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矿”是法国艺术家托马斯-苏文的一个策展项目。他从2009年开始在北京的废品收购站挽救了大量被遗弃的底片,数量达到了50万之巨。难能可贵的 是苏文以极大的耐心和精力将这所有的底片重新扫描整理, 并且以高度的文化敏感重新梳理了其中的很多线索,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一个有关北京城市记忆的影像脉络渐渐地浮现了出来……
 
   
 
 
苏文肖像
托马斯·苏文
  苏文是一位定居北京的法国摄影收藏家。在 “北京银矿”项目中,他从北京城市周边的废品回收站里抢救回成千上万张濒临销毁的摄影底片。“北京银矿”项目曾参加过的展览有:新加坡国际摄影节(2012),英国德比FORMAT摄影节(2013),香港The Salt Yard(2013),连州国际摄影展(2013),并在此次展览中获得新摄影年度大奖,澳大利亚悉尼4A亚洲当代艺术中心(2014),美国芝加哥当代摄影博物馆(2014),瑞士Vevey’s Festival Images(2014),比利时巴黎-北京画廊(2014) 在“北京银矿”项目之外,苏文还限量出版了五本一套的《北京银矿照相夹》,它入围巴黎光圈基金会第一届摄影书奖,并被著名英国摄影师马丁·帕尔选中作为《英国摄影杂志》年度最佳摄影书之一。
 
  我觉得你的这些线索的切入点都特别有趣,我想可能还真得是外国人做这个事比较合适,因为你们有距离感。……[详细]
  对,外来的文化,得有距离,但是也不能有太大的距离,所以我正合适做这个工作,我是1999年第一次来到中国,这些照片里的时代是我没有经历过 的,所以我特别好奇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离我很近,因为有些照片是99年到05年的,这段时间是我经历过的中国,所以我跟北京的历史可以稍微拉近一点,但是 距离还是有。……[详细]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现在这个项目开始做商业了,那会不会有肖像权的问题?……[详细]
  不管我做不做商业都存在问题,但是我做这本书不是为了钱,欧洲的摄影书市场就是这样,入选过奖项价格就会变得很高。关于肖像权的问题,2008年阿尔勒摄影节马 丁帕尔和三个人就一起策划了一个叫“从现在开始”其中选择了30位艺术家这些人都是用其他人的照片做作品,每一个作品都有版权问题,他们想用这个展览说从 现在开始摄影就是这样了。当然我不能说我对这个无所谓,关键看我……[详细]
  在各地的展览中你使用的照片内容都不一样,但是形式上呢?也是采用装置、Video和照片这样的形式吗……[详细]
  每次都会有变化,比如说我有一个特别喜欢的系列,就是90年代中国人开始旅游,很多人先到泰国,当然也有去巴黎的,中国人去巴黎一定会去卢浮宫看 蒙娜丽莎,我有一个系列是中国人站在那些油画的对面用闪光灯去拍,其实展览不能这么拍得,闪灯会损坏油画,而且他们拍出来的效果特别差很暗油画上会有一个 反光的白点,你把这一类型的照片放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白点不断的出现,这个白点就成了我的线索,最后这个系列挺好玩的。所以当我去某个博物馆做展览 的时候我就会可以挑选那些在博物馆拍得照片。还有当我去香港做展览的时候我会专门去找在回归那天北京市民拍得照片。很有趣,当天翻拍电……[详细]
 

创影像第一期
  “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这是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的开篇语。就像其他艺术门类一样,艺术家也是摄影艺术发展的主体,而创造力正是摄影艺术家最重要的身份属性。无论在任何时代与地区,坚持独立思考且具有原创精神的摄影师都是宝贵的财富。蜂鸟创影像栏目试图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在海量摄影人群中寻找最具创造力与创新精神的摄影师进行推荐。无论媒介如何变迁,人,才是我们关注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