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摄影师胡兆玮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借用摄影的手法创作了一组关于世界末日幻想的作品。在这组作品中,他几乎“导演了”世界末日的来临。而通过这些画面,是否真的能引发人们对“末日”的共鸣吗?末日的威胁又来自哪里?
在世界发展之快的今天,可能我们很难感受到人类面临的威胁。而早在1947年,芝加哥大学的《原子科学公报》便设立了一个虚构的钟面——世界末日钟(末日时钟、末日之钟,Doomsday Clock)。该钟标示出了世界受核武器威胁的程度:12时整象征核战爆发。报社会根据世界局势将分针拨前或拨后,以此提醒各界对该问题的重视。该钟最近一次的调整,发生在2017年1月26日,将该钟的时刻调整到距离“象征世界灾难末日”的午夜时分仅剩2.5分钟,这也意味着人类面临的生存威胁上升到冷战结束后的最高水平。
来自浙江传媒学院摄影专业的胡兆玮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拍摄了一组关于世界末日之钟的作品——《23:47》,旨在警示人们该怎样面对这个并不太平的时代,并且今天要比过去的半个世纪承受着更为泛滥的恐惧。
这组作品首先带给观者的感受可能是一种不安。这些画面没有特定的排列顺序,但画面中所呈现的,除了有防化服、头盔、防毒面具等之外,还有一些混乱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已经经历过毁灭性打击的状况。难免会让人产生一种被带入的感觉,仿佛置身于这个遭到毁灭性打击的虚构世界里。
摄影师将这组作品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末日”前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第二部分讲述了末日之后的状态,虚构了“人”在遭到破坏后世界里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以及各自的信仰。
第一部分运用了很多隐喻性的意向。比如在一张关于地球仪的画面中,胡兆玮把整个地球仪都涂成白色,暗示着整个世界在遭遇“末日”后,所有的国家、信仰、人类都被抹去了。在另一张关于美国的核实验基地的画面中,胡兆玮运用了一些文字和图片的素材进行了拼贴,对于这种创作的方式,他认为,“当时我在网上找到它的这张平面图让我觉得非常恐怖,地表不停的在进行核试验,全是弹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假如说真的发生战争,整个世界就可能变成这个样子。”
第二部分是对末日后世界的想象,包括了不同场景的物件。这些看上去虚构感很强的画面,却是摄影师所希望表达的意图——将这些没有真实感的画面展现出来,然后通过想象将这些画面和末日的世界捆绑在一起。除此以外,这组作品还利用了一些小道具来引申叙述,比如那幅弹壳的画面。这幅画面引用了小说《地铁2033》中的一个场景——俄罗斯发生核战争后,所有幸存者都躲到了地铁站里。俄罗斯的地铁十分发达,每个地铁站都会有站长,类似于部落的首领。由于人们在地铁中不能外出,同时由于“核冬天”的关系,外面非常寒冷。在地下人们不用金钱来交易,而是用子弹来交易。子弹可以换来食物,也可以拿去杀人。
这组作品的创作手法和传统意义上的摄影是不同的,但是他表示在他看来,这种手法并不会成为一种潮流。这种运用叙事和意向进行表达的作品,只在题材较大较广时才有增益效果。
这组作品中,还出现了扑克的画面。对此胡兆玮表示,“扑克牌来自于我之前有看到的一个记录片:我们的社会是建立在一个脆弱不稳的经济上的,我们创造了错综复杂的系统,却不知道该如何掌控它。越是复杂,就越是不堪一击。我们的社会很复杂,它是一个网状结构,一旦这个网状结构出现问题就会崩塌。”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2001年,在美国政府提出的一场军事模拟演习中,一种新型的天花病毒已在某州的超市扩散,而多久以后这样的病毒会蔓延整个国家?这个演习是在一个模拟的空间中进行的,最后的结果是,美国政府根本无法控制病毒的扩散。这张图想表达的其实是在人类发生危机时社会的脆弱和敏感的状态,虽然看似结构清晰,但只要其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像在其中抽走了一张牌,整个系统都会随之倒塌。提取出这个意向的图片只在某种语境和背景中发声,而图像是作为整个庞大体系中的一个切面,扑克牌的图像本身不具备什么意义。”
用稀少的物品和文字来探索这片土地的人们生活状态,信仰和秩序,以及用虚构合成的影像来展现地域、气候和环境。有限的表达让真实的人和虚拟的世界产生隔阂,并由此产生个人对灾后世界的好奇和窥探欲望,在时空和地域的迁移下产生对人的情感和文明异化的假想。两个部分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结,共同构成这个时代我们对于末日议题的想象和讨论。这是胡兆玮通过作品最终想表达的。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