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8月28日,由《中国摄影》杂志社和影上书房联合主办的“影之媒 书之魅——摄影图书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启动仪式,在中国摄影家协会隆重举行。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高琴,浙江省摄影家协会秘书长毛小芳,影上书房馆长王新妹,《中国摄影》杂志主编徐艳娟,部分中国摄影图书榜评委、入榜作者及来自摄影界、出版机构、艺术机构、新闻媒体的五十多位嘉宾共同出席活动并见证了新一届图书榜的启幕。
与会嘉宾合影,从左至右:李波、任悦、徐艳娟、白杉、汪家明、施翰涛、王新妹、冯克力、
毛小芳、何伊宁、胡昊、高琴、顾铮、陈卫星、张宇、郑幼幼、郑丽君
自2016年开始,中国摄影图书榜已成功举办两届,共推出20家出版机构及个人的30册/集摄影图书。在新一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启动仪式上,与会嘉宾就摄影图书评选与影像文化探索之间的关系,摄影出版的趋向和挑战、摄影图书的本土实践、引进版摄影图书的现状及相关思考,摄影出版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研讨会由《中国摄影》杂志副主编李波主持。
“影之媒 书之魅——摄影图书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启动仪式现场
此外,《中国摄影》杂志与影上书房以影上书房的馆藏资源为依托,联合发起“影像学者驻馆计划”,作为中国摄影图书榜的重要延伸项目。
第三届中国摄影图书榜评选细则及“《中国摄影》杂志-影上书房:影像学者驻馆计划”申报细则将于近期公布。
在摄影业界几乎都是以评选摄影作品为主的情形下,以书为题,发起摄影图书榜评选可谓独树一帜。
欢迎并感谢今天到场的历届评委、入榜作者和摄影界、出版界的专家学者。因为有你们的博学、勤勉、慧眼、努力,使得两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取得成功,在业界形成良好反响。荐好书、识好书、读好书,成为风尚。
中国摄影图书榜,以榜为由,践行的是其意义、价值和目标。我以为图书榜除了推介优秀的摄影图书,奖励竭心著述的作者,更重要的是引领整个业界对摄影图书的关注、阅读,进而促进思考、思辨能力的提升,推动摄影文化建设。
连续两届作为中国摄影图书榜的组委会成员参加了评审活动,见证了这个平台的创立和成长,我有几点感想和意见:
1. 正向效应。两届中国摄影图书榜的举办和《中国摄影》杂志刊登图书榜专辑,提高了业内对摄影书籍的关注度,各类别年度优秀图书的评审提高了出版社对精品图书的重视,今年以来引进版理论图书无论数量和质量都有增加;图书榜对优秀摄影书籍的推荐对影友阶层有强大影响力,对摄影人群的专业摄影书籍阅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要以图书榜为点,联合各方延伸搭建摄影图书节等 落地活动,扩大影响力。吸引国内外出版机构参加摄影图书节活动,创作者、出版者面向大众经常做书籍分享,引导大众开阔视野,提升阅读和解读照片的能力。
3. 以图书榜为动力,不断进取,缩小与国外摄影出版的差距。国内摄影出版与国外摄影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差距不小,应做持续不断的努力缩小差距。国家的重视,创作者的眼光和格局、创作能力的提升,出版业要舍得投入,组织专业出版人员精心研究与国外出版业细节上的差异, 创作、编辑、出版各行其责。
