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我读《美国人》

0 2010-10-20 16:29:17   蜂鸟网   作者:王子怡 [转载]
本页查看全文

 

(1)个人和社会。

在“物像摄影”中,艺术的经验和感觉,是社会的,它有着共同的经验标准和一般性评判原则。我们站在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月挂半圆山》前,评判是安静的、一致的、无可争议的。我们站在它的面前,如同个人站在社会经验标准的大山面前,个人,是失语的。在“物像摄影”阶段,个人经验,是渺小的、服从的、克制的。然而,《美国人》,你一来到世间,则完全是一种露骨的个人经验;你,把我们吓了一大跳。在《月挂半圆山》哪里,本来就是一座“物”的大山,矗立在我们面前,体现了物与人的本来对立。而《美国人》,你用一个社会性选题,把“所有人”当作“物”,作为它的对象物;把自己放在这个“物”的对立面,接受“物”的、也就是接受“所有人”的评判。这是非常张扬、非常突兀和危险的。──但是,这又是非常微妙的,不是吗!我在想,如果把《美国人》改成《我眼里的美国人》,或许我们就不会因此知道《美国人》,知道弗兰克了。这正是在重大事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戏剧冲突:个人经验和社会共识。没有这个冲突,哪能如此石破天惊?不石破天惊,又哪来的力量,足以打破常规?《美国人》,用一种非常霸道的方式,不由分说地告诉你:这,就是美国人!在“我”眼之外,没有美国人:没有“一般的”美国人,只有“我的”美国人。经验的许可不再是一种外在的标准,而只是我个人体验的流出。《美国人》,是弗兰克的。然而《美国人》,不仅是弗兰克的。在过去,个人通过外在的相加,归纳地达到社会;而现在,个人,通过内心直接达到社会。世界,越来越小,小到个人;个人,越来越大,大到世界。这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基本方向:个人的发展不断内心充盈和自我完善,共同性消失在人们的外部特征中。世界在发展,人类精神在进步中不断融合:把世界变成个人的;也把个人变成世界的。现在,弗兰克的经验──个人的经验,就是社会的经验。哪有所谓的社会经验,任何经验,都是个人的经验;你要达到社会,只需达到个人即可。这是决定性的改变,是一个根本性的革命。这是人类精神的纵身一跃:艰难,但必须。──的确太难了,从达到这一跃终点的腿上沾满了原点的泥土,我们看到了这个艰难。《美国人》,从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无疑更像《美国纪实》。汽车、公路、国旗、白人黑人、麦当劳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显眼的社会性的物的标志。即便是不告知拍的是什么,也明白。这是《美国人》之所以是《美国人》的理由,也是这一革命必然要付出代价的些许让步。脚步不能走得太快,灵魂需要休息。“心像”时代的到来,也要用“物像”做嫁妆。即便这个《美国人》带有强烈的《美国纪实》的味道,但私底下,却暗流涌动。那种感性的、不确定的、莫名的、忧伤的、不经意的、灰色的、慵懒的、迷惘的、疏离的气息,紧裹着人们,非要伸进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伸进我们的心,强暴我们原有的经验。一个新的经验呱呱坠地,它,是心的经验。──只是,要使这一革命性的转换得以达成,从认知上接纳新的经验,我们需要一个前提:原有的摄影的语法,必须改变。

感谢《美国人》,或说是弗兰克,是你,改变了这个语法。

 

(2)“心像”和“物像”。

要达成以上革命性的进步,在“物像”时代,是不可能的:因为语法。物像时代,是以“外物”来定义经验的。布列松告诉我们:摄影的对象物,在一定时间、空间、形式上达到一种“完美”;摄影,就是去抓住这个瞬间,这个瞬间,就是“决定性瞬间”。“物”,存在于人之外,是它自己的,是“自在之物”。世界的美,就蕴涵在琐事、昆虫、凡人、侏儒、莠草、废弃的垃圾之中。摄影存在的意义,只是在于去发现物本身的美。因此,你能否得到这个瞬间,决定了你的成败。这样,你是被“外物”所决定的,因为成功是由美的达到来决定的,而这个美来源于“外物”。这个外在物的美,与你是无干的;如果说有关系,那仅仅是说你要去寻找它。美,它在人的对面、外面。摄影,从“此”开始,达到“彼”;从人开始,走到物,消失于物,成为物。人与物相比,人只是一个美的采集者,是不重要的、仆从的。因此,摄影的目的就是去“发现”对象物的美。──这是“物像摄影”的语法。

