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资讯 > 正文

2019丽水摄影节|这是10名山东青年摄影师的再出发

0 2019-11-06 13:50:28   蜂鸟网   作者:中摄协影像中国网   责编: [转载]
本页查看全文

·10名山东青年摄影师的再出发(2)

刘磊《潘庄村》系列

2019丽水摄影节|这是10名山东青年摄影师的再出发

作品阐释

  我的老家潘庄村,是山东的一座普通村落。600多年来,潘庄村民的工作和生活是一体的,农耕被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直到有村民到城市里打工,人们才会认为他有了工作,而在村子劳作则被称为“在家里”。

  在中国乡村快速城镇化时代背景下,潘庄村的生活也发生着改变。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城市信息流入村庄,融入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一些等不及潘庄村经济自然发酵的村民走进城市。就这样,有的村民成为不常在村村民,有的村民成功融入城市脱开了农民身份。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定论潘庄村的衰败。外流人口也为潘庄村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力,还有一些村民坚守和回归村庄,为村子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当地现代经济模式的发展也在影响着潘庄村。这就是潘庄村当前的发展状态。

评语

  《潘庄村》是一组拍摄长达14年的作品,也是一组不断发展的作品。刘磊拍的是自己的故乡,正是由于他对其的谙熟,这个小小的村庄在他眼中却有着庞杂的结构,这不仅因为这里的每个人对刘磊而言都是具体的,有故事的,更是因为“村庄”这一传统形态的人类生存聚落,当下正处于变革之中。村庄似在收缩,又好像在延展。基于上述出发点,并非让照片佐证一个定论,摄影成为刘磊勘察村庄的工具,他拍摄潘庄村人与人的关联,人与村庄的关联,以及潘庄人与当代社会的关联,这个拍摄计划是庞大的,线索纵横交错,但这些不断累积的图片,似乎正推进着一个整体面貌的呈现。

——任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新闻系副主任)

刘伟光《双重生活》系列

2019丽水摄影节|这是10名山东青年摄影师的再出发

作品阐释

  我们可以把父亲和母亲的双重生活看作是一种生活状态,也可以看成是一种间断的离别。然而,这种状态在我心里更多的是一种对子女爱的付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双重生活的发生呢?我想城乡结构的变化是其中核心的原因之一。一份权威的调查资料中提到:“城乡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城乡人口流动的方向、形式和强度。……另有研究指出,203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潜力将丧失殆尽。……农村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已经实现了向城镇的就业迁移,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现象十分突出。”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城乡结构的变化可以说是历史发展前进的重要特征表现之一。在变化之初难免会出现两代人在城与乡的分开居住,父亲和母亲的“分居”只是这个状态形式的一种。将来有一天,父亲也会来到城市生活,然而目前的这种生活状态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容易的。

  拍摄自己的父母既简单也困难,简单是因为人物比较好切入,没什么障碍,难是因为太熟悉,照片的“內爆”点往往力度不够。但是,也正是因为拍摄才真正体味到父母的那种平凡所折射出的伟大。

  总之,这份爱的记录我会一直持续下去。(节选)

评语

  这组《双重生活》以身边的父母为出发点,用最简单与质朴的语言诉说最日常的情景,以并置的表现形式表达两位老人为了孩子而分居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虽含有几分凄凉,但又是质朴的,是感人至深的。之所以有这种情感,是因为在拍摄的过程中,伟光除了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同时也是一个介入者——他用相濡以沫的细节缓缓平和地表现这种间断的离别,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伟光是山东摄影界的后起之秀,摄影语言独到而纯粹。他所创作的《封印时光》《星空畅想》《爸爸的故乡》等作品在各大比赛中都收获了不错的成绩,充分地展现了一名当代青年摄影师的新锐视角。这些作品多以艺术摄影与纪实摄影相结合的手法进行创作,依据个人生活体验的同时,更着眼于当下的时代诉求,拥有很强的人性温度和视觉感受,彰显了伟光的创作潜力。最后,希望他能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谷永威(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山东画报》社总编辑)

刘书彤 《刘书彦-刘山保-刘书彤》(视频)

作品阐释

  刘书彦和刘山保是我小学和中学时期的小名,刘书彤是我证件上的名字。通过影像把自我意识和对外界的感知,建构成我的作品。在生命的浪涛中,截取具有浓烈私人属性的非决定性瞬间,这是源于自我生命存活的客观记录,也是源于个体内心的主观展示。

  随着对人生轨迹和生存规则的探寻,这种日常的重复性、规范化、模式化和现实生活的“互证”,让我不断地发现新的“大陆”,如罗曼·罗兰所言,生命中的这种反思犹如一次伟大的探险。

