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最好的照片的标准是什么?怎么才能拍出一张好照片?
我们可以有答案,但绝对不止一个答案。
很多年轻人问我,刘老师,我怎么才能拍出你那样的照片,你给我划一条直线出来,我按照你说的去做。我很直接地说,这是不可能的,我不能误导你们。
我认为评判好照片没有标准答案。它是当你在现场遇到这些画面的时候,你抓不抓得住,怎么抓住。这跟你个人很有关系。我们在讨论摄影的时候,应该步步做加法,而不是步步做减法。
正如你在书里所描绘的那些战地摄影师们的种种经历,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报道手法以及对新闻事件的观点态度,这些才是我们和读者不应该忽略的内容。相机对于我和大部分摄影师来说,只是一种工具。
以我多年的战争报道经验来看,摄影师的知识结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毅力和恒心都是决定最后画面的要素。有些记者,因为知识面狭窄,不擅长观察,不懂与人沟通,自然做不出好的报道;而另外一些人,他们准备充分,善于与他人合作和沟通,自然就可能做出好的内容。
我们总是习惯把摄影、新闻摄影割裂开来,摄影师、摄影记者如果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在炮火中与被拍摄者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就很难拍出好作品。同样的,去拍摄一个政治领袖、一个演艺明星、一个普通百姓,如果不能够在短时间内与他们建立一种微妙的信任关系,摄影师会因为观察不全面,错失一些重要信息。
中国的读者们总是喜欢寻找成功的捷径,比如现在大家都在学马云,好像知道了人家的工作方法,自己就一定也会成功。这是错误的。我们现在思考问题,还存在误区。不存在“成为好摄影师”的单一的、固定的路线,而是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要去了解摄影作者的工作方式、方法,性格、态度和观点。你看,杜修贤入行的时候文化层次不高,可后来也成为新华社很好的摄影记者;有些摄影师是很好的工程师,如马克•吕布;有一些在入行前是医生。
别人问我“你为什么总是在最恰当的时间出现”,我想他们问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完全是在说摄影。无论在任何时候,我都会时刻让自己的相机里面保留着空白胶卷,因为我绝对不希望当我面对重要时刻的时候,手上没有可以用的空白胶卷。这其实也是一种摄影之外的素养。
对于我来说,你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是那每张照片背后鲜活的拍摄细节,这些能帮助读者去理解一幅照片的画面、手法、观点和背景。反之,我们不应该用获奖或者战地摄影师或者马格南这样的光环去推销。我们今天很多的摄影评论家,说来说去也不说照片,不围绕图片和新闻,交代拍摄时的背景、情景,至于作者在事后对自己的摄影作品是怎样判断的,从来都不谈。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新闻摄影被架空、被学术化、被理论化,远离读者和作者。
以我个人的采访经历来说明,当你把在战场上摄影师遇到的各种困难、拍摄的限制等等叙述出来的时候,读者也就更容易去理解一张照片,为什么他不是这样拍,而是那样拍。在当时的瞬间,拍摄者什么是可为的,什么是不可为的,作者是戴着什么样子的“眼镜”去观察新闻事件,怎么理解前因后果,作者的同情心在哪里,为什么会有同情心,过程是怎样的,有没有内心的纠葛和矛盾。在很多好照片的背后,都是有很多智慧在其中的。比如,我在北京和莫斯科采访的时候,其他人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而只有我坚持留在那里,获得了最独家的照片。这就是摄影师在摄影之外的智慧。
数字技术对新闻摄影的意义?
当下,很多人都对职业新闻摄影师的未来感到焦虑,但是如果你仔细研究,你会发现所有摄影内容的展览,包括现代传播集团在2014 年参与举办的Photo Shanghai 摄影展览,参观的观众比其他当代艺术的展览都要多,这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为什么人要去艺术馆、美术馆看一场摄影展览,而另外一边,图片又在网络上泛滥?
因为看作品的时候是一对一的关系,周围要有空间,观众也要有时间去欣赏作品。
Photo Shanghai 最后一天还有许多人要买票去看,结果都买不到票,对我来说这意味着摄影的力量没有在互联网的时代减小,传播的技术和媒体平台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摄影师的工作方式和经济来源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这个变化不可能会改变我们看待摄影、评价作品的方式。就好比,今天有了新的技术,我们明天就可以否定莎士比亚吗?
我们应该看的是照片,而不仅仅是它的标签。经典就是经典,好的照片体现的是我们对人类的观察。重新翻看那些历史上的经典照片,我发现我离不开它们,因为它们承载着我们人类的共同记忆,这就是摄影的魅力和挑战。
在数码的年代,技术给我们的摄影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也减弱了人们观察的时间和思考的时间。当年我在做图片编辑工作的时候,在编辑部,每天要看很多很多照片,去判断哪些是最值得刊登的那一幅。但是现在,你可以看到的影像太多太多。好比我问你,关于伊拉克战争的哪一张照片你还记得?你不能很快地回答出来。因为你每天看的图片太多太多了。
虽然时代在变化,但摄影奖项仍然不能完全由读者投票来决定,还是要有专业的评委来评选,我们需要观点。我当过“荷赛”的评委和大师班的老师,每一年我们都要在争吵中才评出年度照片的获得者。有一年的“荷赛”评选中,我们选择了华盛顿邮报的摄影记者拍摄的一组车臣的照片,一个当地小孩子在汽车上的表情打动了包括我在内的评委们。有时候,并不是战火和硝烟才是好照片的要素。我们看照片,实际上看的是摄影师在照片背后的表现出来的观察力和思想力,作品能否打动人,即最终要回到人文。
我现在把自己曾经获得的摄影奖都摆在角落,为什么?因为我们,包括你我,不应该活在奖项的光环之下,人们应该生活在那些有意义的画面里而不是名利的相框里。
刘香成,策展人、著名摄影师、“荷赛”大师班亚洲推委。2015 年1月10日。
内文赏读
著 者:刘旭阳
出版方: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出版年:2015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开 本:16开
字 数:289千
页 数:256页
书 号:978-7-5122-0646-5
定 价:58.00元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