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影史 > 正文

赵俊毅:被战争折断翅膀的《飞鹰》杂志

0 2013-09-11 06:54:00   蜂鸟网   作者:赵俊毅   责编: [专稿]
本页查看全文

  抗战之前,上海出版的摄影刊物有:《柯达商报》、《柯达画报》、《摄影画报》、《天鹏》、《柯达杂志》、《中华摄影杂志》、《晨风》、《长虹》、《华昌影刊》、《飞鹰》等等,在这些刊物中,属《飞鹰》出版的时间最晚,刊行的时间也不长,但它后来者居上,一跃成为国内摄影出版物的佼佼者,究其原因,一、上海冠龙照相材料总行勇于出资兴办,二、得益于三名在校大学生出色的编辑才干,二者缺一不可。

赵俊毅:被战争折断翅膀的《飞鹰》杂志
杂志封面

赵俊毅:被战争折断翅膀的《飞鹰》杂志
杂志内页


  二次北伐后,我国实现了形式的统一,在十里洋场的大上海,摄影器材行业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上海柯达公司、莱卡中国总代理兴华洋行、康泰时中国总代理礼和洋行、禄来中国总代理美最时洋行、福伦达中国总代理先灵洋行、爱克山太中国总代理百部洋行、爱克发洋行、伊尔福洋行等,国外的洋行在上海聚齐,国内的照相材料行也比比皆是。这些商家为了占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商文并举,国外的商家自然不必多说,就拿国内商家为例,益昌照相材料行出资创办了《长虹》杂志,还出版了一本《达齐摄影书信》;华昌照相器材总行创办了《晨风》杂志,还出版了一本《晨风选集》。上海照材行业的龙头老大冠龙照相材料总行,虽在南京、汉口、杭州、北平都设有分号,但在商业文化方面,远远不及益昌和华昌,冠龙老板也想迎头赶上。当时在上海有一个叫鹰社的摄影组织非常有名,这里活跃一批大学生摄影爱好者,其中同济大学的学生金石声、大夏大学的学生蒋炳南和冯四知是鹰社的骨干成员,他们三个人的摄影作品经常通过鹰社发表,冠龙老板早有耳闻。1936年年底,冠龙老板把三位大学生请到自己的办公室小坐,然后请他们到杏花楼吃饭,席间冠龙老板与三位大学生共同商讨创办摄影杂志之事。大家边吃边谈,最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冠龙在全国属于专业的照相器材行,所办刊物也要突出其专业性;既然冠龙聘我们三人为编辑,我们又为鹰社的社员,鹰社的一些思路要带到刊物中来,冠龙不要过多地干预编辑工作;为了向读者介绍新品相机的使用方法,推介暗房特技知识,冠龙经营的新品相机编辑可以首先试用,冠龙的暗室兼做编辑部的暗室;为了配合社会上的浪潮,本刊不代理日商广告。
 

赵俊毅:被战争折断翅膀的《飞鹰》杂志
杂志内页

赵俊毅:被战争折断翅膀的《飞鹰》杂志
杂志内页 


  1936年1月,由冠龙出资创办的《飞鹰》摄影杂志创刊,刊名取“云程万里,一飞冲天”之意,“飞鹰”二字由大书法家于右任题签,封面作品“任重道远”由杂志编辑蒋炳南拍摄,该作品的名称一语双关,预示着《飞鹰》承载着广大摄影者的重任,道路远大。在发刊词上,编者感慨欧美的照相机工业的发展之迅猛,十年前的日本,在摄影器材方面还仰仗于欧美,近几年来情况大有改变,简易的摄影器材可以自制,感光材料已经能过自给自足,而我国在摄影器材方面则完全依赖于欧美等国。血气方刚的大学生编辑,热切期望着民族的照相机工业和民族的感光材料制造业迅速崛起。发刊词最后写道:“本刊内容务求艺术大众化,并极欢迎有价值的文字和意味深长之照片,我们选择的标准,不以作家之名定取舍。”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