教育、出版及个体创作对于提升摄影行业整体水平来说,是三股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其中出版,尤其是图书的出版又能够在教育、研究与实践之间发挥独特的链接作用。
摄影图书榜活动举办三年两届以来,一方面通过强化摄影图书这一细分市场的概念,引发了更多人对摄影阅读的关注和兴趣;另一方面也成为集合学者、编者与读者的平台,为摄影阅读与出版营造了专业的学术氛围。虽然,屏幕阅读给纸质出版带来巨大挤压,但这种挤压也可能会为人们重新发掘和审视纸质出版的特性提供动力。比如和电子阅读相比,书籍的“物质属性”从“本来如此”变为“值得玩味”,深入研究其物质性与阅读心理的关系,在数字出版、按需印刷等技术的合力下,将会为编辑和呈现提供更多的空间,并进一步触发新的编辑理念,带来新的阅读兴趣。
影上书房除了收藏中国的摄影画册之外,也花了很多精力来收集国外的画册。因为画册是除了原作以外,观看艺术家作品最直观、最准确的方式,而摄影画册和其他专业类的图书一样都是比较“小众”的,但正是因为这种“小众”性,制作精良的摄影画册是可以被当做艺术品来看待的。中国不缺好的摄影师,也不缺好的印刷机器,但是和国外相比,国内的摄影画册仍然需要艺术家、编辑、出版社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不仅是在策划制作方面,在推广上也是急需加强。
从上两届的评选结果来看,史料类、引进类的摄影图书占据了榜单的大半江山,而自制摄影图书正是我们期待的原创影像类画册的雏形,如果图书榜的评选能对这类的艺术家能有更多的支持,那对推广国内原创影像类画册的出版,和改变读者只喜欢观看、收藏国外经典画册的习惯,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鲍昆先生有一个讲座:《摄影和绘画的百年博弈》。摄影从模仿绘画,到独立与绘画抗衡,最后战胜绘画,乃至取代绘画。鲍昆先生讲的是世界摄影发展情况,可是放在中国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作为出版人,尤其是作为摄影出版社和美术出版社的从业者,我知道摄影阅读还远远无法与美术阅读(主要是绘画)抗衡。
摄影阅读可以分为许多类:技法类、史论类、教育类、文化类、纪实类、欣赏类。这些年摄影书的出版,估计一下,技法类占了绝对多数(大概是70~80%),其次是纪实 类(大概是10~20%),其他史论类、教育类、文化类、欣赏类统共占了1~10%。
仔细分析一下,摄影的纪实功能可能是独一无二的,美术作品无法比拟的地方,尤其是在电影电视还不发达的年代,人们要看到那个时代的真实影像,靠的只有摄影。所以,这些年能够成为大众摄影读物的只有《老照片》。
但以我看,欣赏类阅读的普及,才是摄影书大众阅读时代到来的象征。而要进入这个时代,则大众的生活和工作状态需要进一步改变。
大多数所谓的摄影研究,在选取文本时有其随意性,这和摄影研究的特殊性有关。但这样的特殊性同时也包含了危险性,因为对于摄影家的叙述意图没有特别的限制,研究者的言说不知不觉就随意起来。而作为文本的摄影图书的出现,要求研究者至少考虑并且尊重摄影家的意图,因此基于此的研究可能就很难也不能随意放谈。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对于作为作品文本的摄影图书投注更严肃的关注。
摄影出版是个信息集合工程,所谓信息聚焦的一种简明直观的传播方式,为艺术创作、宣传事务、公共关系、社会交往提供平面传播介质。随着信息需求与视觉呈现的高度融合,今天的摄影出版,可能会随着需求的节奏产生不同的市场流向:流派经典、展出活动、技能技术、大众文化(公共历史、地域特色、兴趣集群)等。
效率:是让人看还是被读取?
权威性:是物理现实还是虚拟感知?
时间性质:是线性时间还是点状时间?
操作规范:是创造一部作品还是制造一个事件?
存在方式:是被发现的客观世界还是数码技术的修辞学?
目的和期待:是令人愉悦的魅力和期待还是游戏性质的技术操控?
