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每年一场的多媒体展映会,如今已是第四届,“日常”与我们如约相聚。2018年10月28日下午,由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影像国际网、影像中国网承办的《日常-非常》中外青年摄影师多媒体展映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多功能厅进行展播。
展映会以中国摄影师吕格尔的《羌的山》为序拉开帷幕,这是一位1995年出生于四川汶川的大男孩,也是本届“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入选摄影师。《羌的山》正是一个基于家乡汶川的大计划,他通过前期对当地的类似田野考察,在一种“再熟悉”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对身份认同的疑问,又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对于身份认同的答案,并通过图像+影像的“实验”寄予家乡于美好的希望之中。
摄影师吕格尔到场并与观众分享创作经历和故事,或许正如他所说,“《羌的山》的拍摄夹杂着我的记忆,尝试以一种“身在此山中”的角度,寻觅我所期望的羌人和羌寨、山川,这种当代人和景观的关系。在山川穿行的这种体验,也是中国国画山水的参与形式,我也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图像只是过程的结果。”
本次展映的作品来自中国、中国香港、美国、西班牙、韩国、加拿大、孟加拉、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15位中外青年摄影师。这些作品虽从“日常”影像出发,却充分体现了青年群体对于自我及与“他者”之间的身份认同、文化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在艺术表达上,这些作品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对于影像语言的本体以及实验性、当代性进行探讨。在他们的创作中,摄影已被视作个体化的“我”,并转化为一种“重现日常”的手段。
甘肃青年摄影师张亮的《春光照相馆-照相、照片、家与村》也是在用影像记录着自己的故乡。他的作品中有父亲拍摄的泛黄的影像,也有自己对故乡的解读。这对父子对家乡的影像也正是一份最珍贵的回忆。
作品阐述:我的父亲是一位上世纪80年代自学摄影、自营照相馆的乡村摄影师。30多年来,父亲的春光照相馆从兴盛走向衰落,留下一张张发黄的照片,这些老照片记录了故乡将台河和我们一家的过往时光。回望父亲留在黄土地上的足迹,深深浅浅,清晰可见,起点的那端,是起起伏伏的黄土山坡,荒凉而深沉。而我在追寻过往的同时,也记录下故乡的亲人、村舍、山川、河流,与父亲的老照片共同连成小村历史相簿中的一个页码。
2015年开始,中国摄影家协会网站的年轻图片编辑开始尝试从影像本体出发,关注中外青年摄影师的创作。“日常”系列中外青年摄影师作品多媒体展映孕育而生。2018年《日常—非常》中外青年摄影师作品联展启动了“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并给予一定的资助,希望更多青年摄影师对于拍摄主题、对象以及相关的社会性、全球性等问题,进行长期深入的拍摄和探讨。
《寻觅鲁博》则是摄影师通过影像梳理自己儿时的记忆,摄影师王翰林的作品大多关注个人情感的记录,使用绘画,摄影,手工书籍以及动画视频等方式去表现自身的情绪变化。
作品阐述:“鲁博”是我的乳名,通过寻觅“他”,来填补我记忆的空白。这个作品是我个人情感的延续,是对自我的梳理,也是将摄影与个人成长经历和情感相结合的产物。自幼跟随父亲工作地点的变迁,导致我身边的环境不断的转变,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儿时不断辗转的生活日渐模糊,旧事旧地有时会出现在脑海,同时又隐隐作痛,所以我选择用摄影来记录我的这些变化,这里面包含历史,回忆,印象和思念,这一切又都是情感与记忆交汇的结果。
来自香港的女摄影师陳韻芝是一位特殊教育治疗师,她的作品也在探索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她说,“我喜欢在水中。如果生命有轮回,我想成为一条鱼。”
作品阐述:这个项目是一个通过我在水中的体验来描述我的情感和梦想的照片日记。 自2015年起,每年夏天我也会去香港这个海湾游泳,并与那边小区的人物互动。 这些照片是我在海湾游泳时拍摄的。 在某种程度上,项目可以被阐释为逃离外部世界的噪音,往内在制造自己的宇宙和梦境。
就读于湖北美术学院摄影艺术研究专业的王泽瑛热衷于拍摄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景观,他说,“各种等大的但并非真实的景观,各种缩小的虚构的景观,他们或隐藏或坠落,或是仅仅只存在与我的影像之中,他们都印刻在我的脑海中,通过摄影的手段投射到图像之上。”
作品阐述: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景观,让我沉迷,有时让我无法分辨真实与虚构。影像的意义在于追寻自身的意义同样可以是无意义,他抛出了一个尚未解答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交给观者和作者一起寻找他的答案,我的这组作品还远远没有完成,他就像在给我一片片的拼图需要我把他慢慢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图像,我将继续追寻我的影像的意义。
