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资讯 > 正文

“寻根南诏-品味巍山”摄影艺术展开幕

0 2015-10-01 11:32:22   蜂鸟网   作者:王江   责编: [原创]

  10月1日上午9时,由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大理州文产办主办的“寻根南诏·品味巍山”走进美丽家园摄影艺术展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巍山开展。

“寻根南诏•品味巍山”摄影艺术展今日开幕
“寻根南诏·品味巍山”走进美丽家园摄影艺术展开幕式现场

  据介绍,本次摄影艺术展于6月1日开始征稿,9月10日截稿,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稿件4000余组(幅),名城联展的加入,展品数量及规模均为历届之最。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艺术展还将以“联展”的方式邀请北京、拉萨、太原、平遥、成都、苏州、曲阜、凤凰等近2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以及云南本土历史文化名城(镇)等地的摄影作品与影展同期展出。在巍山古城便可尽览华夏大地历史文化名城(镇)的精彩风貌。

“寻根南诏•品味巍山”摄影艺术展今日开幕
“寻根南诏·品味巍山”走进美丽家园摄影艺术展开幕式选择在拱辰楼广场举行,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的拱辰楼曾于2015年初毁于大火,经过几个月的维修复原现在已经基本恢复了原貌 

“寻根南诏•品味巍山”摄影艺术展今日开幕
空中俯瞰开幕式现场

  本届艺术展共展出作品530幅。其中,展现巍山风采的作品170幅,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联展作品200幅,云南历史文化名城(镇、村)新作品展100幅,部分摄影家邀请展60幅。影展期间还将举行民族文化展演、古村落摄影采风及特色旅游推介等内容。此次摄影艺术展,内容涵盖巍山历史、人文、风情等诸多方面,展现巍山多元魅力。  

“寻根南诏•品味巍山”摄影艺术展今日开幕
“寻根南诏·品味巍山”走进美丽家园摄影艺术展现场

  由云南著名摄影家组成的评委会从9月12号开始,本着“公平、公正,对投稿者负责”的原则,对参赛作品进行了初评、复评和三评,最后评选出“寻根南诏·品味巍山”摄影艺术展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和入选奖100名,获奖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巍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风情、原汁原味的古城风貌、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蓬勃发展的城市形象。

“寻根南诏•品味巍山”摄影艺术展今日开幕
“寻根南诏·品味巍山”走进美丽家园摄影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甸自林作品《火把节之夜》

“寻根南诏•品味巍山”摄影艺术展今日开幕
“寻根南诏·品味巍山”走进美丽家园摄影大赛二等奖获得者之一李志雄作品《守望家园》

“寻根南诏•品味巍山”摄影艺术展今日开幕
“寻根南诏·品味巍山”走进美丽家园摄影大赛三等奖获得者之一徐志作品《古窑之光》

“寻根南诏•品味巍山”摄影艺术展今日开幕
“寻根南诏·品味巍山”走进美丽家园摄影艺术展现场

  在云南历史上,巍山是一个传奇。这个偏居祖国西南的县份,曾经是诞生王国的福地,一千多年前,几乎与整个大唐王朝相始终的南诏就是从这里发端。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文化,文化也在岁月的浸润中塑造着巍山。如今,走进巍山古城,昔日的壮观华美,依旧历历在目,只是当年的古都少了几分唯我独尊的霸气,多了几许阅尽繁华的从容。走出城去,大自然的磅礴和隽永在旭日和风下徐徐铺呈:国际河流红河的源头从巍山奔流而下;万鸟迁徙过雄关的奇观年年都在巍山上演;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全国的彝族同胞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祭拜祖先细奴逻;还有道教圣地巍宝山的清雅脱俗、和谐回村东莲花的安宁祥和……

“寻根南诏•品味巍山”摄影艺术展今日开幕
美丽的巍山古城街景

  如此壮观的自然风物和人文景象自然为摄影提供了殿堂。越来越多的摄影人把巍山看成是继平遥之后中国古城活态保护的样本,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和云南省摄影家协会更是在走进琢木郎之后如获至宝般将摄影基地建在巍山。许多摄影人都有一种共识:走进巍山,就可以实实在在地坐在千年古城中感受历史,坐拥当下,遥想未来。

“寻根南诏•品味巍山”摄影艺术展今日开幕
鸟瞰巍山古城

  从照片的质量看,此次参赛作品无论从观念还是形式上都有一定程度的突破,拍摄方法没有无端的炫技,而是用朴实和充满生机的手法来表现拍摄者内心的声音,表达他们的态度和喜好,以及他们对巍山这片热土的挚爱。这些作品,就像参加一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视觉盛宴,代表丰收的黄,来自枝头的绿,跳跃着彝族血性的红,流淌着回族理性的白,以及古城楼褐红表达的庄严,南诏古街青灰代表的古朴……处处彰显巍山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动。

  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读图时代,摄影是表达,是释放,是娱乐,是艺术,是生活方式,更是奋斗和责任。我们希望借助此次摄影艺术展助推巍山旅游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走进巍山,爱上巍山,参与巍山改革奋进的伟大宏图!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