以此相反,心像时代,则是以“人心”来定义经验的。心像时代的语法告诉我们:“美”是一种人的内心感受而并非物的属性。“物”,没有所谓的“本来面目”。“物”,只是“为我之物”。离开人来谈论“物”,是没有意义的。物之所以是美的,在于我们看起它们来,觉得美。“没有哪一刻比另一刻更为重要”,重要与否,全在于我们赋予它的意义。在摄影活动中,人,人的感觉和内心诉求,是中心;摄影对象物,无足轻重,只是道具而已。我们运用这些道具,是因为这些“物像”用失去它自己重要性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它,只是映照我们内心的“像”,它叫“心像”。美,它本身就在人的内心。摄影,从“彼”开始,达到“此”;从物开始,走回内心,表现内心,成为心。人与物相比,人是美的酿蜜者;物,只是花粉而已。因此,摄影的目的就是要“表达”人心之美。── 这是“心像摄影”的语法。

──相比之下,我们说“物像”语法是落后的,是因为:美,本来就是人的主观体验的结果,但在“物像”的语法里,被推定给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作为原因。这是人类精神的“柏拉图的洞穴”,是人类精神的一个自身设计、自我陷阱。──“物”,不过只是那些“影子”;人,回过身来,看到自己。

《美国人》的从开始的遭到抨击,到后来的得到赞许,什么物(照片)也没有发生变化。但的确有什么东西发生了什么变化,不是吗?那是什么呢?难道我们还要重复那种老掉牙的蠢话,说我们先犯了错误然后又改正了吗?──个人,是要犯错误的;可是人类,你从未真正犯过什么错误!人类精神在《美国人》上所做的丑与美审美评定的变化,正是人类精神发展方向上的那种正向变化。我说《美国人》是丑的,难道不是吗?我站在“物像摄影”的角度,用布列松式的经验标准来看,《美国人》毫无疑问就是丑的。现在,我说《美国人》是美的,这个变化基于人自身规定性的变化,基于人们的评判标准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正好要说明的是:人类认识到,美,不再是外物之美,不再是物自身的美;万物之美,在于人。──这种变化的动因,在于人类认知境界的提升和需求发生了变化。人类精神,从对外物的认识,需要上升到对人自身的认识;人类精神到处游历了一番,需要回到自己,回到内心,回到苏格拉底箴言。

──“物像”时代的摄影,对象物的美,是必然的;要彰显的美,是外在的,外物的;美,是用美来表现的。“心像”时代的摄影,对象物的美,是或然的;要彰显的美,是内在的,人心的;用于表现美的,现在可以是丑。人类精神内心的不断自我强大,强大到已经不在乎什么“外物”了;“外物”只不过是用来表现人内心的外在形式而已。美可以用美来表现;美,也可以用丑来表现。名山大川可以表现美;烂拖布臭水沟,同样可以。所有这些外物只是一堆可有可无的东西而已;因为,它,已经不再重要了。在这个变革的新时代,人的内心,它是自满自足、自我充盈的。《美国人》的几乎所有照片,都没有达到布列松式美的标准;然而它,也并不需要。这些照片指向观者的内心情绪,内心感受,指向人们对主题的内心认知;它从内部,达到美。现在,美不再是一些外在指标和传统经验;美成为一种认同、共鸣,美只是内心的观照的达成。外在的美与丑,它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它正在逝去。因此,新语法,不但改变了认识主体的相对位置,也改变了美的经验。这毫不奇怪,因为经验,从来都只是人的经验而已。随着人类精神的发展,人的关于美的经验,一定会改变。发现一下自己的身边,原来那些被看作丑的东西,现在是不是有些已经变成美的了?人类精神的发展,在内心发展美,重新构筑美的经验。

