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前天遇到广州的知名摄影家丘。他说他马上要去北京,因为杉本博司与贝尔纳·弗孔的展览几于同时开幕,可以看一看。
我很羡慕。这当然是值得的。两位都是观念摄影的大师。在我心目中,都是排到前几名的人物。杉本我在这里介绍过,我说他拍的是这个世界的“庄严法相”,是将东方意境与西方理性结合的大家。我们再说说弗孔,弗孔拍摄的是“本来面目”,而其导演式拍摄,或者说“执导摄影”、“置景摄影”,让艺术摄影在照相之外,别开“造相”之生面。
事实上,弗孔这回在中央美院的演说,和在元空间的展览,分别是5月29日与6月2日。这真是挺合适的。他的作品,就是复原美好童年。
那年他也才26岁。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商场淘回了一些旧的塑料模特儿。在自家的房间里,他看着它们的表情,突然醒悟:
“这些模型和它们的所到之处唤起了我孩童的记忆,好比商店橱窗里的模特突然获得自由,向你展现出一种难以名状却气度高华的张力来。”
他开始将模特与实景结合起来。“1976年的夏天就像一支拉满弓的箭,我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年轻的体内能量喷薄欲出,我把各种模型塞满了我的小卡车,一气不停地开始了我的旅行:从童年时的房间到克勒兹的教堂公墓,从圣托里尼的游泳池到阿尔勒城的海滨小镇。每到一处,我快速地摆设好模特,完成拍摄后打包上路,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弗孔如是说。
一支满弓的箭。说得真好。我也能感觉到他那作为艺术家的至高的喜悦,那如同初恋成功的日子。那是属于自己的艺术手法,属于自己的梦境,属于自己的花园般的土地,那时,仿佛会有个平行空间,永远回荡着孩子们的笑声叫声,大地如同八音盒,也永远依依呀呀地唱着铃铛一样的乐声……
正如他这次的展览标题,《梦境》。多少人,想这样梦回童年,但是,也许,只有弗孔能真正实现。一般人如果生活中还活在童年可能就是精神病了,比如龚如心。弗孔当年实在很幸福。他不带入肉身,只植入情感,心,放肆地活在梦境中,在法兰西乡村的无人之地,活得像翻腾的麦浪一样,明亮得像无边的向日葵。
当年,阮义忠的《当代摄影新锐》说得好:弗孔,在置办着一场永不落幕的家家酒。
家家酒这个词也好。就是大陆说的过家家。那是模拟一种成年生活,悲催的是,当成年后,生活要残酷得多。
当然,这组作品的意思不止于此。弗孔说:“我的世界里没有‘代’的概念,出场人物都是孩子,是男孩,少年,没有‘生育性’,可说是‘原型’样的东西,是停止了的世界。”
我的理解,是他想描绘一种人的本来面目。时光所止的乐园里,无性,亦无成年。
他批判着一种“成年的文明”与文明的成年。求诸鄙国,我不得不说,我们的成年世界实在不容乐观,同时,童年直如成年。奶粉之毒,书包之重,拐卖之数量,激素之刺激性早熟,和官员对少女的癖好、电视台对儿童唱成人歌的偏好,恐怕都是世界之最。中国的孩子不安全。中国的孩子都是小大人。
我觉得我小时候,虽然看上去一定是希望工程救助的对象,但我能在土地上,自由地玩耍。没那么多作业,不用学钢琴外语,每天只惦记着泥里打滚河里摸鱼,那怕有时吃不饱,也觉得要远比现在的孩子们幸福。现在的孩子,也许只有儿童节里,才可痛快地玩一下,大家才庆祝一下,街面上才出现一种相对轻松的少年乐园的气氛。据说外国孩子都不怎么读书,学校都像是个玩的地方。我想,那岂不是天天都在过儿童节。其实,一个正常的社会,就应该如弗孔所寄意的那样,天天都是儿童节。
成年已够痛苦的了,童年还这样累——难道你要剥夺他的一生吗?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