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0 2015-06-25 06:09:00   蜂鸟网   作者:徐彩虹   责编: [原创]

    我知道你看到标题就想逃,鄙人做选题的心情何尝不是如此。身为女流,连十字绣都没有摸过,云锦?约等于国际大牌高定吧,离一介布衣的生活过于遥远。

    习惯性召唤度娘,度娘如是云:“南京云锦,至今已有1600年历史,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成,以挑花结本、通经断纬、挖花盘织、逐花异色等工艺和风格在中国丝织品中独树一帜。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贡品。”知道云锦长啥样了吧?不知。度娘娇嗔道:“咄!绝知此事要躬行,且行!”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南京云锦博物馆内景   曲业芝拍摄
腾龙 SP 90mm F/2.8 Di VC USD

    说走就走,我也不是头一遭跟着“腾龙行-探寻非遗之路”的团队上路了。南京三日,走马观花,心得却也不少。度娘又再三嘱咐说:好东西,要学会分享!

    来,在怡红院的芭蕉荫下摆上躺椅,唤晴雯姑娘熏一炉香,再让袭人姑娘端几盏玫瑰花露饮,咱们轻摇小扇,闲聊一回云锦的陈年八卦。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南京云锦博物馆内的云锦服装秀并乐曲表演 曲业芝拍摄
腾龙 SP 24-70mm f/2.8

    在我手边呢,恰好摊着一本故宫年历,上头印着这么件文物:“清,雪青色竹叶富贵万寿纹妆花缎”,这是个什么鬼东东?雪青色,太含糊;富贵万寿纹,没概念;妆花,难道讲化妆?裹脚布一样长长长的名字,太考验人。

    得,那就撂开这个话题,我们先来聊聊您手头这几件爱物,这颗 “腾龙SP 15-30mm f/2.8 DI VC USD”,您倒给解释解释。腾龙,老牌镜头制造商,产品以大变焦,轻巧实用著称,15-30mm超广角,罩得住场面,F2.8大光圈轻松挑战弱光, VC代表它同时搭载防抖系统,这一款可是全球唯一。再看这一颗腾龙28-300mm f/3.5-6.3 Di VC PZD”……话匣子一旦打开,您根本收不住。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身着云锦时装的模特  彭红专拍摄 
腾龙 SP 70-200mm F/2.8

    这就对了,隔行如隔山,像天书一样复杂的东西,只要行家稍微点拨,其实也不难。那款清宫妆花缎,便是云锦的一种,颜色、纹样都是明清常见的,当时代的人,一看便懂。同样,咱摄影同道中人,看到那长长的镜头名字,也是心领神会。 

    所以本文要做的事情,就是化繁为简,从历史八卦和日常生活的角度强硬插入,让你对云锦有个活泼泼的印象。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

   ——为何明清小说描写人物服饰根本不提“云锦”字样?


    点击阅读: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南音一曲忆中古    镜头里的中国·腾龙行:春日皖南访宣纸

    为何明清小说描写人物服饰根本不提“云锦”字样?

    云锦这样好,为何暴发户西门庆的一众妻妾不穿,锦衣玉食的红楼诸人也不穿。就算西门庆没有资格穿,深受皇恩眷宠的金陵贾家,府内“上用”之物俯拾皆是,《红楼梦》中却始终没有提到“云锦”字样?怪哉。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南京云锦博物馆内景   曲业芝拍摄
腾龙 SP 90mm F/2.8 Di VC USD

    不如我先讲个笑话。《山海经》大家都知道,里面提到一座“余峨之山”,山上生活着一种叫犰狳的动物。以今天的动物学常识,我们知道犰狳生活在南美洲。于是,就有历史学家据此宣称,国人早在上古时代就征服了南美洲,《山海经》是一部讲述全球地理的宝书。

    这可真是个大乌龙。山海经里的“犰狳”具体是何种动物,早就湮灭不可考。动物学家们在给南美洲的一种动物进行中文命名时,联想到“犰狳”,顺手借用过来。搞历史的人不了解这层关系,于是天马行空根本停不住。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云锦织造 彭红专拍摄 
腾龙 SP 70-200mm F/2.8

    作为非遗的“云锦”,同样属于“古词新用”的例子。古籍中提到的“云锦”多是修辞与泛指。但举一例,南朝《殷芸小说》最早出现“云锦”一词:“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你总不能据此考证,云锦起源于天河,发明者为织女吧。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云锦织造  张立德拍摄
腾龙 SP 90mm F/2.8 Di VC USD

    据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郭俊介绍,“云锦”一词真正落到实指,是在民国。我猜测民国命名者的灵感,来自明末清初吴梅村的一句诗:“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云锦服饰细节  曲业芝拍摄
腾龙 SP 90mm F/2.8 Di VC USD

    “云锦”“雾绡”,似从“雾绡云縠”一词化用而来。“绡”和“縠”均是薄纱织物,“锦”则不然,从金从帛,是古代最贵重的丝织品。这里做定语的“云”,不取其柔软,似取其色彩绚烂之意。用云锦来形容江南生产的名贵织物,很是贴切。所以,民国人干脆将“虚”指坐成了“实”指。

 

    你又好奇,古人到底如何称呼云锦呢?

