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2014云南60-90后当代影像提名展之前言

0 2014-06-18 06:02:00   蜂鸟网   作者:石明、李季   责编: [专稿]

    前后,有瞻前顾后之意;左右,有左顾右盼之意。在这里仅仅只是借用两者的构成关系,形成一个纵深的年代跨度和横向思维方式的考量,并以此揭示出相互之间的关系。这里并非想用文字的内涵来说明什么?不外乎是借此意来做一个诠释。

2014云南60-90后当代影像提名展之前言
参展摄影师蔡葵作品

    摄影术自发明至今,已经经历一百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摄影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从湿版、胶片、数字化影像,摄影也越来越趋于大众化。近年来,中国摄影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同质化的情况下,更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特别是数码时代的今天,影像的泛滥更是冲击着对摄影更深层面的理解。面对这一发展趋势,对于一个真正意义的摄影家来说,其挑战与考量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摄影创作的属性到底是什么?特别是发展到今天,摄影创作的属性是否也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改变,是否更加多元化,是否能有更多的可能性,这早已是当今摄影创作一直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而在当下,怎样才能改变摄影创作思想层面的思维方式与观念问题?或许这在今天,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这个问题,此次参展的影像艺术家,尽管在年龄跨度上涵盖了四个年代跨度(1960 后~ 1990 后),尽管他们年龄结构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但在摄影创作思想的层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用自己独立的视觉,独立的思考,诠释着自己的一种创作理念。可以说,在摄影方面他们是明白人。

    我们知道,作为一个真正意义影像艺术家,除了具备独立的艺术个性外,其创作态度、创作思维方式也将是独立的。也就是说,怎样在思考摄影本质属性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创作构想融入到丰富的资源背景中,通过摄影的形式,把自己心灵的思考,转换成一种与观者互动的心灵碰撞;而作为影像作品,是否具有当下性,是否能把用心灵感受的物质属性的表象转换为一种意识属性层面内涵的“纸面”,这正是当今摄影人所要思考的问题。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又具时代感的影像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次参展的扎西罗丹、毛剑峰(马达)、俞莱、樊涌、白勇、林迪、何伟、资佰、蔡葵、 罗怀学、程新皓、高俊、严凌霄、郭鹏、胡群山、张兴旺、颜俊杰、刘娟、武剑锋、罗元园、珀泊、郑皓天、许云华、李智24 个人,尽管其创作背景、创作题材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创作态度的严谨、创作思维的个性化是一致的。他们都能把自己心灵的思考,转换成一种动力,转换成用心灵去感受物质属性的表象并使之转换为一种意识属性层面内涵的“纸面”。传达出一种艺术家自己对观者的信息与考量。

    从本次参展的作品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从创作手法看,大致可分为新纪实摄影、类型学摄影、新地形学摄影、新媒体制作(装置、DV 影像)四大类;从创作思想看,由于年龄跨度的差异性,生活经历的差异性,导致每一个年代结构上的人都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而这正好构成了其思维的多元性,这种思维的多元性,恰恰形成了一种思维的碰撞,在这种碰撞中,相互之间形成的对影像语言的思考又具有独特性。而如何通过对摄影的内向性思考来构建摄影语言的进化,如何在摄影语言形式发展过程中常态化,使之最终成为摄影语言中的基本语汇,又是一致的。而这一思维方式构建,正好把一种人文情怀关注的“普世价值观”的摄影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

    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在这里恰恰形成了一种思维观念的碰撞,正是这样的碰撞,把摄影的内涵延伸了。而其多元化的创作思想,更是使得摄影的可能性更加丰富多彩。在这里,参展艺术家独立思考的创作态度,又让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在同一大的社会背景下,是如何把“普世价值观”的摄影理念融入到自己的创作理念中。

    正因为这样,不论此次参展的艺术家应用什么样的创作形式,不论他们采取何种彰显艺术个性的方式和态度,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在思考摄影本质属性的维度里,在各自心灵感悟的创作时空中,尽情地向每一个人释放着自己的艺术思维理念。

    让我们在参展的影像艺术家为我们呈现的艺术饕餮大餐的、心灵感悟的创作空间里,在观看与被观看的时空维度中,相互得到心灵的碰撞与洗礼。

                                                        石明、李季
                                                 2014 年 5 月 26 日 于昆明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