这些多媒体作品,多数由摄影师本人配上背景音乐并进行制作,更贴切地反映着作者的对作品的解读。在每组作品播放之前,主持人以旁白的形式,向大家作品阐述和作者介绍。伴随着音乐,在中华世纪坛多功能厅的环形巨幕上,一帧帧画面在观众眼前闪现,带给人们观看“大片”般的视听享受。
本次展映会是《日常-非常》首展,第二场展映将于11月19日在中国摄影艺术节(河南三门峡)期间以图片实体展加多媒体幻灯演示会的方式进行展示。
为了方便大家观看,15位摄影师的视频文件已经上传到腾讯视频中:点击观看
关于“日常”影展更多内容请查阅:
http://cn.photoint.net/http://cn.photoint.net/zhuanti/rczhuanti.html
其他入选摄影师作品选:
作品阐述:《派斯基与爸比》探究了一个儿子与他父亲之间的关系。该系列通过纪实手法,捕捉了日常生活中那些或亲密或荒唐的瞬间。这个长篇图片故事借由母亲独有的无限制视角,展现了现代社会中父亲身份的模糊界限,反思了母性与父性的概念是否一定具有显著差别的问题。
作品阐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谎言、自以为是的世界中。该摄影作品的标题为《塑胶眼泪》,意即人造的虚假泪水。在生活中,我开始不断思索人类的谎言、欺骗、真相和道德。有时候,我会摸摸那些装饰的花朵,因为它们看起来很真实。真假插花、拉近关系的花朵都象征着另一副隐藏的面孔,人们不愿以真实的面孔同这个世界坦诚相见。人们往往会隐藏他们想要隐藏的内容,只展示他们想要炫耀的部分。而该作品就是对真诚探索的一种表达。
作品阐述:在《双重特征》专题中,我结合同时在做的两个项目展现了这一理念。其一是我记录了一家自己从小到大经常光顾的影院。当地纸媒宣布这家影院即将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拥有更先进技术的大型影院。其二是我晚上在父母家后面的树林里拍摄蘑菇画像。旧的被分解了,新的蘑菇一夜之间破土而出。并且希望通过夜晚的记录,展现蘑菇仙子般的气质。在这一理念下,我将这两项专题结合起来,希望引起人们对于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中事物的腐朽与变革重新进行思考。
作品阐述:“第六感”系列拍摄的是加尔各答一所盲人学校里具有视觉障碍的学生们。通过这件作品,摄影师与这些有视觉障碍的学生们合作,从视觉上构建并诠释了他们的梦想,以此希望能够探究真实与所见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在印度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残疾人势必会遭到排斥、边缘化。十岁那年,摄影师被诊断为色盲,因此很小就好奇失明是什么感觉。这件作品就想要提出这样两个问题:“我们看到的就是现实吗?当我们失去了视力的时候,会创造出一个不同的现实世界吗?”除此之外,学生的梦想也能让我们更加了解他们作为人的内在价值与个性,而这些在印度这样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里往往是会被忽视的。
作品阐述:图片集《你在哪里》(Where YA Been)中,街头摄影和风景中的刹那瞬间全都被纳入感知的世界之中。人们的脑袋漂浮于空中,白日里的天空也是黑暗的。我的手在整个过程中都是黏糊糊的。
作品阐述:Llum是一个摄影项目,其灵感源于生活中许多短暂的时刻。正是这些小小的时间碎片才造就了生命的价值。 “一天”系列便是这个项目的成果:我在异乡墨西哥待了一年半,用这段时间创作了这个系列。在这件作品中,我想要表达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寻找自己一席之地的种种努力。想要适应某个地方,每天都在努力地寻求两个方面的平衡:一边是对我们已经失去的东西的渴望,另一边则是我们拥有但却不在乎的事物的价值。
作品阐述:2010年2月15日,父亲因车祸离世,我通过此次《剖析:序言》系列摄影作品表达对父亲亡故的冥思。
作品阐述:长期以来,我一直寻找着日常生活中的诗意的摄影语言,寻觅内心深处自我的影像。通过这个项目去发现平凡表面下的诗性生活和人文景观,从而探讨事物与其所在环境的关系,构建属于我自己的精神原乡。
作品阐述:当我们在掷骰子时,它看起来随机得到一个特定的结果。那一瞬间我们实际上掷出了每一个状态 ,骰子在不同的宇宙中停在不同的点数。其中一个宇宙里,你掷出了“1”,另一个宇宙掷出了“2”,只是我们仅仅看到全部真实的一部分。当我在选择一张照片与之并置时,而我每一次的选择都会导致一个平行世界的出现。
作品阐述:年少时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被字里行间里父爱的含蓄与深沉所打动。长大后,摄影逐渐成了我关照现实、表达个人情绪与思考的方式。我时常为生活中那些神秘的背影而着迷。因其充满未知性,它们总是挑逗着我的好奇心,给予我无限想象的空间,看不到主人公的神态和表情,反而会情不自禁地去揣测背影前的他们究竟是怎样的情绪和心境。一张背影的照片,也记录和映射了在按下快门的那个时空里,我的经历、所感、所想,这是在我看来最宝贵的东西。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