    ——库金(织金)、库锦、库缎和妆花。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云锦博物馆内展品 彭红专拍摄 
腾龙 SP 70-200mm F/2.8

    在古籍中看到以上字样,你要晓得,这是在说云锦。这里的“库”,特指清廷内务府“缎匹库”,换成“优衣库”可就天差地差了。“库”字当头,表明它是皇家御用品。其实,云锦中最为酷炫的集大成者,倒是名字一点不“库”的“妆花”。

    “库锦”、“库缎”,是提花的锦与缎,色彩和工艺相对简单,起源也早;“库金”,也叫“织金”,拿金、银线在织物上织出花纹,其中,又有一种纯以金线打底的,唤作“满地金”,不知躺在上面满地撒欢,会是何种人生况味?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云锦博物馆内云锦展品 刘国庆拍摄
腾龙 SP 70-200mm F/2.8

    在元代,织金被称为“纳石夫”,意为“波斯金锦”,概因工艺从波斯传来。早在唐宋时期,蜀地的织锦工人就已经掌握了织金锦的技艺,但金泥衣与金缕衣才是当时的流行。我们在唐诗宋词中经常能看到它们:“罗衣隐约金泥画,玳筵一曲当秋夜”——魏承班《菩萨蛮》;“翡翠黄金缕,绣成歌舞衣”——李白《赠裴司马》……金泥是黄金印花工艺,金缕是黄金刺绣工艺。黄金白银不过是丝织物上的零星点缀,唐宋时人并不爱将大量贵金属贴身穿着。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云锦博物馆内的服装展示  刘国庆拍摄
腾龙 SP 70-200mm F/2.8

    真正对织金充满狂热的,是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对于惯常行军打战的元朝统治阶层来说,这种结实又华丽的织物十分合胃口。宋以前的织锦,纹样小而碎,色彩典雅,不以隆重取胜。到元代,风气为之一变,锦的色彩越来越鲜艳刺激,花头越来越大,金银大量加入。蒙古人甚至以织金花朵的大小来定官员品级的高低。

    可见,元代的云锦,透着浓郁的蒙古族审美趣味。但是作为皇家织物,云锦在随后的发展中吸取蜀锦、宋锦和缂丝工艺之精粹,并有意识地向唐宋审美传统靠拢。最终,以“妆花”为翘楚,云锦成长为中国织造工艺中的集大成者。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云锦织造  曲业芝拍摄
腾龙 SP 90mm F/2.8 Di VC USD

    “妆花”为何物,各位不妨自行度娘,术语过多,我怕贴出来您会就此弃楼。我宁愿以几个细节佐证它的不凡:一件为皇帝定制的妆花龙袍,在官僚机构层层督办的情况下,仍然需要织造数年;妆花的色彩搭配是所有丝织品中最丰富的,可以做到二十多种色彩交相辉映,逐花异色,层层晕色;现代科技发达之后,库锦、库缎、库金都可以用机械操作,唯有妆花,依然维持着传统的大花楼织机织造,难以被机械所取代。

    讲了这么多,以后你看《红楼梦》、《金瓶梅》等明清小说,就不会与云锦相见不相识了。按理说,以《金瓶梅》的朝代设定,开绸缎铺起家的西门大官人一家应该穿宋锦才对。但是书中频频出现的都是“大红遍地金五彩妆花通袖袄”、“大红缎子遍地金通袖麒麟补子袄儿”等云锦织物,显然作者将自己的时代背景代入书中,穿帮啦!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让时空再错乱些-南京高淳老街里的老板娘  曲业芝拍摄
腾龙 SP 70-200mm F/2.8

    《红楼梦》中的云锦织物也不少。宝黛初会时,宝哥哥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二色金”即“二色金库锦”;凤辣子出场时彩绣辉煌,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这是一件百蝶穿花的大红织金缎窄身袄,衬得她恍若神仙妃子。您看看,好资源都倾斜到贾府最得势的两个人身上了,果然会撒娇的孩子有好果子吃。

    那么,下一个问题又来了。

    你知道贾府中最贵重的云锦织物是哪一件吗?