发展的概念,长期以来,被低劣的哲学语言所蹂躏。“美”,按照它的理解,就是:随着发展,美,是越来越美的。──这是一种形而上学思维的价值企盼,是一种人类精神低级阶段的低幼智力的美好想象而已。它根源于两个幼稚:一是人类精神是要提前规定自己的价值发展方向的,人类精神不是“被”发展而是自我预言的;一是它实际上冻结和阻止了发展,因为它认为事物不可能有本质的变化,美,永远是美,不能是丑。事到如今,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仍然坚持认为:事物的本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在摄影发展上,人们要去追根溯源,去寻找和发扬光大“真摄影”,去发掘摄影的本质。这是很可笑当然也是不可能有效果的──这只是一道缺乏哲学思辩训练的无人批改的家庭作业。一方面,我们说一切皆变;另一方面我们又说好只能变成为更好:人们把客观规律同人们的主观愿望纠结在一起,然后把这种纠结之物,推定到客观规律身上。这个纠结的章鱼,一定会缠绕你身,使你坐卧不安,茶饭不香。这就难怪有人要痛苦地大声疾呼:这个世界看不懂了,这个世界真疯狂。本来,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把自己否定到一无是处,最终到达自我否定。原来的原则和经验被无情颠覆和打破,新的观念还没有建立:这是转型时代,人们自然而然的、无所适从的堕落。这是一个不治之症,这是噩梦中的嚎叫。我们需要等待,等待一种先进的治疗技术出现,来医治我们思想观念中的顽疾。但困难在于:谁也帮不了谁!那是我们心中的顽疾,除非你自我强大起来,在心中点燃那盏慧灯,赶走阴霾,照亮自己!

──对于人类的自身发展,作为思考的人类,我们总是心怀敬畏、服从和揣度。我们企望得到蛛丝马迹,得到指引,看到路。可我们,永远只能看到,我们已经走过的路──这是为人的限度。可以无限地去理想、企盼、奋斗,这没有错;可这也还是你的限度,不是吗?我们是懦弱的;我们也是狂妄的:懦弱带来了狂妄。我们懦弱到看不见当下的路,却狂妄到要预测前面的路。人类,你永远不要去嘲笑“别人”,你是被嘲笑的;你的最大谦虚,就是嘲笑自己。

──从整体上来说,摄影语法的进步,在中国,基本上是受阻的。《美国人》的得到承认,宁肯说是一种外力作用的强迫。“现代摄影教父”的魔力,化作“皇帝新衣”,翩翩起舞。摄影,对于中国,一直是一个入侵者;中国摄影,从来没有以“师者”的面目出现过,只是默默地干着“匠人”的活。因为,为“师”者,在于思想的卓尔不群,而不是矮子人群中的高个子。

 

(3)美与丑。

美,是人的一种价值预期和价值达成。它,与“物”相关;它,也与“人”相关。“物”,“对象物”,是“相对的”死的;“人”,作为美的承受体,是“绝对的”活的。──一直以来,我们费尽口舌,争论不休,在于人类思辨的眼光向外:只见风景,不见自己。孩子总是好奇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它尽自己眼力所及,把什么都看到了──唯独没能看到自己。如果永远是这样,那世界将多美好!孩子,是没有忧伤的。忧伤的本质,源于人心的属性,是成熟的牺牲。没有什么“外物”,能够真正带给你忧伤;忧伤,那是你自生的;用于,自灭的。人类啊,你那成熟的回眸一笑,是那样含情脉脉,诱惑将我所有余生,浸泡在这温暖的泪水里!──只是,我从未抱怨过你。

布列松的照片,无疑是美的。《美国人》,也是美的。但这两个美,是两种美:它们,不一样。照片,是人与对象物的一种关系,这是照片的基本原则。这,也是它的原罪。

在“物像摄影”中,美,是被当做独立的、外在的东西存在的。“物”,它是自身完美的,它并不需要人。更不需要人来“说三道四”。因为这个时候,“物”,与经验评价系统,它们都是被当做“外物”来存在的。所有的人,只是“个人”。“个人”的对面,有两座大山:一是“外物”,摄影的对象物;一是社会经验体系。这两个都是完成的、封闭的。社会的经验,从不停息地演进;但在这里,这种演进是被当作停止的。因此,社会经验,它是完成的、绝对的、权威的。人本身的主观经验,最终被转换当做了一个客观物,高高地挡在人的面前。我,本来是我们的我;可我们却不是我的我们。人的经验,主观的经验,现在物化成人以外的“物”,一座大山,山门紧闭。只有当我答对了“芝麻开门”这个密码,才得以放行。──因此,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的。这是“英雄主义”时代,人类精神的一般特征。个人的弱小,使人失声在“物”的面前。

