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摄影大家谈 > 正文

09平遥之6大印象

0 2009-09-22 17:38:58   蜂鸟网   作者:Mr.T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印象之四:和

    和,本文可以解读成为“和”字本身和“合”。“和为贵”在本文的意思是友好,而“合”则代表着交流和融合。在中国平遥古城这么具有浓郁中国风味的地方举办国际性的摄影大展,将国外摄影师和专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和策展思路带到中国这样一个古香古色的地方,和中国本土以及外籍华裔摄影师的作品进行碰撞与融会贯通,自然需要秉着“和”的原则来“合”。

09平遥之6大印象
交流

    最简单的交流方式就是互看展览,所以来到平遥展览现场的朋友都知道,挂着参展证的参展人经常会游走于其他展场之间,并与恰好在场的艺术家或策展人询问和沟通。另一个方式则是讲座和观片会,代表着特定摄影理念的意见领袖进行讲座,直接将自己的思想向其他人表述,并且受到好与不好的反馈。此外就是特别组织的交流活动,比如组委会组织的“面对面”活动以及蜂鸟网在昨夜举办的“蜂鸟之夜-国际高端学术交流酒会”摄影人可以和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本国或外国摄影人交流,爱好者可以与知名摄影人士紧密交流。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交流形式,确实是一个良好的平台和契机。如果没有这种交流活动,人们甚至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自我介绍,谈何进一步沟通呢。昨日在交流酒会上甚至还结识了若干业内外国友人,仅一夜之间就可以互相握手拥抱,翌日还能坐在一起喝咖啡。这就是交流平台的巨大功用。

09平遥之6大印象
交流酒会

    此外,由加拿大驻华使馆策划的《白求恩》和同展区《驻华大使肖像特展》又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呼应,无论从策展机构,到作品主体,再到摄影师,都能对应的上。

    说道“和”这个字,不得不提院校展和院校交流这个话题。不光是中国摄影师和外国摄影师摄影风格有异,连国内外的学生摄影作品也是大不相同,在这里我将其归结为教育模式的不同。总体看来,中外院校的学生作品模仿痕迹都很重,我们自然不反对这种模仿,没有模仿的积淀和指引,自然难成一派。但普遍来看,中外学生作品差距就差在到底是形式重要还是内容重要。唯形式论者,将创作当成公式和代数,仅仅套用现成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意象素材。对于风光片显得更加容易模仿,因为拍摄主体在一段时间内变化较小,按照大师的指点,在特定时间、特定位置和特定器材,动手按一下快门,也会出现形似于大师作品的风光照片,这一点也是为什么风光片被国内外同行共同诟病的一个原因。这并不是踩着大师的肩膀上的奋进,而是踩着大师和非大师踩臭了的那两个脚印子咀嚼反刍而已。回到刚才的话题,现在说唯内容论者,他们有自己想拍的东西,努力挣脱固有代表意象来通过新的素材来组织作品。但难免在学习过程中挣脱规范妄自天马行空。由此形式和内容之间的一个度非常重要。中外院校学生的差别纠根结底就在于因为教育制度的偏差,而产生的形式与内容天平倾斜的不同。昨夜在交流酒会上,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艺术系教授托马斯与笔者谈论到此事时,强烈的想让他所在的学校和中国的学校进行交流,这对于中外摄影教育是非常有益的。

    最后谈到“和”,蜂鸟网本次策展的主题是“对话”,取五湖四海皆融会贯通之意,宗旨也就是以上所提到的种种“和”。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