    当然是雀金裘。贾府中通共就这么一件,留给了一家之主贾母,老人家却因为心疼宝贝孙子,随手送给了宝玉。不成想,蝎蝎螫螫的宝玉才穿一天,后襟就被火迸出指顶大的烧眼。 

    这么件衣服送出去修补,竟然“织补匠、能干裁缝、绣匠并做女工的”,全都不认得,也不敢揽。难道真因为它是俄罗斯国进口的?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云锦织造工艺 李祖坚作品
 腾龙 SP 15-30mm F/2.8  

    在南京云锦博物馆里,陈列着数件孔雀羽织成的云锦实物。以孔雀、野鸭、翠鸟的羽毛拈线织锦,古已有之,在明清云锦织造中更是达到极盛。明定陵出土了好几件万历皇帝的织金孔雀羽妆花袍料,以孔雀羽线与各色彩线织显花纹,金光浮动中,深翠的孔雀花纹莹莹烁碧,眩人眼目。如此尊贵的衣料,平头百姓很难接触到。

    既然雀金裘是地道的中国制造,为什么曹雪芹来个“出口转内销”,将它的产地说成俄罗斯。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云锦织物局部  曲业芝拍摄
腾龙 SP 24-70mm f/2.8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云锦织物局部  曲业芝拍摄
腾龙 SP 24-70mm f/2.8

    我私心里揣度,一方面,是曹雪芹欺负普通读者不懂行,觉得小处糊弄一下也无妨。岂料天日昭昭,到底被后人批了谎。另一方面,这也有力佐证了曹雪芹是江宁织造局曹家的后人。他下意识地想要为先人讳言,掩饰曹家以权谋私,私自截留贡品的污点。

    我们且来看看江宁织造局到底是个什么机构。据《清会典》记载“凡上用锻匹,内织染局及江宁局织造,赏赐锻匹,苏杭织造”。内织染局设立在皇城根下,此外就只有江宁织造局能大量接触上用缎匹。请您试想一下,众多能工巧匠都不认识的宫廷织物,贾府的一个家养丫头偏生就认得,还能织补,如果不是生长环境使然,实在说不过去。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云锦织物展示 刘国庆拍摄
腾龙 SP 70-200mm F/2.8

    所以,从诗词或者方言来考证曹雪芹的身世,我看都不如从这些“日用之常”里捕捉玄机。

 

    云锦与现代计算机的发明有关系?

    两件八竿子打不着的物事,怎么会发生关联?且听我从头述来。

    但凡去过南京云锦博物馆的观众,都不会忽视现场展示的大花楼木质提花织机。在庞大的花楼上高踞着一位“拽花工”,其身后晾着两排长短不一的打结棉线。这位在楼上拉扯一下机关,楼下端坐的那位“织手”,竟然就知道此时该织什么色彩与花纹。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大花楼织机局部  刘国庆拍摄
腾龙 SP 70-200mm F/2.8

    腾龙行的网友对着这台不知所以然的古老机器狂拍一通。话说那里的光线实在有点暗沉,围上去的观众又太多。这个时候,腾龙SP 15-30mm f/2.8、腾龙28-300mm f/3.5-6.3 以及腾龙 SP 70-200mm F/2.8等镜头就可以大显身手。15-30mm的超广角,轻松地将大花楼织机收入囊中。没能挤到前排的影友,则通过腾龙长焦镜头,远远捕捉云锦技师的工作画面,不同景别,拍出来的照片各有千秋。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大花楼织机演示  李祖坚作品
 腾龙 SP 15-30mm F/2.8 

    不过当天下午,腾龙行的影友们就明白了大花楼织机的工作原理。

    在云锦博物馆四楼,高级工艺美术师郭俊的云锦工作室,我们见识了博物馆中不曾展示的云锦前期工序——意匠和挑花结本。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非遗传承人 高级工艺美术师郭俊展示”挑花结本“工艺 李祖坚作品
腾龙 SP 24-70mm f/2.8

    郭俊是当代知名的云锦设计专家。据他介绍,不同于民间欣赏习惯,云锦图案的装饰性特别强,而且相当理性,大量使用象征、寓意、比拟、表号、谐音、文字等方式,来体现一个政权的权威和祥瑞。云锦中常用的图案有团花、散花、满花、缠枝、串枝、折枝、锦群等。从文化内容上看, 有来自民间文化的蝙蝠(福)、牡丹(富贵)、鱼(余)、石榴(多子)、桃(寿)等纹样, 也有反映皇室文化的龙、凤、麒麟、江崖、海水、万寿等纹样。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云锦织物展示  张立德作品
腾龙 SP 15-30mm F/2.8

