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我读《美国人》

0 2010-10-20 16:29:17   蜂鸟网   作者:王子怡 [转载]
本页查看全文

 

(4)关于真相(像)。

照片,作为摄影的产品,展示给我们的影像,究竟是不是真相(像),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当摄影来到《美国人》,摄影来到“心像”,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了。人类难解的人文问题,本质上,是人类自身的“视界”的问题,是“柏拉图的洞穴”。人类,是自我设限的,这是思维的谜语。这个谜语的社会功效在于,不仅人的身体是纷争的,思想也应该是纷争的:在纷争中陷于充实。而这个充实的本身,就是一个假象。为什么不呢?人类,你生于混沌,长于混沌,清醒只是你的彼岸。可是,你因混沌,而感清醒。这乃是人类需要自省的原因。其实,人早就达到了,达到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可人,仍在此岸。──这是人类自身的谜语。你的明眸,看到的怎能是假象呢?可问题,真的就是你想象的那样简单吗?

眼睛,是给你的第一道设限。我们通常说,眼睛如同相机的镜头,这个比喻很恰当对吗?那我问你:那个影像,是你的眼睛看到的吗?──呵呵,这样的蠢话还值得来问我?那我换一种问法:那个影像,是照相机的镜头看到的吗?──若有所思了吧?把两个问题搁一块儿,再问一遍,如何?在你认为最简单的地方,出问题了,不是吗?人类,你总是在看来没有问题的地方,出问题!──其实,谁也没有看到:照相机的镜头没有看到,你的眼睛同样没有看到。是心,看到了。你借助于眼睛去看物,但眼睛给你不仅带来了影像,还带来了眼罩:用眼罩罩着的影像。──于是,人们私底下不禁要问:我看到的,是真相吗?

──人类的问题,有两种。提出问题,并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人类的低级问题。高级的问题是:进一步去问,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这才是人类真正的、深刻的问题!我们不仅要问人看到的影像是不是真相?我们还要问,为什么人类要提这样的问题?──疑惑来自心底,那不经意间提出的问题,是更加关键的问题。理论,是被说出来的;心,是被觉察到的:感觉是比思想更深刻的东西!

还有其他诸多的设限。──最大的设限,在于人自己,在于心。人,你看得到你面前的一切,但你,看不到自己的眼睛,更看不到自己的内心。视网膜是拿来呈现影像的,我们只看得见视网膜上的“影像”,可视网膜上的东西,是“影像”吗? 视网膜,就是一块视网膜,不把它放到人心的经验体系里去,它什么也不是。视网膜上的影像,就是视网膜上被称之为“生物电”之类的东西,不把它放到人的视觉经验体系中去,它也什么都不是。心,才是影像真正的“视网膜”,是谜一样的胶片感光板和CCD。──哪里有什么“物像”,只有人的“心像”;哪里有什么“真相”、“假象”,统统都是“幻像”。所有这些“幻像”,原来不过是人类精神的年幼的,“心像”。──世界万物,皆归于心。

 

(5)《美国人》之后。

“心像”代替“物像”,是摄影的进步,是人类精神精彩的一跃。但这种进步的价值,是不能被预言的,它并不遵从人本身的愿望。进步只是解放和自由,并非是“好”。“好”与“不好”,仍然是原先我们的价值和思维的惯性。 “好”是人类精神的谜一样的光,本是为了照着我们有路可走。可光本身并不是路。人类,看着光在走;然而,走出来的却只是路而已。头顶上的那束光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路,而我们反倒是迷失的、怀疑的、目的不明的。

所谓的正确与错误,也是人与物的一种关系,是人对对象物的价值判断。随着人类精神的奋力一跃,原来的规定性被打破,我们来到了新的标准。在如今,我们看到,在大多数场合,它更像一种语境、气氛和态度。正确,能使人信服;错误,或许做得更好。谁,又能够仅仅因为正确而达到成功或者功利?从来就没有,我们原来语法里的那个所谓真理。我们苦苦追寻,发现它原来只是照亮路的光而已。生活,其实并非真正需要真理,有意义事情可能只是在于:把玩真理。我们以为我们是在寻求真理,可我们其实只是在那转轮上猛跑的老鼠,永远达不到目的。我们黯然神伤,充满无所适从的、不确定的、失落的、莫名的情绪。

