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杂谈 > 正文

《挟尸要价》的真假之争

0 2010-08-23 09:25:44   蜂鸟网   作者:红网 [转载]
本页查看全文

网络沸腾了。

    《挟尸要价》照片作者张轶在得知颁奖消息后,就做好了接受质疑的心理准备,只不过,因为站在了最高领奖台、照片内容对社会现实极具冲击性,质疑来的比较猛烈。

    《挟尸要价》的照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15名同学在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野炊时因救两名落水儿童,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而打捞公司打捞尸体时挟尸要价,一共收取了3.6万元的捞尸费。

    这个颇具浪漫英雄主义色彩情节中的三个英雄想不到,他们的逝去会带来针对社会公德、媒介素养等方面的尖锐争议。

    20日下午,处于舆论焦点位置的 张轶从青岛坐飞机赶回武汉,给记者发来当时现场拍下的全套照片,“我将用公布真相的办法,来结束一切有关照片真假的争议”。

    这张获奖照片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在于真实生命逝去的背后,利益至上的观念给人极大的冲击,这个照片反映了社会的矛盾。”“金镜头”奖的评委、京华时报社图片总监骆永红说。

    有评论者指出,事实上,有一点不容忽略:不管事后的新闻照片如何解读,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件令人惊悸、难忘而又悲哀的事件,留在公众心中的记忆和悲痛是长久的!这份悲痛一直没有淡化过。

《挟尸要价》照片被指造假

    8月19日,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泉发文称,《挟尸要价》的解读是错误的。有媒体对这张获奖照片的解读是:船头着白色衬衫者陈某与老师、学生牵着尸体谈价。事实是:在打捞中,两条船共同作业,捞到后要迅速地用绳子拴着尸体的手或脚,避免再次滑落水中,船太小,在深水处不容易把尸体捞上来,要牵引到岸边再捞起。

    着白色衬衫者手牵尸体挥舞手臂是指挥岸上的人们配合将尸体打捞上岸。但误读的结果使“牵尸靠岸”在部分媒体报道中变成了“牵尸谈价”。

    李玉泉称,因为对“渔民见死不救”的误传,已经使本来应该列入“救人集体”的两个老人现在不敢出江,不敢见人,不敢与人打招呼。

    长江大学宣传部建议组委会和评委会撤销该照片的获奖资格;通报作者的弄虚作假做法,以杜绝以后评奖中类似情况的出现。

    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得知,早在2009年11月16日,李就以《“牵尸谈价”:不能不说的事实真相》为题对此幅照片提出过相同质疑。在《挟尸要价》照片获得全国摄影艺术展银质奖之后,长江大学宣传部也向该评委会发出了“公开信”。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