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作品展览:
1. 个案研究:外国名家的民国风景
策展人:曾璜
展品收藏:影易时代
这里展出的“民国风景”全部出自外国来华摄影名家,而且拍摄自同一个中国城市——福州。摄影术随着两次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的船坚炮利进入中国,1842年的《南京条约》迫使福州成为了通商口岸,也成为了摄影术进入中国的登入地之一,这是选择福州作为“民国风景”个案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这里展出的作品出自以下摄影家之手:甘博(美国)、柏斯曼(德国)、盖洛(美国)、法兰克(美国)、岛崎役治(日本)、曼尼、辛希勒(英国)
2. 历史标本:新中国“景相”
策展:中国摄影报社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风景照片,除了在大好山河展示中不自觉带有的文人意趣和灵光闪现,大多数则呈现出国家主义的宏大叙事范儿。
尽管风景摄影在近年来出现了诸多丰富样态,但一脉相承的“风光”传统仍有着强大生命力,而且随着业余爱好者群体的大增而突飞猛进。
在艺术、沙龙、中产生活、旅游推介甚至是国家形象展示的多重功能之下,这里呈现的跨越数十年的风景摄影样本,试图显现风景摄影在新中国的发展源流,同时作为标本以供评判。
3. 由景观山水
策展人:曾翰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杂交文明的内爆过程,土地的面貌因无度而狂妄的权力和欲望,在被肆意的摧毁和重塑中,虚妄荒诞的景观构造出一个想象的异邦。一手制造出种种乱象的人们却似乎愈来愈无法掌控和适应,就像科学家面对自己创造的异形一样手足无措。在这样的情势下,摄影不得不以它与生俱来的特性——“上帝的眼睛”——凝视当下,沿袭西方科学而理性的景观摄影应运而生。然而发生于中国的剧变并不像西方那样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可循,时间也更加急促,照搬西方的摄影经验似乎也力有不逮,那么我们又将如何应对和面对呢?
山水,是中国人表达与所处世界之间关系的观察和思考,与西方的艺术概念最为不同的是,山水既非写实也非抽象,而是一种类似结构主义的既写实又写意的图像重组。古人的山水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而今我们面对“造化弄人”又当如何溯得“心源”呢?由“景观摄影”到“山水摄影”,我们正在发问中寻找答案。
4. 看见堕落:艺术家的手机快照
策展人:洪磊
手机拍照的便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了,却不会故作主题。但是画家的视角往往不同于常人,他们拍照更敏感于视觉上的奇特构架,更多地携带了他们的情绪。这与专业的摄影家是很不相同的。
参展艺术家:段建宇 李青 王亚彬 许果 赵勤
5. 风景作为肖像
策展人:高世强
前辈们镜头中的风景,在“90后”一代影像创作者眼中已成为背景,渐行渐远。在他们影像审美正在形成的当代,手机已是最基本的拍摄器材,而自拍也成为最普遍又自然的影像方式。身处这样的影像氛围之中,风景对于他们而言,意味也自不同。
这些冒失的影像攫取者和制造者,他们不在乎技巧、风格、构图、曝光、颗粒感、景深或者画幅。他们所拍摄的“风景”,可能是午后慵懒的一瞥阳光,一道即将上传朋友圈的“佳肴”,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或者一抹淡淡的微笑。一切的生活都是风景,所有的风景都是肖像,如同他们锁定在手机桌面的大头照。
在这些年轻的影像作者看来,所谓风景,所谓影像,就是对自身生活巴洛克式的喧嚣记录。他们或许不够深刻,但足够鲜活,甚至怪诞,热气腾腾。
参展艺术家:王克伟、顾文甲、卢意、吴穹、童笑、汪洋、马原驰、倪小语、赵洋、黄洋、谢艺丹、姚聪、洪慧婷、李冠征、何振邦、李超然、李心夷、林璟、贾茹、郝凯、曾永强、凌宗权、陆雨、陈玉婷、徐金明、谭荔洁、白清文
6. 风景23:摄影联展
王 琛《地球呼唤》
刘鲁豫《冬日太行》
刘瑞新《新疆大地》
孙 敏《华顶雾凇》
孙晋强《苍凉·沧桑——尼雅访古系列》
李 刚《黄山雪》
李庆才《与人有关的风景》
杨广智《大岳武当山》
吴家凯《黑白风景》
陈建强《心中的风景》
何 军《四川风光》
宋举浦《云南玉龙黎明傈僳族自治乡丹霞
地貌》
张延红《内心的风景》
赵 红《美丽家园》
赵大督《大画幅摄影作品展》
段玉宝《走近云台山》
覃士柱《风光无限》
徐 波《大象无形》
徐大庆《精神的天堂》
顾 勇《西湖·西溪》
谭 明《风光无限,摄影无限》
滕 彬《不一样的桂林》
醉 石《身边寻常的感动》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