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行望山河——张克纯作品展“正在三影堂展出。张克纯的作品以一些场域定制的方式呈现在展览中。我们专访了策展人蔡萌,听他谈一谈对本次展览的思考与解读。
三影堂 × 蔡萌
Q: 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本次展览的策展思路吗?
蔡萌:
因为,张克纯的作品背后有种浓厚中国传统的人文情怀,以及文人山水的审美经验,他也曾多次在采访中流露出对传统中国绘画的认识。所以,从张克纯的作品中我找到了一条线索,也是本展览的主题——行望山河。正是在张克纯不断地游历与行走,凝望与眺望中,在他简洁、单纯的艺术气质里,在一种内观与反省态度的作用下,建构出一整套视觉语言。如果说,本次展出的作品我是紧扣“行望山河”这一主题进行选择,力求把这一主题的强度做出来的话。那么,与“行望”相对的“山河”早已不再仅仅是围绕着具体的对应物去展开,而是慢慢扩大到一种更广阔的疆域甚至是家国观念上了。从张克纯最近的作品《中国》中你也可以感受到他对家国想象有种更为宏大的关照,而不再只局限在之前的一条河(黄河)上面。
Q:张克纯曾经在多地举办过展览,本次展览有什么亮点呢?
蔡萌:
本次展览最大的亮点是它有双重意义上的挑战。一方面是对于三影堂展览空间的挑战,也就是说怎样让其作品与空间形成更好的“生长关系”,为此我们做了一些场域定制(Site-Specific)的作品进行呈现。另一方面是对艺术家本人作品的挑战,张克纯的作品之前的展出尺幅并不大,但在他作品中看似单纯简洁的画面里其实蕴含了很丰富的细节,所以当照片被放大之后,这些细节就会浮现来,使观众对其产生不一样的理解和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讲,观众在照片面前的观看也构成另一层意义上的“行望”——来自观众的行望。
Q:怎么理解这种作品和展厅的生长关系?
蔡萌:
刚才所谓的空间挑战,其实背后更多指的是一种作品与空间的生长关系。例如:有一些作品是吊起来的,利用天窗的自然光线;还有一些墙面的小转折,以及展览的中间过度部分;甚至一进门看到的佛头那件作品,被嵌入展厅入口处的一个窗口里。一方面是从图像的内容和尺幅上处理作品与空间的生长性;另一方面也在考虑展览的起承转合。其实,如果对作品和空间深入研究之后,或者关系处理得当的话,很多时候,就好像是空间在召唤作品,而不是刻意的安排。每件作品都自己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Q:为什么会想到把作品以悬挂的方式呈现?
蔡萌:
一方面是我之前有一些这种类似的策展经验积累,另一方面是基于三影堂的空间考虑。在我印象里,在三影堂之前的所有展览中,空间利用的最好的一次是“冰+煤”那个展览。而那个展览中有些作品就是悬在半空的,只是尺幅不是特别大,但很有效果。我这次终于有了挑战这个空间的机会,就试试。当然,这也不是谁的作品都适合这么做,而这种作品与空间的生长关系探讨过程往往会使艺术家作品内核被放大,或者说,这次让我们看到克纯作品所具有的可生长性。
Q:展出作品的布置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蔡萌:
如果从张克纯的单张照片看,并没有很强的叙事性,但他对照片总体控制的视觉感和画面情绪都很好。在最初的设想中,我就想象他的作品出现在展厅中会呈现出不同明度的灰,应该是一些灰色块在墙上跳舞。从内容本身上讲,其中有些作品画面比较复杂,比如大量的脚手架、矿山、人工堆砌的景观;还有些作品画面非常简洁、素雅、具有平面感,比如平平的水面,淡淡的天空;还有些类似古典山水画中的枯木树石。这样就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上分为几个层次,使作品彼此之间形成视觉结构关系。
Q:所以从内容到形式,整个展览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着“行望山河“这样一个主题
蔡萌:
是的。一定要把主题的强度做出来。强度不够的话,整个展览想要表达的内核自然会被消解。在我看来,“行望山河”这个主题的内在逻辑也是张克纯作品背后的一个核心驱动力。这一驱动力也是他的作品能从同代人拍摄的“景观摄影”中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我始终认为摄影师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群体,如果从本雅明所谓的闲逛者(Flaneur)角度而言,他们恰恰是对中国进行最全面视觉观看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中国这片视觉田野中,不断采集信息。更重要的是,张克纯的这种坚持了十几年的游历与行望,使他对这个国家建立了一种合适的比例关系与尺度感。通过其作品的表面,我看到他在轻巧地处理这一关系。但作品的背后,却隐藏着大量充满强度的挑战。
起源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学派的“景观摄影”,或者追溯到更早的新现实主义摄影,是从国外移植到中国的。在这个移植的过程中,张克纯从很多本土化的视觉经验和传统艺术中寻找灵感,这也是中国当代摄影必然的发展路径。近些年来,张克纯、塔可、巍壁等艺术家的作品已经和十年前的“景观摄影”在维度上又向前迈了一步。与其说这是对“景观摄影”这一类型的一种完善,不如说是他们在探讨全球语境下的中国“景观摄影”的独特性,或者是为了寻找和显现一种“中国性”。
Q:这也体现了这种“中国性”和世界摄影领域的一种对话?
蔡萌:
对,这种对话挺强烈的。因为中国既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也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没有过的爆发式的经济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被不知不觉地裹挟了。这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你也许全无察觉,也许若干年之后再回想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每个人的感受就会不一样,会看得清楚一点。
·关于策展人
美术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副研究员,策展人,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广东美术馆。其硕士和博士论文均以1976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为研究方向,从美术史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出发,探讨中国当代摄影发展演变的内部逻辑及其对应的艺术思潮与外部文化问题。
曾策划的展览有“第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景观·静观”、“原作100”、“CAFAM未来展”、“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中国当代摄影2009—2014”和“罗杰·拜伦:荒诞剧场”、“桃李桦烛”、“古元画展”等多个展览。2013年他发起了国内首个摄影理论奖“林茨摄影理论奖学金”并担任学术主持。
展览相关艺术衍生品:张克纯《北流活活》ILFORD合作珍藏版作品集
主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艺术家:张克纯
策展人:蔡萌
开幕:2019年10月25日 15:00
展期:2019年10月25日 – 2020年2月23日
地点: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155A)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