任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第一、二届中国摄影图书榜评委
Photobook(photo+book)这个新词在西方的出现,存在一个目标,将这种具有叙事导向以及作者导向的摄影书与传统的摄影图录和摄影作品集区别开来。这个新词的出现,同时也说明自2000年以来在西方摄影界逐渐流行的摄影书热潮,也是一个新的现象,并且也需要概念的界定和内涵的阐释。
当这股热潮进入中国。我们的语汇里已经有了“摄影画册”、“摄影作品集”此类称呼。仅仅将之翻译成 “摄影书”,自然令人感到困惑。尽管我们也对之进行阐释,但实际情况是,符合西方界定的“photobook”概念的书在中国并不多见。解释photobook与翻译 “documentary photography”的困难一样,我们并未有一个完整而连续的实践支持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我们未必要追寻西方概念界定里的“photobook”的实现,更需关注“摄影书热”刺激下的“变异”,从而分析出中国本土摄影书实践的可能路径,“变异”也许会成为一些可能,但需要进行甄别、给予研究和分析,这也许是中国摄影图书榜可以努力的方向。
冯克力: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主编、第二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入榜图书作者
著名艺术家、影像研究者陈丹青先生在谈及《老照片》丛书时曾说道:“《老照片》里的照片超越摄影,一如它所刊出的文字超越文章。”照片一经诞生,其所蕴含的信息与价值便超出了摄影本身,可以说,照片超越摄影的特性是与生俱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照片作为一种出版资源具有多方面挖掘与开发的可能性,正如对任何一幅照片信息、意味的解读都难以穷尽一样,照片作为出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取之不尽的。《老照片》这些年所做的,主要侧重于老照片社会历史信息的挖掘与呈现,发挥了老照片在历史叙事中的难以替代的作用,即“以图证史”。在“证史”的同时,也为研究中国摄影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并贡献了一些独特的视角。
施翰涛: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8上海双年展项目”总协调、第二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入榜图书作者
我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和大家分享一下《瑞象摄影文丛:身体·性别·摄影》这本书背后的情况。这本书的出版实际上与当时瑞象馆的一系列其他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瑞象馆一直试图拓展围绕影像所可能发展出来的讨论,让它与其他学科、社会现象、或其他文艺形式形成互动,从而再反过来去审视影像的本质。在这本书出版之前,瑞象馆已经举办了与这本书的主题相关的展览和一系列的活动,这些工作不仅让我们对这个话题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也让我们关注到这个领域的一系列重要的作者和文献,同时还让我们得以接触到了关注这个话题的本地理论、文艺和行动团体。这些都让我们在编辑这本书的时候,对内容的规划有了更大的把握和更广的视野,而且在文化生产活动与社会现实问题之间建立起实实在在的联系。
何伊宁:摄影史学者、独立策展人、第二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入榜图书作者
我的切入点是摄影展览图录,以《我们需要怎样的摄影展览画册:从图录到艺术家书》为题分享我的一些想法:
1、做展览画册的目的:策展人、博物馆方研究的延续;艺术家作品展示的拓展和补充;展览时效性的延伸;为展览提供更多的语境,帮助观众理解展览提供更多的帮助;学者、观众的研究和收藏。
2、摄影展览画册的趋势:研究型展览画册;分册+别册设计;小展览+艺术家书;画册作为展览。
3、摄影展览画册设计的考量:书本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寻找作品之间的差异化;出版人、设计师和作者之间的沟通与对话;纸本和展览的区别、编辑的逻辑;跳出咖啡桌书;读者对象是谁?
4、与摄影展览画册出版相关的实际问题:编排和设计的模式化;照片的碎片化、素材感;展览机构的眼光;时间(架构、预算、打样、方案修改、印厂沟通、出版社风险规避、校对);装帧工艺的可能性;如何去做传播。
5、最后还想给大家一个启发,我最近在帮中国摄影出版社翻译《做书的艺术家》这本书,里面有位叫瓦尔特·柯尼格(Walther König)的德国出版人说:“我不喜欢收录第三方评论的艺术家书,我总是喜欢由艺术家自主创作的书。例如,我对出版一部有馆长介绍或采访的艺术家书不感兴趣。就我个人而言,我强烈认为艺术家的书应该是一本自主的艺术作品——一本艺术家作为导演的书。”这是否是未来展览画册去思考的方向?
