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王诗戈:大学摄影通识教育须回应视觉时代

0 2012-08-03 06:41:00   蜂鸟网   作者:王诗戈   责编: [专稿]
本页查看全文

  生产的态度(本文中的“生产”特指“个体生产”)。举例来说,一些摄影人不厌其烦地拍摄着街头的乞讨者,作为他们拍不到的遥远苦难的低成本替代。为什么要拍?如果拍,该出于怎样的目的,又该抱着怎样的心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不能拍的?……随着按动快门变得越来越轻松,某一种拍摄姿态必然在一次次快门声中被不断强化,进而会影响到拍摄者的人格走向(试想窥淫偷拍者的不能自拔)。大学通识教育应赋予影像生产更丰富的意蕴:拍摄在多数情况下不是私人行为,不是自娱手段,而是个体与社会互动链上的一环,是一种“文化的建构”(约翰·伯杰语);在作为纯粹私人行为的情况下,拍摄也会交互作用于拍摄者的心智塑造。无论哪种情形,都进入了大学教育的视野。

王诗戈:大学摄影通识教育须回应视觉时代
鲁迅美院摄影系毕业展览现场

  传播的态度。在影像传播趋于个体化的今天,对传播态度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发布、转贴有关隐私——自己的或他人的——的照片,是互联网上涌动的一股暗流,这其中有一部分出自在校大学生之手——每念及此,悲上心头。而在转贴主流媒体照片时由于有意无意地省掉说明文字,造成照片意义指向的暧昧,从而引生歧义与混乱,这样的事情也并非罕见。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传播观念,也就是在雕琢学生的公民意识,践履着教育的一项庄重承诺——将个体由自然人培养成有健全人格的公民。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