌58-Ⅱ型,1959年正式上市,500架被送往北京作为向建国十周年大庆的献礼产品。红旗牌20型相机,于1969年中央电影工作会议提出仿制莱卡M3型相机计划,当年是建国20周年的献礼。又如世界上珍贵的莱卡、禄莱、柯达、哈苏系列等。
除此之外,博物馆更涵盖了相机制造工艺、原理及模具方面丰富知识的介绍。
作为展示的重点,全机械120双反相机“海鸥”4A-109型活化石作业线在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内的复制再现,更延续了中国相机制造的生命力。海鸥4A-109相机作为仿“禄莱”双反机型,代表了当时中国国内最高制造水平。相机由407种零件、89道工序组装而成,每一道工序皆需资深技师亲手调校,2004年这条作业线停产。
解放后上海照相器材工业简史
1958年,上海58-Ⅰ型高级照相机的批量生产,标志中国照相机制造水平挤入世界先进行列。
1960年,上海生产出了第一批仿德国“禄莱”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1964年,上海牌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改名“海鸥4型”出口,从此改写了中国照相机只有进口而没有出口历史。
1968年,东风照相机的诞生,标志中国照相机(纯机械)制造的里程碑。
1978年,在上海松江建成的上海照相机总厂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照相机厂。
1985年,海鸥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产量达到45万架,当时该款居世界照相机产量之首。
1989年,海鸥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停产。DF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撑起大旗。
在随后的年代,海鸥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历经多次改制后生产和停产。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