人类的发展,就是“个人”的发展。人性的进步,是用个人的话语权作为道具的。人类的进步,是人的内心的不断强大和解放:个人,要想成为“人”。由此,必须打破那个作为“物”的人,打破现行的社会价值体系。在“心像摄影”中,美,是依附于人的,是等待被表现的、未完成的。所有的外物,在人的面前排成一个长队,接受心的检验,决定去留。被留下的,就是美的,它被人心判定为美。原来的那些物,太精美和优雅,太易于表现自己了,以至于大家因为看它,而看不到人本身了。更因为的是,人的内心的成熟,心,变了。美,作为人与对象物的一种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人的内心回到自己,发现了原罪,发现了忧伤。原来的人与对象物的关系,表现为一种坚硬的物的外表;现在则表现为一种柔软的情绪、气氛和感觉。“物”,不见了。“美”也再不同“物”有直接的关系了。“美”,从“物”里走出来,爬进我们的五官,溜进我的内心,融化在我的感觉里。可“物”还在。只是我们现在喜欢的是一些柔软的“物”,易于表现我们内心的“物”。我们的内心,是不确定的、疑惑的、感性的、忧伤的、慵懒的、无可奈何的、莫名的。我们通过摄影,使这些感觉外化,以便观照我们;反过来,我们通过照片的观看,述说自己的感受。所以,我们不再需要那些坚硬的物质外壳的“物像”,我们需要的是“心中的影像”,我们的“心像”。这就是为什么摄影发展的主流题材,越来越多的是“人文”、“社会”的深刻原因。

“物像”时代,美,被决定地停留在某一个确定的瞬间,早一点晚一点都不存在,它拒绝时间的生命属性。照片,因此是单幅的、独立的、封闭的、完成的。一个事件,一张照片,一个美。它像一个真正的“物”。摄影活动的总和,就在于“收集”物的世界。“心像”时代,美,是待决定地、不确定地存在于许多甚至所有瞬间。照片,是组照的、拼合的、开放的、未完成的、编辑的。永远可以不断添加、修改和重新排列。许多事件,许多照片,一个美。“物”,是简单的;“人”,是复杂的。用简单来表现复杂,用“物”来表现“人”,只好借助于组照。于过去不同,所有的摄影活动,只是为了“了解”人的世界。乖乖,两万多张底片,只为了一个《美国人》!从另一角度来说,我敢打赌,从剩下的底片里,仍然可以再找出83张,来表现同一个《美国人》。因为,83张的确定,不过只是“或然”的确定。

要问组照之所以流行的原因,是容易遭人嘲笑的。哪一张照片,能够比组照更准确、全面、深刻地刻画一个人?用摄影来表现人心,是最难的事情。因为,世界是宽广的,可最宽广的还是人的心。还因为,人心,是或知的、待呈现的、永远不能完成的。还因为,人心,是不能自我表现的,必须通过与自己完全不同形式的“物像”,来表现。所以,要用组照,要用83张照片,来表现一个人;用数量的宽度,去达到那个丰富的容度。这是很难的。可另一方面,世界又是公平的。从照片观看者的角度来看,从评判者的角度来看,评判的容度,由于照片的难度,成正比的加大了。弗兰克的心胸再大,也是个人的、容度相对较小的。随着人类精神的发展,《美国人》,作为照片,它面对的整个评判体系,从那个坚硬的物质外壳中,蜕变出来;从那种作为个人对立物的“人”中走出来,融入个人。人越来越善良;人的理解力,越来越强大;人的心怀,越来越博大:人,已经成熟了起来。──人类精神的发展,一定是解释的、容纳的;而不是评判的、取舍的。弗兰克,作为个人,你的表达力,是有限的。但只要达到一定限度,达到一定的“气场”,你的照片,是可以自身完美的。当我们决定接受你时候,你就已经被完全接受了。照片的完美,不仅与你的拍摄有关,也与我们的观看和评价有关。作为个人,你没有达到的,我们可以替你去达到。人心,自带了强大的纠错功能,增大了自身的容度。──这是一个用心去拍摄心的时代;也是用心去体恤心的时代。当你在表达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在理解你,帮助你表达;理解的心比表达的心,还要宽广。现在,你,是我们的你,我们,是你的我们:人类精神的发展,使以前人作为个人的对立物,回到了个人本身。人类精神的进步,争得了个人的解放和自由。

──“心像”时代,美,是从两个方面来得到充盈的:人心的表达和人心的容纳。《美国人》,你不能独善其身,时势才能造英雄。那些曾经反对你的人,原本也是你的朋友;感谢时代,感谢人们,感谢进步。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