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镜头与底片所能摄取的现实元素,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映射摄影师个人的潜意识或者情绪。于是乎,照片里的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一汪水,但是被涂抹上浓重的个人色彩——或是焦虑、或是忧郁抑或是困惑。摄影师已经不再扭捏于自我的位置,而是以百倍的音量对世界宣布:我的照片就是那唯一不可替代的我。于是,在对照片的品读中,我们看懂了造像者,但是看清世界却变得越来越难了。
Reden在攀树
这时,“同情”开始变得濒临灭绝。
直到2010年8月的某一天,当我第一次看到香港摄影师秦伟的纪实摄影作品时再一次感受到“同情”的强大力量。
摄影师秦伟出生于香港,早年毕业于法国Mulhouse艺术学院,曾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国国家高级艺术家文委。回到香港以后他曾经在《明报》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摄影记者。直至今日,只要有机会秦伟就背起相机踯躅于东南亚的不同地区。男权主义下的伊斯兰妇女、因过度开发导致生态失衡的咸海地区、恒河沿岸的流离人生,这些边缘人群的生活故事,通过秦伟温情而不加夸大的叙事方式向我们娓娓道来。
Marilou 今年四十四岁,她在马尼拉北坟场居住四年。她叔叔(丈夫的弟弟)今天病了,惟有躺下休息.(地上躺着的是她的丈夫,他盖着脸是因为生病不能见光,很多人误会那是尸体。编者注)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