    云锦的设计稿称为“意匠”图,整幅图纸全部由约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小格构成,数量以千、万计,云锦图案和色彩就描绘在这些方格上面,十分精确。乍看起来,意匠图很像现代的十字绣,不过云锦不是靠绣,而是织出来的。这张意匠图并不能作为云锦织工的蓝本,需要通过“挑花结本”工艺来进行二次转换。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技工正在生成结本  宋耀生拍摄
腾龙 SP 24-70mm f/2.8

    终于说到重点。挑花结本,是用结绳记事的办法,将图案结成一团团棉线,这个过程相当于电脑编程中的二进制,其原理简单地来说,就是用丝线做经线,用棉线做纬线,对照意匠图来挑制成花纹样板。搞清这个秘密之后,回头再看大花楼织机,楼上“拽花工”拽棉线结本,就像在敲电脑键盘。下面的“织手”摔梭开织,她面前织出的云锦就相当于电脑显示屏。

    据说在18世纪末,欧洲人根据中国这一技艺中的二位进制原理,发明了纹版提花机,据说,其后,电报机、现代计算机都是根据该原理发明。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非遗传承人 高级工艺美术师郭俊展示”挑花结本“工艺 宋耀生拍摄
腾龙 SP 24-70mm f/2.8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人物后面的背景即是一台大花楼织机,高悬着的打结棉线即为完结的结本
宋耀生拍摄  腾龙 SP 24-70mm f/2.8

    这值得骄傲吗?二位进制的秘密,高悬在大花楼织机上,但是它的用途,不过是两位工人倾尽全力,每天为帝王家织就几公分的锦缎。而它到了欧洲人手里,却引发了划时代的技术变革,这中间的巨大落差让人心塞。

 

    云锦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

    在南京郊区的漆桥古村落和高淳老街,一位身着云锦的靓丽模特抹杀了不少快门。腾龙SP 24-70mm f/2.8 DI VC USD这颗镜头,让环境人像的拍摄变得轻松自如,广角端的畸变,凸显环境带来的壮阔视觉冲击,而70mm端,配合大光圈可以极好虚化背景,有效过滤掉画面中的冗杂元素,突出人物形象。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南京漆桥古村落  张立德拍摄
  腾龙 SP 90mm F/2.8 Di VC USD 

    看着云锦走入寻常生活小景,真是快慰人心。在云锦博物馆里,一些小尺寸的云锦工艺品,价格从几百到数千不等。但云锦成衣的价格,还是十分奢侈。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身着云锦时装的模特 李祖坚作品
腾龙 SP 24-70mm f/2.8

    知名服装设计师劳伦斯许对云锦情有独钟,他曾经多次以云锦元素,为女星设计过红毯礼服。劳伦斯许第一次触电云锦,是为周韵设计出席戛纳影展的“国色天香云锦”。这件晚礼服用了将近半年时间织就的,眩目的孔雀绿上织进了万道祥云。考虑到面料本身已经华贵非凡,所以设计师配以简约裁剪,以贴合周韵温婉如水的气质。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身着云锦时装的模特 彭红专拍摄
腾龙 SP 70-200mm

    劳伦斯许最知名的一次云锦设计,当属范冰冰征战戛纳所披的“龙袍”。这件成衣轰动一时,引发巨大关注与争议。有人忿忿地说,范冰冰将一点野心都穿在身上了。也难怪,龙纹本身是帝王象征,再配以帝王专用的云锦材质,一般人真是望尘莫及。平心而论,这件龙袍的设计十分成功。黄地上织着两条飞龙,拖地的水脚透着江崖海水纹,云锦的经典图案与性感的剪裁相结合,凸显了范冰冰的艳丽与丰腴之美。后来,龙袍“远嫁”英国,被国立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

    劳伦斯许从自身经验出发,呼吁云锦在图案和制作工艺上做出改变。因为古代中国的服装是平面的,容易展示云锦的华美。而现在服装是结构型的,云锦的优势不能最大化。

镜头的中国-腾龙行:云锦、红楼和毯星
云锦博物馆内的服饰展示 彭红专拍摄
腾龙 SP 24-70mm f/2.8

    一些像劳伦斯许这样的大牌设计师,正在纷纷与南京云锦研究所或者云锦博物馆这样的机构展开合作,寻求云锦的创新之路。无论怎么变,云锦高端奢华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这位丝织品中最后的贵族,将如何迎来自己的第二春,真让人好奇呢!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