艺术性就是一种少,一种或缺,一种不易达到,一种疏离。非常有意思的是,摄影,居然是从最艺术的黑白开始的。黑白相比彩色,进而相比“连续画面”,这个发展的轨迹就是:摄影,越来越不艺术化了。工业技术的进步竟然与艺术的淡漠化如此相辅相成,摄影,难免进入“平民”阶段,真正促成“全民摄影”。的确容易了,但容易本身又带来更大的挑战。从“多”到“少”,去达到“艺术”,现在则需要更大的心力。世界总是这样奇妙:更容易的,就是更难的!──摄影发展带来的挑战,并非来自“全民摄影”;很多量变,永远不能成为质变。真正的挑战,来自自己:能否更深地发掘人自己?人类精神的演进总是同时在两个向度上出现的:广度和深度。你走不进深度,那不是别人的问题。

无限的概念,属于人的“英雄时代”,那个人类的儿童时代。与常识的看法相反,人类的需求和渴望,一定是有限的。渴望达到与结果达到,前面的那一段才是积极的、充实的。原来我们只想更快地达到,以便重新开始。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不断的达到,反过来钝化了我们的渴望。吃了一顿,就少了一顿;得到一个,就少了一个。解放渴望的手段,反过来成为渴望的桎梏,原本只为了人类的天性的优雅,要活得艺术。──这是人类的无解的必然的重新陷落。我们心生疑窦,传统的理论与我们的感觉完全相反,我们从无限的强大堕落到有限的弱小中去,越陷越深。

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物品和休闲。效率是我们用于争斗的手段,而并非心中的念想。效率给我们的伤害所带来的补偿是时间;而时间又重新给我们带来新的伤害。时间,是灵魂的住所。便宜的时间,把我们带到空旷的心灵,孤独是我们唯一可倚靠的肩膀。可消费时间,比消费汉堡要困难得多!以前,我们千方百计要节约时间,只争朝夕;而现在,我们所做的大多数事情,只是为了消磨时间。我们用千辛万苦的代价换来的东西,现在正把我们折磨得苦不堪言。人类的进步,总是用自己的矛,去攻击自己的盾。──我们自生烦恼,自我堕落,迷惘无助。

过去我们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因此,我们对未来的态度就是储蓄的。现在,世界是不可知的。我们就用按揭的方式看待未来。

过去,世界是必然的。我们的生活是计划的,有条不紊、兢兢业业、乐观是我们的态度。现在,世界是偶然的。我们的生活变得随意、及时行乐、“物质”和悲观。

作为孩子,一定会说,他知道这个世界。只有老人,才有可能说,这个世界,他一无所知。真有趣!这是人类智慧的反讽。过去,世界是已知的,人们用理论来解释世界。人,是理性的。现在,世界反倒是未知的了,人们需要用感觉来了解人心。理论只是过去意义的经验,只是受“蒙蔽的”知识,它是灰色的,靠不住的。世界,本来就是不需要解释的;解释世界,那只是孩子的功利。想要解释的,是人的心;可人心,又是不能被解释的。它只能被了解、被感知、被观照。人,是非理性的、感性的,这是人类成熟的、深刻的忧伤。现在的时代,是感觉代替理论、感性代替理性的时代。

 

──这就是我们的时代,不好也不坏。这是“心像摄影”的时代。与它相对应,是人类精神的“公民社会”时代。艺术总是昭示的,它走在前面,先于社会达到。真正的“公民社会”还远没到来,特别是在中国。东方已现鱼肚白,可“西方”亮得更早。进步总是伴随代价而来,期盼的悸动与忐忑不安共存,而发展,往往出人意料。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的忧伤和善良,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两条心理主线。──感谢弗兰克,感谢《美国人》,你昭示了这个新时代,同我们一起经历这个变化。《美国人》给我们带来的强大的批判力和认同力,并不只是来源于照片本身的魅力,更有,同你一起成长强大的人类精神。《美国人》,你是无语的;你只是一盏灯,点燃的是,我们心中的光。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