  这个过程充满焦虑、痛苦和挣扎。

  我用了一种司空见惯的叠加形式,尝试梳理承载着自己生存记忆的时间碎片,这也可以理解为自我认知、感知外界的旅程。生命中有太多的假装忘却,这些自我生命体验的痕迹,或许只和自己彼此产生怀疑、矛盾和共鸣,与生命和人性本身产生对话,有高潮,有余庆。

  这个过程对于愚钝的我而言,漫长且难挨。

评语

  发现刘书彤的这组作品,对我而言是一次惊喜。在当前的摄影评选中,难得有作品能够很好地把个体生命体验、真切的时代感受、艺术素养以及观念与思考巧妙自然地融为一体。刘书彤这组静止影像和活动影像相结合的作品,恰恰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在这件作品中,正是作者“对人生轨迹和生存规则的探寻……日常的重复性、规范化、模式化和现实生活的‘互证’”,使得他能够不断地发现生命经验与影像世界的“新大陆”。此外,刘书彤作品的活动影像部分,是目前我所看到的由摄影家创作的影片中最出色的。

——高世强(当代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空间影像研究所主任)

曹红梅 《未来世界》系列

2019丽水摄影节|这是10名山东青年摄影师的再出发

作品阐释

  国家因工业化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的作品将尝试构建一系列场景来反应塑料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威胁。系列作品旨在通过画面呈现白色污染不仅带来了“视觉污染”,而且带来了许多难以察觉的潜在危害。

评语

  我认为曹红梅的作品非常精彩。我们给到索尼世界摄影大赛专业学生组决赛的主题是描述白色污染,你会发现其它作品虽然表现方式很好很切题,但是显得过于直白。我认为摄影的美妙之处在于,你创造了一个平静的画面,并让观众在观赏画面时将自己带入其中,与你的思想碰撞。他们透过表层去理解你想要表达的故事,然后这些故事就会变成他们的一部分。我认为,曹红梅将树干包裹起来的叙事方式非常美,也让她的作品脱颖而出。这就是我所期待的,来自中国的作品。7、8年前,来自中国的作品更多是纪实或纪实风格的作品,而现在我们看到更多中国摄影师使用更加艺术化的手法来呈现作品,这真的非常棒。

  曹红梅,她没有因为别人的影响而偏离自己的轨道,坚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要表达的,这非常好。她的作品那么棒,她没有模仿任何人的作品,她从别人那里获得灵感,但是坚持自己的独特性。我再补充一下,曹红梅来自山东,所以我认为她较少受到北京、上海、纽约、伦敦的影响。她的作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非常纯粹和敏锐,很有中国文化的韵味。从拍摄呈现方式看,她似乎没有进行过什么处理,但其实包含了自己的巧妙构思,这就是我们想看到的。我认为,恰恰因为她的作品是源自内心的,她才获得了成功。

——史考特·葛瑞(Scott Gray,世界摄影组织主席)

陈茂辉 《尘世——从0到9的尘埃》系列

2019丽水摄影节|这是10名山东青年摄影师的再出发

作品阐释

  死去的动物被制成标本,摆成活着时候迁徙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奇异的存在,它们似乎是介于生与死之间,如同肉体与灵魂的交汇点,成为被人类强加赋予某种永恒存在意识的载体,不可避免地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循环往复于归尘与重生之间。

  然而这种永恒存在的人类主观意识的状态,某种意义上,无异于柏拉图主义的轮回再生:万物皆数,只有理念和形式才是绝对和永恒的存在。于是,我在思考着这些有着某种永恒性的存在意识形态的标本,在万物皆数的理解下会是怎么样的呢?

  2016年至今,我拍摄于博物馆动物迁徙标本,试图用这从0到9的数字微尘的无限循环的观念,来描述出一种处于永恒存在意识的状态,数即尘埃,是生,也是灭。

评语

  陈茂辉在本不应该对生死有这样深刻体验的年纪拍摄了一部直面生死以及生命存在状态的照片,其最基本的创作动机源自他的一次生病的经历。

  在这个荷尔蒙四溢,充满激情和欲望的年龄中,严肃地谈论死亡似乎有些没有朋友,但是正是在这个本应生命茂盛繁茂的时候来谈论生死,似乎多了一丝豁达或者说是无奈。我想,这组照片就是陈茂辉的答案。活着本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是探寻活着的意义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从尘埃中来,并必将回归到尘埃,犹如从0-9的轮回一般。陈的照片告诉我们,其实生和死并没有所谓明确的界限,这只是我们在时空中存在的一种状态,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的状态,做到自己理想的样子:不惑,不忧,不惧。

——宁舟浩(山东摄影师)

2019丽水摄影节|这是10名山东青年摄影师的再出发
2019丽水摄影节展区分布图

2019丽水摄影节|这是10名山东青年摄影师的再出发
现场限量订制帆布袋,现场扫码先到先得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