我认为摄影书是移动的展览。
自制摄影书,我觉得需要承担很多角色。前期的选题策划、编辑制作。以及后期的传播、推广等等。做一本书,其实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在每一个角色里面参与进去、成长,去找到自己的不足。
现在其实图像已经泛滥化了,每一个摄影师都可以拍出很多不错的图片,但是可能会缺乏一个编辑过程、以及合适的呈现方式。
我是喜欢书这种载体。拿在放在手里,像一个移动的展出。比起做一场摄影展来说,它的成本会更低(事实上一本书的成本、精力也是很大)。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做摄影书。无论机构还是个人。其实在未来会是一个潜在的摄影书市场。虽然说人们越来越倾向网络化阅读,但我觉得摄影书在国内才算刚刚起步阶段,其实有大量的题材可以被挖掘。
当下国内摄影图书出版较之前在选题结构、译者资源、设计水平、材料装帧、印刷呈现上都有了一定进步,但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图书市场销售渠道结构进一步向网络渠道倾斜,网络书店与地面店的比例约为7:3,而摄影图书销售力强的网络书店数量并不多,这导致总的销售渠道萎缩,铺货与补货量减少,为图书的首版提印带来很大压力。其次,提印数减少加上原材料涨价,给图书成本带来极大的压力,图书定价很难维持在原来的水平线。第三,译者队伍较前些年有了壮大,但更多的新译者,虽然有国外留学的背景,但在翻译技术上非常需要打磨,必须先度过翻译新手期,而成熟的译者仍在流失,转向其他更容易建立个人知名度、收入更丰厚的方向。第四,为补充图书销售动力不足,很多出版渠道在拓展网络销售平台。第五,图书制作水平在提升,但高精制作仍缺少,作者、设计师、编辑、印厂之间需要更好的合作以催生更多更好的摄影书,尤其是作为艺术书的摄影集。第六,在引进版与原创的格局中,原创仍显薄弱,无论选题策划、组稿质量、作者对书稿的驾驭熟练度、成熟编辑的队伍,以及对后期成书的介入与把控上,摄影书仍在寻找大量成熟的作者与编辑,而成熟的摄影书编辑甚至比成熟的译者更缺乏。
近年来国内的摄影书出版并不容乐观,引进书的高成本制约了一些优秀图书的中国化,加上翻译方面的老问题,并审查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一些出版社已经压缩了相关方面的选题。当然这从另一个侧面促发了引进图书应更加优中选优。
此外,国外专门摄影图书的体量也属于压缩降低的状态,不少原来擅长摄影书的出版社已经将摄影或影像作为一种文明的载体,应用于历史、建筑、美食、设计等各个方面,简言之摄影的本体性在图书出版方面比重继续下降,或许这也是摄影愈加社会化、功能化和生活化的一种体现。
与之相应,国内专门的摄影书出版社由于成本、选题内容和市场等方面的原因,新书贡献率也呈下降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影像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图书之中也是事实。不仅如此,包括民营出版公司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涉足影像文化,甚至专题制作摄影人的摄影书,其强大的资本和营销能力给摄影专业出版社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近几年,摄影出版板块的出版态势越来越多元、丰富。无论是国外经典摄影文论、画册的引进译介,还是国内本土摄影研究者、摄影师的成果结集出版,都是硕果累累,达到了一个相对的高点。这样的现状能否继续维持,值得关注。
因为工作关系,个人对国外摄影图书出版的关注更多的是关于摄影文化、理论版块,也和国外的摄影机构有过交流。我认为,在内容的原创性上和出版规划的持久性上,我们的研究还存在相当差距,国内的摄影出版机构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中国摄影图书榜的评选,为国内摄影出版机构提供了相互学习、增进了解的机会,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可以参考的摄影年度图书书单。建议除年度图书外,增设摄影图书提名奖,使更多的优质精品摄影图书走进读者视野,同时也是对作者、译者、编辑的鼓励和培养。
我主要谈谈国内引进摄影理论图书出版的现状:
(1)图书的定位已经从对外国作品的介绍梳理逐渐转向相对深入的理论与批评著作。
(2)引进的工作仍然缺乏系统性,现有的图书仍无法为国内读者勾勒摄影理论的地图,尤其是在20世纪中后期,在批判理论和法国理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批判的摄影史研究还极少涉及,更不用提在《思考摄影》和《意义的争辩:摄影的批判史》这类摄影理论与历史研究新经典之外更偏向艺术史的研究成果,比如迪迪-于贝尔曼、达弥施、汉斯·贝尔廷。
(3)引进外版摄影图书的困境:专业素质过硬的图书编辑数量较少;出版工作未与国内外学界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版权问题;收支不平衡,摄影图书的制作、设计、 排版要求较高,但印数却为受众群等因素所限,导致编辑、印制、营销投入和实际经济回报不成正比,呼吁研究机构或有志于资助摄影出版的企业、个人对此类图书的出版给予支持。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